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政治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文件大小 268KB
所属分类 高二政治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2-6 16:17:29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了2014年的社会热点话题。习近平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呢?下列是

习近平近期参加的活动,其中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2014年9月5日,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

B.2014年9月11日,习近平出席上合组织峰会

C.2014年9月28日,习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D.2014年9月29日,习近平出席国庆65周年音乐会

2.随着“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播出,亲子游又大热起来,该栏目拍摄地重庆武隆仙女山、浙江建德新叶古村、呼伦贝尔大草原等成为旅游热点,游客量大大增加。这表明文化

①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③影响人的价值观 ④对经济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该节目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与中国传统的亲子观念不同,这一节目更强调父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这体现了

①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②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交流和借鉴有助于文化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立法以列入国家立法工作。国家重视阅读,因为阅读

①能改变命运,增长素质,提高品位 ②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根本途径

③可以励志、养性、立德,是对人生的磨炼和意志的考验

④产生的文化效益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A. ①③?? B. ②④ ??C.①②③ ??D. ①③④

5.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过程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这一“中国梦”

①?是一种物质力量,能够推动中华民族的走向繁荣

②?是时代的产物,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智力支持

③是民族精神体现,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是引领前进的精神旗帜,照亮了人们奋发进取的现实愿景

A.②③?? B. ③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6.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当时的诸子百家,群星灿烂,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如《孙子兵法》不仅影响了世界2500年的智慧与谋略,更使中国人的智慧达到顶峰。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D.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7.2013年5月29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2013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一个大国的崛起,不可能仅仅是经济奇迹和物质文明,还要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撑。这表明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②政治是经济的基础,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③经济、政治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④一定的文化会给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圈子是中国社会结构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同学圈、老乡圈、影视圈……,每个圈都有特定的文化环境,并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圈子文化”

①既有独特性,又有局限性 ②源于实践,又促进实践

③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④由人创造,又影响着人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9.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在“文化与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主题讨论会上,某同学提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同学强调了文化对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

②该同学主张文化是民族的,但不一定是世界的 

③该同学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是一种文化决定论 

④该同学强调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

11.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举办期间,云南滇红集团受邀参加冬奥会“中国之家”活动,让俄罗斯人民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这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兼收并蓄

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12.倘若今天还没有定为文物的名人旧居、祠堂庙宇就可以消失在铲车之下,将来人们到哪里去寻找儿时的记忆、寄托浓厚的乡愁。这是因为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文化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④文化遗产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福建仙游县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品之乡”,以生产红木家具著称。每款家具都凝聚了中国红木家具数百年的制作工艺与其中,深受许多家具制作专家学者和家具生产业内人士的推崇和赞赏,销售市场上又称之为“仙作家具”、“艺术家具”。家具创作的作风说明

A.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 B.中外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创新 D.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14.下图是一个德国人阐释的中国人与德国人表达个人观点的方式,这背后体现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差异是由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决 定的 ②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区别、相互交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16.“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④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7.饱经沧桑的海口骑楼镌刻着历史的印记。随着商业开发的扩大,骑楼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好骑楼,正确的做法是

①修旧如旧、禁止利用 ②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④社会主导、市场运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清明期间,文明祭扫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一些地方倡导文明新风,推出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居家祭扫等“低碳”祭扫方式,给清明增添了不少清新气息。可见

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传统文化总能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融入新的内容

③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④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清明文化也具有包容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我没有擦去争吵的橡皮,只有一支画着孤独的笔”,北京小伙用一首歌画一幅画; “我相信海的对岸,一定有个你”,内蒙神奇小子看到的是科尔沁,写下的是“爱情”海……首次聚焦原创作品,《中国好歌曲》让音乐创作人成为主角,为华语乐坛输送新生代创作力量,重塑音乐生命与原创精神。这说明

①创新源自于创作者过人的天赋和灵感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创新可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④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该活动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大量素材。新闻工作者走基层的必要性在于

