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
关于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的教材分析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传统研究领域之一,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历史的梳理目的在于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到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它还是一个哲学问题、宗教问题、伦理问题。归根结底,它是文明问题,它深刻地揭示了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宣告了传统工业文明必将走向终结的命运,它也预示了一个新文明——生态文明的诞生。从20世纪60年代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到90年代全球变化的研究,标志着人类正在不断地加深对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认识。对历史的回顾就是要更多的人明白,地球并非人类最初所认识的那亚是一个供我们使用的、无限的、耐用、甚至无所不能的地球。恰恰相反它是一个资源和承受能力均有限、平衡十分脆弱、于人类具有同样生存权利的地球。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化其实就是人对自己生存的星球认识的不断深化。应该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到人类只不过是地球众多物种之一,人类的发展无法超越也不能超越自然环境有限性的制约,不能打破地球本身脆弱的平衡。从根本上讲只有保护地球才能保护人类自身。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的教材分析
1987年以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系统地研究人类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向联合国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著名报告,在报告中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机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发展”。这一概念既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又强调了要通过公平的经济发展来实现社会的进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实际目标。这标志了人地关系认识的一个崭新阶段的到来。教材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三个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含三层意思:1、本代人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要求,给全体人民机会来满足他们较好生活的愿望。改变当前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现象,给世界公平分配的权利、公平发展的权利。2、代际间公平。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不能为一代的发展与需求而耗尽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3、公平分配有限资源。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宣言中将这一原则上升为国家间主权原则“各国拥有按照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责任。” 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持续,鼓励经济增长,因为这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体现和人类改进自身需求的基础。同时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传统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持续性”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持续的发展不应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壤、生物,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要实现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要求全球人类共同努力,需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合作。当代社会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隔绝的情况下求得发展,每个国家都要认识到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必须调整和改变传统的政策,保持一致实行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总之,可持续发展包含经济持续、生态持续、社会持续三方面,而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重点放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和资源上。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并将伴随人类发展的始终。目前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也是各个学科不断进步,共同研究、思考努力的结果。因此建议对这部分教材可以采取多学科联合学习的方法(例如:政治、历史、中文),请不同学科老师联合指导学生分小组针对某一时期的人地关系认识状况调查资料,进行文献研究。在课堂上分组汇报呈现结果,教师再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认识人地关系思想发展所经历的漫长历程,体会人地协调和谐、持续发展思想是人地关系认识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首先通过游戏《捕鱼》(见探究活动)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为什么要可持续发展,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必要性。接下来,将虚拟的感性认识与现实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为可持续发展下个定义,识别并描述可持续发展包含的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讨论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与要实现可持续所必须遵守的原则。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提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案例资料(例如:美国、泰国、坦桑尼亚,分别代表工业化、半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引导学生从经济、环境、社会、技术四方方面进行分析,为这些国家选择合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注意提示学生要先着手实现什么目标?在开始时国家需要什么基本的条件?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范围内进行比较,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活动、建议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哪些是可以在国家范围内实施的,哪些是在国际范围内实施的,让各组同学记录这些建议。同时对各组的建议进行比较,各组之间最大的分歧是什么?相似性是什么?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自己的问题?各国之间的建议是否存在相互冲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怎样才能使国际化建议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