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堂导入
方案一、通过尼克松关于访华的回忆录,创设情境,引入课堂。方案二、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初期外交的有关历史,引入新课。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涉及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中国的外交,包括50年代中至60年代末中国外交形势的恶化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70年代外交的重大发展以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这一部分内容与本册书第九章、第十一章的相关内容一起,是作为第六、七、八章教材内容的重要补充出现的。以上几部分结合起来,从政治、经济、外交、统战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历史进行了整体勾勒。同时,本节教材也是本章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内容的延续。
重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中美建交和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中美关系是新中国外交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中美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外交环境和外交政策。70年代的中美建交推动了日本、西欧等国与中国关系的发展,成为中国外交在70年代取得重大发展的关键;不仅如此,中美建交也是70年代国际外交史中的一件大事,对世界国际关系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重点学习这一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其它相关问题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本节的另一重点是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是党中央根据建国以来外交的实践经验,结合新时期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制定的。在新时期外交政策的指导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重点掌握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正确理解今天中国的外交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重点突破
师生结合有关图文资料,叙述中美建交的过程,然后同学集中讨论中美关系转变的原因以及中美建交的影响,教师总结归纳。最后,可由同学自己针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加强对中美建交重要性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全面、立体地看问题的方法。
在简单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以后,学生阅读教材中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有关内容,然后由同学针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结合当今国际关系的热点问题发表看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难点分析
本节的难点是中苏关系的恶化。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苏结成有好同盟,这对中苏两国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50年代后期起,中苏两国关系全面恶化。对于这一变化,学生很难理解;再加上高一学生世界史相关知识比较匮乏,理解起来就更加困难了。
难点突破
通过提供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赫鲁晓夫上台以后的基本外交战略,使学生认识到: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的根源是苏联推行强权政治,企图控制中国。此外,还需引导学生对中苏关系的演变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
课内探究活动
本节课内的探究活动可以围绕“中美关系”来进行。第一步、同学分组讨论:第一组同学讨论旧中国中美关系的概况及原因;第二组同学讨论新中国初期(1949至60年代)中美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原因;第三组同学讨论70年代中美建交的原因及影响。第二步、三组同学分别阐述讨论结果,教师帮助整合。第三步、三组各自讨论制约中美关系演变的因素,并针对今天中美关系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第四步、同学交流,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