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语文 -> 高二上学期 -> 第四单元

14 我的空中楼阁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30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本文的导入方法

1.可直接明确教学目标的要求,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托物言志、辞意双美的特色。
2.可借助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引出课文。
3.可借助《陋室铭》引出课文。
注:2和3都要注意先简要分析一下引文的艺术特色,然后引出托物言志,最后引出课文。



教学建议

本文题解
文章题为《我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朦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从全文看,这小屋应是虚构的。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马喧”之意;文章的最后,作者又特意强调,“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装饰”,不必养鸟,无须挂画,总之,不要人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教学建议

本文的艺术特色

  1.情思灵动
如一只轻快灵动的鸽子,作者的文笔把小屋点缀得如诗如画,如同人一样有情性,如同花一样绽放、收拢。作者笔下的小屋根本就是山的精灵,是自然的钟灵毓秀的尤物。然而它又是朦胧的,并不清晰,并不具体,开头隐身于山脊之上树丛之中,月影之下烟雾之中,与人间若即若离。在轻快的抒写中,作者快乐地感受着自然的美丽,小屋设置的精妙,她的快乐就如清泉一般流动不止。她敏锐地捕捉着一点一滴的美,或者说,在一点一滴之中她都能发现美。她有一双美的眼睛和一颗与美应和的心灵,这颗心随日光一起徜徉,然后对美的微妙轻轻咏叹。小屋成为了艺术品,自然更是美得妙不可言,在这幅用轻灵的语言绘制出来的图画里,含蕴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独立、安静,心灵自由、洒脱,美触目可见,俯手可拾,恰似人间乐园,作者真正为之酣醉,其飞动的情思化成了全篇快乐活泼的语言,精彩动人的画面。
  
  2.意境深远
所谓意境美,就是指本文的构图美和诗情画意美。就构图而言,作者以小屋为中心,按照事物的特点和各自的地理位置,巧妙地与小屋相配,如山与屋就构成眉与痣的图画,树与屋则构成背景与主体的图画,角度变换,树与屋就成了绿荫与飞鸟的图画;云对于小屋是天上的花朵,自然对于小屋则是一幅巨画。每幅图都简洁自然,图画之间层次分明相得益彰。作者又喜欢作两相对应的景物描写,“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对比分明,图画别致动人。然后用光线渲染,从白昼与夜晚的交替,实现了构图由实入虚的变化,图画的含义准确表现了主题。所谓诗情画意美,就是作者在文中尽情倾泻的感情和着意描绘的景物的和谐统一。文章所刻意描绘的小屋的远景、小屋的四周、小屋轻灵自由的英姿、小屋有限的“领土”和无限的“领空”,以及小屋光线变化入夜的朦胧,所有这一切均为了表达作者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种“景”与“情”水乳般交融的“诗情画意”,恰是散文家们着意追求的艺术效果。

  3.语言优美

笔调清新,语言优美是本文的艺术特色。全文多用短句,节奏舒徐流畅,文字简洁且富于变化,轻灵,流畅,洒脱;像诗一样琅琅上口,富于节奏,形成幽雅恬淡的基调。如“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更为文章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作者还喜欢运用对比手法,如“高大”和“小巧”、“有限”和“无限”等,使意境更加深邃;动静对比,化静为动。给人以动态美。此外,作者还适当地运用文言句式、文言词汇,如“山如眉黛”、“凌空而起”、“足以举目千里”等,使语言更显隽逸潇洒;文中还恰当地运用了一些新鲜词汇,如“领土”、“领空”、“空中走廊”等,为文章注进了清新的空气。



