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1、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科学、艺术和体育素养 气质、能力和艺术品质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2、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表明 A、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因素 C、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D、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3、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是借助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力量,让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向城市市民转化的过程。但农民工与城市主流社会、文化相疏离,形成农民工的“文化孤岛”,要解决农民工的“文化孤岛”,必须 A、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B、提升公民直面道德冲突的能力 C、用城市文化改造农村文化 D、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有关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B.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A.哲学都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C.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6、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这说明 A.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B.一定形态的文化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C.哲学既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又属于经济和政治的范畴 D.一定形态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7. 黑格尔在谈到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时候,曾把具体科学比作小鸟们在白天各处飞翔的足迹,把哲学比作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追寻其他鸟儿在白天自由翱翔的足迹。黑格尔的比喻生动说明了 A.哲学知识是具体知识的总和 B.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具有反思的特点,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D.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8、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9、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比如,人高兴时,就觉得仿佛太阳在笑,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移情”的说法 A.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 B.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因为它认为物质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C.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因为它强调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属于不可知论,因为它表明人脑总是不能客观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10、右边漫画《思想的力量》给我们的启示是 A.思想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思想的高度决定了实践的效果 C.思想对人们改造世界有能动作用 D.思想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物质力量 11、如果遇到不舒服的事可以学着看电影,让电影治愈你。如果你缺乏学习动力,可看《幸福终点站》;如果你对爱失望,可观《初恋50次》;如果你自卑失落,可瞧《阿甘正传》;如果你厌倦生活,可赏《在世界的转角遇见爱》。上述说法的哲学依据是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4、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2000多年前,中国曾开辟过连接欧亚大陆的陆上“丝绸之路”和连接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今天,我国将沿着陆上和海上“古丝绸之路”构建两条经济走廊。由此可见 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B.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条件性和多样性 15、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改革会使人受益的,但是,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的有眼泪和痛苦,就像新生儿的诞生伴随着痛苦一样。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D.新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自然科学的繁荣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是因为哲学社会科学 ①是我国自然科学繁荣发展的基础 ②是推动我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③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④是提高人们知识和素养的前提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 为了节约资源,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一些地区试行教科书免费循环使用。学期结束后,教科书由学校收回,供下一个年级使用,几年更新一次。教科书之所以可以循环使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思想内容的存在同物质载体无关 B.思想内容的稳定要求物质载体的稳定 C.物质载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影响思想内容 D.物质载体的稳定有利于思想内容的稳定 18.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①可以激发人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②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9.习近平同志指出,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对于确保党的群众路线全面贯彻执行,有效解决“四风一顽症”,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强调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因为( ) A.意识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性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20.由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领衔的科研团队,首次在实验室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发现能够帮助人们发展新一代的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从而解决电子元件发热、运行速度变慢的问题。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可能带来下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杨振宁称其为诺贝尔奖级的发现。这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21.《世说新语·假谲》记载:“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这表明( )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超前性 C.客观存在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2.近年来,世界经济面临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为此中国领导人多次在国际场合强调“信心”的重要性。本次金砖国家在新德里召开峰会,继续强调凝聚共识、深化合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传递信心,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动力。强调“信心”,是因为( ) ①信心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 ②信心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增长 ③信心可以推动经济主体积极参与经济活动 ④信心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23.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变化,确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回答25-26题。 25.“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6.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 ①认识“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 ②认识“危”的必然性,则可以安之若素、泰然处之 ③认识“安”与“危”的依存、贯通关系,顺应和迎接安危转化的趋势 ④认识“安”与“危”的包含、转化关系,努力实现转危为安的趋安避危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7、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8.2008年10月6日,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宣布,格林尼治时间10月7日2时46分,一颗编号为2008TC3的小行星将由苏丹北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发生燃烧。后来的观测表明,2008TC3如期而至,时间误差只有15秒,对小行星撞击地球进行如此精确的预测,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表明 ①预测所依据的理论和数据的正确性得到观测实践的检验 ②预测被证实佐证了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 ③预测所依据的理论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预测被证实证明了有用性在真理属性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9. 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近年来,超级细菌因其“超级的繁殖力、抵抗力、感染力”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专家称超级细菌的出现,与抗生素的过量使用乃至滥用有直接的关系。这表明 ( ) A.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要坚持适度原则 B.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二.主观题部分(共40分) 31、材料一: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10月7日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指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材料二: PM2.5对环境对人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中国政府绝不靠牺牲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换取经济增长。2012年PM2.5检测项目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要求,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 PM2.5 )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与之相适应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增长目标也定在7.5%, 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把经济增长目标定在7.5%。这进一步彰显出中国政府减缓经济增速以提升发展品质的决心,也进一步彰显出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1)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的做法有哪些危害性?(8分) (2)根据材料二,请运用意识活动的特点分析我国政府这样做的道理。(8分) 32、材料一: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未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具体论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信仰迷失、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因此,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归纳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希望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这一体系内涵丰富,但不够简明,不便于群众传播践行。与此同时,各地广泛开展地方精神的提炼和培育活动,深化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总结群众实践、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高深的理论变成了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能遵守的价值信条,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1)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12分) (2)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2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