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示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篇上好的散文精品,一篇出自中国的大家郭沫若,一篇出自英国的大家罗素。两篇文章加起来不到一千字,内容涉及到鲁迅诗歌与书法艺术的成就和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思考。两篇文章都具有思路清晰,言简意赅的特点。请同学们在阅读中注意体会。
先学习《<鲁迅诗稿>序》。
二、了解文序的特点
明确:序是一种写在文首,用来说明著述经过或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有的序还直接对作品发表评论,研究阐发有关问题。按序的内容和体裁写的文章,如果放在文首,则称作“序”,一般图书常用“序言”、“前言”、“叙言”、“序录”;科技书藉常用“绪论”、“序论”、“引论”等。如果放在文后,则称作“跋”,也有称“题跋”、“跋尾”、“后序”、“书后”、“后记”等。序可以由作者自己写(一般称“自序”),也可以请他人写(一般称“序”或“代序”)。
三、诵读感悟语言
1.师范读
2.生结合注释自读,疏通文义,体会感情。
积累词语:犀角烛怪 肝胆照人 臻 荟萃 拘挛 靡涯 面聆謦欬
3.生分小组互读检查、评议。
4.教师抽查学生字词积累情况,投影显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明确:1.B( )
2.B(A烛:照 C寥寥:形容极少 D欣然:愉快的样子)
请优秀者展示读。
6.读读,发现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或请同学们说说这篇文章为何读起来朗朗上口?从朗诵角度发现本文语言美感)
提示:句式精妙。本文句式长短相间,音节铿锵,朗朗上口。短句如“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春温秋肃,默化潜移”短得有力;长句如“对方生与死……表现具足”长得自然。还有类似对偶句,对的工整。文言词汇,语言简练含蓄,语句优美动听。用典自然。
三、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1.鲁迅诗歌和书法有什么特点?
2.郭沫若对其作了怎样的评价?
3.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学习鲁迅的诗歌与书法?
4.全文共三段,其相互关系如何?
提示:
1.特点:诗歌……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书法……自成风格,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
2.评价,诗歌……前无古人,后启来者。书法……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3.学其人,更要好其诗,好其书。
4.一、二段并列,先分述诗歌与书法,第三段总评,全文形成分总结构。
四、学习《我为谁而生》
1.比较两文结构
明确:议论文一般有四种结构模式,即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和总分式。两文均属总分式,只不过前者先分后总,后者先总后分。
2.请学生示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思考作者一生有哪几种追求?其中哪一种追求是令他最执着最痛苦的?
3.深入探讨:《我为谁而生》又译为《我的人生追求》,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些人生追求?你的人生目标又是什么呢?
讨论明确
1.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式结构。
2.一是对纯真爱情的渴望,二是对无穷知识的追求,三是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第三种是令作者最执着最痛苦。
(教师打出投影介绍罗素有关情况。)
五、课堂小结
这两篇短文让我们深刻感受了深厚的中外文化,从内容上说《我为谁而生》体现了西方人对待成功,对待生死的认识,《鲁迅诗稿序》中传递了鲁迅诗歌与书法的精神与魅力;从语言风格上说,《我为谁而生》善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语严谨而缜密《鲁迅诗稿序》则用文言写成,语言凝练而含蓄,展现了我国古汉语经久不衰的魅力。让我们再次齐读两篇课文。
六、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三
《短文两篇》备课笔记
夏雷震 王少敏
一、课文悟读
《<鲁迅诗稿>序》