教学建议

本文状物写景的特点
  把“小屋”和周围环境对比,作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是本文状物写景的特点。文章大体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从开头至“轻灵而自由”,是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后一部分则是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前一部分有三层:第一层(开头至“一点情调”),写小屋和山的关系,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给山川美景增添了“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这是立足山外,是远观,看全景。第二层(“小屋点缀了山”至“含蓄而有风度”),写小屋和树的关系,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更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是立足山上,是近看,看局部。第三层(“换个角度”至“轻灵而自由”),继续写小屋和树的关系,立足点移到远远的山下,仰望远观,“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仿佛“凌空而起”,更加“姿态翩然”了。后一部分有四层:第一层(“小屋之小”至“叫它云或霞”),写小屋的花园和山上的云霞。花园极小,“领土”有限,可是小屋的“领空”却是无限的;花园里繁花绚烂,天上的云霞也如花一样绚烂。第二层(“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至“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因为在山上,空气特别清新 ,而光线则富于变化,富于“浪漫的文学性”。第二层(“山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至“唤做空中走廊”),写小屋和外界的相通。小屋在高高的山坡上,只有一条山路和外界交通,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第四层(“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至结尾),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缥缈若“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点明了题意。
  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丰富的联想,想象,但写的是确确实实 的山、树、房屋的形势、情姿。后一部分则重在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明明是极小的“袖珍 型”花园,有限的围墙,“我”却因有无限的“领空”可供“游目骋怀”而陶醉;明明是小屋在“山的环抱中”,晨暮昏晓光线变化,“我”则以为“如在花蕊中一般”,那“花蕊”会“绽开”,也会“收拢”;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我”却叫它“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夜幕深垂,小屋仍是小屋,“我”却觉得它仿佛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文章就这样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教学建议

关于如何品味本文语言的建议
本文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学习本文可从品味语言入手,品味语言要经过反复的诵读。反复诵读体现了感知散文语言艺术的渐进过程:
1.疏通词句,熟悉内容,形成整体印象。这一阶段的读是阅读的起始,是对文章语言现象层面的最基本的解读。
2.着眼具体语句,区别语句个性特征。如分清修辞句、过渡句、点题句等。本文修辞句特别多,读出修辞美感是诵读的一大重点。对偶句应读出齐整工巧之美:“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比喻句应读出意趣美情境美:“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过渡句应读出上下文的内在联系,点题句应读出其抒情议论的语言重点。如此等等,特色不一,需细细品味。
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情感,发掘文章底蕴。
诵读,既是“进入”原文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教学建议

文章表现技巧方面的特色

  1.诗的语言
  (1)两相对应,饱含情致
  本文在描写小屋时多用两两相对的句子,如“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示小屋的小巧;……”“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显得淡雅流畅,使景物更具情韵,而且击节而咏,音节和谐,给人强烈的美感。
  (2)奇特的想象,精巧的比喻
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细细感受作用与韵致。
  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既把山喻成女子描画过的眉毛,又把小屋喻成“眉梢的痣”,不仅点染出小屋的玲珑清新、自然柔和,而且令人产生美好的联想。
  b.“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屋向后退了一些”。
  作者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新奇地将“山”与“花蕊”联在了一起,表现了“山”的“花蕊”之形,传神地绘写了群山这静态之物的动态感,从而产生出良好的艺术效果。
  c.“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最为精巧的是将“小屋”喻为“飘过”的“一片风帆”,“掠过”的“一只飞雁”,不仅使静止的景物显得楚楚动人,更令读者由此延伸出无穷的遐想来。

  2.画的结构

  优秀的散文往往采用画的表现手法。《我的空中楼阁》也是这样。
  (1)工笔的运用
  作者在描摹小屋之美时,常常用极其细致的笔触,运用人与物的距离,人物的视距变焦、远近高低、光线与物形成的特殊效果等一系列绘画的结构技巧,突出小屋空灵之美。
  例如课文第十二段关于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又“富于浪漫的文学性”一段,作者借助光线的变化,传神刻画了静态景物的特点。
  (2)动静的结合
  动静的组合艺术往往使文章画面神气飞动。静物,动之以态则生气盎然;动态,静之以性则神采奕奕。如文中“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一面活泼翘起的屋檐,……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一段正是这样,动静组合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

返回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