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美国
知识结构:
教材分析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特点十分突出,因此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美国具有极强的学习、研究价值,是世界地理区域中国家地理的重要一节。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述美国最具代表性的五部分内容:国土组成、自然条件、移民国家、农业的现代化和专门化、发达工业和主要城市,来说明美国的社会现状和经济发展特点。
“美国领土的组成”-利用美国国旗图案,介绍美国是由50个州组成的国家,同时简要描述了美国的发展简史。
“自然条件的特点”从辽阔的国土、有利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丰富的物产等方面分析美国的自然特征,为进一步学习美国工农业生产打下基础。
“多民族国家和种族间的不平等”重点介绍了美利坚民族的构成和不同民族、种族在美国各地区的分布和生活,从侧面说明全世界不同民族、种族带来的多元文化既在美国的发展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又丰富健全了美国的文化底蕴,对美国独特文化的形成及其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农业的现代化和专门化”是美国这一节内容中的重点,因为美国的农业专业化生产是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模式,同时美国通过农业的现代化和地区专门化生产成为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大国之一。美国农业的现代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极为丰富,二是劳动生产率高。美国的农业总产值、多种重要的农产品产量及出口量都占世界首位。美国劳动生产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农业技术不断有新的突破,整个农业实现了全盘机械化,使用化肥、农药,推广了良种。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是指在农业分区内,以生产一、二种主要农产品同它的辅助部门为主,美国农业带的形成和分布都是综合考虑和利用了地形、气候、土壤、人口、经济等多个因素,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的结果。
“发达的工业和主要城市”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重点,教材首先介绍了美国的经济特点,阐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此基础上,同时指出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大国。在对美国工业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概念后,将重点放在了美国三大工业区的工业发展特点,主要工业部门和中心城市分布的介绍上。在城市中突出介绍了纽约。
关于美国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教法建议
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分布的讲解,可以采取对比的方法,突出各自的区域特征,用列表的方式进行归纳,并在美国工业分布图上落实工业区和工业中心城市的位置。可采用的教学步骤如下:
1. 引导学生阅读“美国工业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指出美国的工业分布可分三大工业区,并在略图上大致绘出三大工业区的范围,然后提出问题:三大工业区中哪个区的工业最为集中?
2.在学生得出初步结论后,进一步深化问题:东北部工业区工业发展的条件?教师可运用黑板略图,边讲边绘(亦可利用教学课件),从资源、水运、农业等方面分析东北部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 讲完东北部工业的发展条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美国工业区和主要城市分布图”上,依次读出三大工业区的工业分布地区和工业中心。教师扼要讲述主要工业中心概况及南部、西部工业区的工业部门及其发展条件
4.是学生情况由教师或学生列表归纳:
工业地区 |
发展历史 |
资源条件 |
工业部门 |
工业中心城市 |
东北部工业区 |
最早 |
煤、铁 |
钢铁、机械制造等 |
纽约、芝加哥、底特律 |
南部工业区 |
二战中、后 |
石油、天然气 |
石油、化学、宇宙 |
休斯敦 |
西部工业区 |
二战中、后 |
石油、矿产、森林 |
航空、电子、石油、化学 |
洛杉矶、圣弗朗西斯科、西雅图 |
关于“美国农业”的教法建议
美国农业的现代化和专门化是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来理解。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农产品中的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烟草、乳肉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的统计表,讲解美国农产品大量出口,帮助学生推断结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输出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
2.引导学生观看“用机械采摘棉花”等景观图,并可与我国农业生产的工具进行比较,来说明美国农业的现代化,并讲解其全盘的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良种化。
3.引导学生分析“美国农业带分布图”,讲解什么叫地区生产专门化,引导学生掌握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并以棉花为例,来说明地区专门化的好处,即:便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规模使用农用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关于美国资源耗费量大的教法建议
在这部分教学中,首先说明美国本身是一个重要的矿产生产国,其次说明美国每年都要大量的进口石油、钢铁等,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可出示“世界部分国家能源消耗统计表”,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其表达的信息,最后总结是由于美国的高消费和浪费所造成的。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深化问题:这种发展经济的模式是否属于可持续发展,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