①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和活水  ②走基层是获得新闻信息的唯一途径 

③走基层可以确保新闻作品的真实可靠 ④走基层才能使新闻工作更符合群众需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1.已连续举办八届的“汉语盘点”活动,意在用一个字、一个词来概括过去一年人们心中的中国和世界。如2013年国内年度字为“房”,国际年度字为“争”。“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①彰显汉语魅力,推进汉语传播 ②尊重群众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③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文化融合 ④见证中华文明,传承传统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家风”因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事实上,中国人历来重视门楣家风的教育,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形成了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家风。这表明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博大精深 B.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财富

C.家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D.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23.“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曲《大风歌》传唱了两千年,传颂着古老中国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弘扬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A.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B.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C.彰显于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D.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24.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任福建漳州知州时,曾为创办的白云岩书院写过一副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决定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弘扬时代精神的重要契机和体现

③蕴涵着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操,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充溢着从容淡定的情怀,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6.法国佳士得拍卖行拍卖在战争期间被法、英、德联军劫掠并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政府和广大人民强烈要求圆明园流失文物回国,反对强行拍卖这些文物的行为。广大人民的行为

A.说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B.体现了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C.是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表现 D.自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

27.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汉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泉州南音演唱时的位置固定为,演唱者执拍板居中;其左边,上方为洞箫,下方为二弦;右边,上方为琵琶,下方为三弦,极具特色。由此可见,泉州南音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其性质是由泉州地理环境决定的

②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泉州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近年来人们从各种新的角度、采用不同风格来描绘西藏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作品有《尘埃落定》、《藏地密码》等。这些作品激起了人们探究西藏历史渊源和神秘文化的极大兴趣。这表明

A.书籍是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B.保护文化历史遗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前提和源泉

C.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要通过文化创新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29.故事片《惊天动地》,真实再现了汶川大地震的历史场景,在创作拍摄上注重运用国际上灾难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同时,为了营造视听效果奇观,使传统特技和数字高科技有机结合,使这部影片有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和技术的精彩呈现。这说明

①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③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新的动力 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0.2014年3月20~26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应邀访问了北京、西安和成都三地,与当地高中、大学的年轻人探讨教育的力量。此次访问聚焦文化交流与教育,以增加中美的信任。材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特征 B.旅游在文化传播中具有决定性影响

C.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D.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泉州一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政治试卷?(2014.11)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问答题(共40分)

31.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知识阐明理由。(6分)

32. 材料一 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一校一品”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材料二 有人认为,文化兴,则人气旺;人气旺,则经济活。文化是发展的增长极,文化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

(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4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发展”的理解。(7分)

33、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并通过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申遗申请,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申遗成功对丝绸之路的保护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相关知识,分析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6分)

34.春节在国人的心目中分量恐怕是所有节日都无法企及的。多年来,全国人民已经形成了“春晚情结”,既对其寄予厚望,但又常常感叹“令人失望”。脱离群众、缺乏生活化是老百姓的普遍感觉;没有新意、还是老一套,是很多春晚忠实观众失望的重要原因。

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请你为2015年办精彩春晚出谋划策,使春晚走出困境?(8分)

35.2014年10月19日,韩国举办“首尔·中国日”活动。该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舞台上表演了热闹非凡的舞龙舞狮、杂技、变脸以及欢快喜庆的甘肃及贵州少数民族歌舞、民乐演奏等节目,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与此同时,韩国各种特有的文化活动也精彩展示。恰逢中国游客旅游来韩参观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唯有中华文化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请用“文化多样性”知识分析这一观点。(5分)

36. 习近平总书记3月17日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兰考县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参观时,习近平总书记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4分)

泉州一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理由: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6分)

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3分)

②文化更是发展,首先是强调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次是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会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再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4分)

33.答:(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申遗成功有利于提升知名度,促进沿线国家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文化是一种力量,能够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申遗成功将对沿线国家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申遗成功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意识(每点2分)

34. (1)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央视春晚要走出困境,必须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突破“老一套”。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央视春晚的创新只有不断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才能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精品。

(3)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央视春晚的节目设置要切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求和利益,只有贴近群众生活才能被群众接受和认可。

(4)在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创新的同时,要大胆推动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

(写对两点给6分,任写3点得8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理试题
·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文试题
·湖南省岳阳市部分重点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政治试题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政治试题
·湖北省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浙江省衢州市五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浙江省湖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