鲁迅先生在文学上是以小说和杂文著称于世的,我们一般不大去专门阅读他的诗歌,虽然也知道几首,甚至熟记其中的几句。鲁迅先生的诗歌,或见之于杂文中,或见之于散文里,或见之于有关介绍中,虽然很少,可是“偶有所作,每臻绝唱”。之所以能够成为“绝唱”,是因为“犀角烛怪”“肝胆照人”。这样的诗歌不管是内容形式,还是风格特点,只要一读,就会觉得眼前突然一亮,似见金矿中的宝石,有的和文章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有的就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夺目耀眼。怪不得“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在现代书法史上,实事求是地讲,鲁迅先生还不是第一流的大家,可是在文人书法的行列中,鲁迅先生确是独树一帜的。从散见于报刊画册的鲁迅先生手迹,到集鲁迅先生手迹而成的报头校牌,只要是以前见过鲁迅先生书法的人,都会有眼熟能详的感觉,即使是第一次看到,以后也是印象深刻难以忘记。这些都是源于鲁迅先生深厚的摹学功力和独到的悟化水平。没有“远逾宋唐,直攀魏晋”的摹学功力,没有“熔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的悟化水平,就不可能达到“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的境界。
鲁迅先生的诗歌艺术和书法艺术与他在文学上的成就相比,确实还不能相提并论。不过,这个不能相提并论的前提是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无心作书家”。即使这样,如果我们“好其诗,好其书,而日益近之”,潜移默化,就能够“身心获益靡涯,文章增华有望”。鲁迅先生一生的主要心思是在忧国忧民、唤醒民众、与敌人作毫不留情的斗争和推动发展新文化上面,如果鲁迅先生在这两个方面也下大功夫的话,我们任何人都不会怀疑他能够取得可能比其他方面更高的成就的。这,就是一个大家。大家缺少的不是才华,而是时间。
对鲁迅先生在这两个方面的成就的评价,让我们普通人来作,没有个几千字是说不明白的,但是郭沫若先生仅仅用了246个字,就把鲁迅先生的诗品、书品以及人品的关系评价得淋漓尽致。只有郭沫若先生这样一位在诗欹和书法两方面都有卓越成就的大家,才能够用如椽之笔举重若轻地来评价鲁迅先生这样一位同样是诗歌和书法两方面都有卓越成就的大家。惺惺惜惺惺,寥寥数语,形象生动,概括明了,干脆利落,让我们了解了鲁迅先生在艺术上的另一面,也使读者在阅读欣赏《鲁迅诗稿》前就受到了额外的艺术享受。
《我为何而生》
“我为何而生?”古往今来,人类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皓首穷经,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罗素以其独特的感悟,对这个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通俗而生动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
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是罗素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一生中,他爱过不止一个女性,经历过几次婚姻的变故,但他珍视他的所爱,他说:“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地将偏狭得多。”在1929年到1930年间,罗素在有关社会道德的两本书中,甚至以一个叛逆者的姿态,指出清教徒式的性观念是人类不幸的一大原因,这种观点不仅引起虔诚的欧洲人的强烈反对,也遭到美国圣公会主教为首的一批人的责难。然而罗素却义无反顾地享受着爱情给他带来的狂喜,进入他自己所追寻的人生境界。
罗素一生追求知识。由于父母英年早逝,罗素的童年是孤独的,他经常在祖父的荒凉官邸花园里散步冥想,书本和数学把他从孤独与绝望中拯救出来,他迷上了数学,11岁时就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学,并很快掌握几何学定理。罗素18岁考入剑桥大学,大学前三年,他攻读数学,第四年转攻哲学。罗素一生著书71种,论文几千篇,涉及哲学、数学、科学、社会学、政治、历史、宗教等诸方面,享有“百科全书”式思想家之称。作为哲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在数理逻辑方面。他从数理逻辑出发,建立逻辑原子论与新实在论,成为现代分析哲学创始人之一。作为数学家,他在巨著《数学原理》中提出了“数学与逻辑是同一的”命题,认为数学为逻辑的一个分支,以此为前提构筑了庞大的符号公式体系。这具有划时代意义,因为它用新的观点看待数学知识的地位,推动了数理逻辑的发展。罗素从80岁起写小说,他的散文在英国文学中也享誉甚高。1950年,罗素因为能“把精湛的哲学思想成功地介绍给大众并用来关心大众”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罗素“一生的事业皆在于热诚地为公众的良知辩护”。“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使得他坚决反对导致人类灾难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罗素因反对英国参战,被控反战宣传罪而判刑6个月;1961年,因反战静坐示威,89岁的罗素与他的妻子被判两个月监禁。他支持希腊与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运动,反动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发表声明抗议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直到1970年初逝世前还抗议以色列发动的中东战争。
“我为何而生”,罗素以其一生的探索和实践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最单纯而又最强烈的回答。
二、亮点探究
1.阅读文章后,你觉得《<鲁迅诗稿>序》语言有什么特点?
探究学习:散文能给读者感觉强烈、印象深刻的东西,除了内容主旨之外,就要数语言了。“古雅凝练”,这是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一大特点。古雅,主要体现在大量使用了文言语汇和大量的骈偶句子,引用了古人名言和典故,还巧妙地化用了鲁迅先生的诗歌。文言语汇本身具有简练的特点,加上作者在使用的时候字斟句酌,就凸现了凝练之特点。比如“每臻绝唱”“犀角烛怪”“听任心腕之交应”“荟而萃之,其人宛在”等把鲁迅先生诗歌的特点、遣笔的特点、人品及诗品书品的特点都表达出来了。骈偶句自身具有独特的形式特点、节奏特点,作者是一位大诗人,在驱遣这类句子的时候,自然是得心应手,使骈偶句子的形式美和节奏美得到更好的体现。从评价诗歌的“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到评价书法的“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从追溯其书法渊源的“远逾宋唐,直攀魏晋”到分析常读先生诗稿好处的“身心获益靡涯,文章增华有望”,这类句子可以说在文章中是俯拾皆是,短的,四字一句,两两相对;长的,长短结合,绵延数句,又工整自然。这样就使读者在阅读文章时,琅琅上口 ,具有了既抑扬起伏,又生动自然的音乐美感。作者如此使用语言,充分体现了自身的国学修养,和所序之文稿在作品内容和表达形式上也是相得益彰的。
2.请你说说《(鲁迅诗稿>序)是如何在短小的篇幅中表达丰富的内容的
探究学习:作为序文,本文的篇幅可以说是非常短小的。一个大诗人、大书法家给鲁迅先生的诗歌书法作品写序文,就是这么寥寥几句话?一开始,读者可能会有意外之感,但是读了以后,就会对两位大家肃然起敬,不得不佩服郭沫若先生的大手笔。
文章看似篇幅短小,其实内容“丰富含蓄”。作者没有简单地就事论事式地评价鲁迅先生的诗歌艺术和书法艺术,虽然每段文字都只有寥寥数语,但是都有丰富的内涵。第1段把鲁迅先生的作品和“鲁学”结合起来,使读者能够在阅读鲁迅先生的诗歌时,把诗歌和鲁迅先生的思想及鲁迅先生的整个创作特征结合起来,丰富了读者的阅读背景,扩大了读者的思考范围。第2段在追溯鲁迅先生作品形式上的渊源滥觞时,再分析其作品的能够“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的原因,虽然没有具体说鲁迅先生是怎样下功夫的,但是“熔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和“远逾宋唐,直攀魏晋”几句,就可以让人体会到鲁迅先生在书法上下的功夫和达到的境界了。第3段进一步分析诗品、书品和人品的关系,鼓吹赏读《鲁迅诗稿》的好处,一句“诗如其人,书如其人,荟而萃之,其人宛在”,引导读者领略伟人的风采。
3.和一般的序文相比较,《<鲁迅诗稿>序》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探究学习:结构“简练严谨”是这篇序文的又一特点。一般的序文都有从介绍一下作者的情况开始,接着再介绍作品的习惯。但是郭沫若先生文不落俗套,平中出奇,每一段都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没有一个字的赘言:第1段评价其诗歌特点,第2段评价其书法特点,第3段评价其诗品、书品和人品的关系以及对读者的教养作用。短短三段文字,把文稿的内容和特点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结构虽然简练,却又不失内部的严谨巧妙。一句“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既可以看作是对诗歌特点评价的小结,也可以看作是对书法评价的开始;而一句“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更是巧妙地使文章内容过渡到了对文品、书品与人品关系的评价上。没有对文章驱遣已经得心应手的大手笔,是不敢如此安排结构的。
4.如何理解体会“诗如其人,书如其人”?
探究学习:先说“诗如其人”。一般读者都知道“文如其人”“诗言志”这个道理,在平时的阅读中也能够体会认识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作者品德、性格之间的关系。一个作家的创作实践总是和他的思想境界、理想追求和品德性格联系在一起的。诗歌作为文学的最高形式,当然更加强烈地体现这个关系。我们在阅读鲁迅先生的诗歌时,只要这样去做,就能够逐渐懂得什么是“诗如其人”。
再说“书如其人”。我们平时都说“字如其人”,宋朝四大家之一的苏轼认为,书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展示人的道德境界,一个人的道德境界如何,能够在书法中找到微妙的痕迹。古人还认为,一般人学习书法很难摆脱自己性格的影响,不同的性格就会导致书法风格和境界的差异。古人因此就形成了以书观人,以书观德的书法鉴赏模式。忠、善的品格往往与温、厚联系在一起,而凶残往往和刻薄、粗悍连在一起。古人在书法实践中也一直强调不管是模仿还是创作,都要重视表现个性,提倡书法作品有“真我面目”“露己意”。在鉴赏鲁迅先生的书法作品时,就要联系鲁迅先生的思想品德和性格特点,这样才能够比较好地把握鲁迅先生书法作品的外在形式和精神内涵。
5.试比较下面两种不同版本的译文,说说它们在句式特点和词语运用方面的不同,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种译文,为什么?
译文一: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
(选自课本)
译文二: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选自《世界散文宝库》,长春出版社1994年版)
探究学习:在句式方面,“译文一”以一个单句的形式呈现,句式简短,强调了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三种单纯而强烈的感情支配了“我”的一生。而“译文二”以一个复句的形式出现,属于平铺直叙,没有更多的强调意味。
在词语的运用方面,两种译文主要有两处不同。一是“译文一”中“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在“译文二”中表述为“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译文二”强调了感情的强烈程度,而“译文一”则显得简洁而且前后音节和谐;二是“译文一”中“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在“译文二”被翻译为“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译文一”中着力强调“同情”的“不可遏制”,而“译文二”更着重强调“怜悯”之“痛彻肺腑”。
6.阅读《我》文第2段,试概括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探究学习: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爱情能带来狂喜;爱情能使人摆脱孤寂;在爱的结合中能见到天堂的缩影。
7.试分析作者追求知识和同情人类苦难的内涵
探究学习:作者追求知识,他一生著书71种,论文几千篇,涉及哲学、数学、科学、社会学、政治、历史、宗教等诸方面,享有“百科全书”式思想家之称。他之所以这样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一方面是知识能引领他进入美好的理想境界,另一方面是他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贡献给人类,可以帮助人类摆脱苦难。
作者同情人类的苦难。他从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始终关爱人类。他反对战争,反抗独裁专制,追求世界和平,直到逝世的当天,还在为中东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这一切缘于他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8.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这些感情如阵阵巨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
(2)爱情可以摆脱孤寂身历那种可怕孤寂的人的战栗意识,有时会由世界的边缘,观察到冷酷无生命的无底深渊。
(3)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这正是我所追寻的人生境界。
(4)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
探究学习:(1)实际上告诉我们,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感情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2)在于强调爱情给予人类的巨大安慰和力量。(3)告诉我们爱情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好体验。从(4)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爱情和知识把罗索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9.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阅读罗素的这篇随笔,是否也让你感到愉快,试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探究学习:这篇随笔短小精悍,层次分明,既充满理性的力量,又饱含巨大的激情,字里行间透露出罗素作为思想家的博大情怀和崇高人格,尤其是他对人类的关爱之情,特别令人感动。
三、选题设计
1.鲁迅诗歌研读
鲁迅先生一生所写的诗歌不是很多,目前共收集到近80首。这些诗歌从体裁看,有四言、五绝、五律、七绝、七律等旧体诗和新体诗、民歌体讽刺诗等。鲁迅先生的诗歌一部分单独发表在报刊上,一部分是发表文章中的有机部分,一部分是赠送给国内外友人的。这些诗歌后来收入《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书中。
研究方法:
(1)确定研究内容。如“鲁迅诗歌的内容”,可以作归类研读、单篇研读,也可以寻找和作者在同时代的内容相关的文章进行对比研读。如鲁迅“诗歌的形式”,可以作形式的归类、同类型艺术特点的对比研读、不同时期同类型艺术特点的对比研读,还可以研究“鲁迅诗歌和鲁迅其他文学样式的联系”等。
(2)查阅资料。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料和家庭的藏书,还可以上网浏览。
(3)阅读思考,分析对比。这是做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没有一定量的阅读和思考,就不可能作正确的对比和分析,就没有好的研究成果。
(4)交流小结。可以展示自己的成果,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还可以讨论自己的疑难问题。
参读书目:
(1)《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2)《诗刊》2001年第10期“鲁迅诗歌专辑”。
(3)周振甫《鲁迅诗歌注》。
(4)《鲁迅诗歌选讲》,江苏人民出版社。
2.鲁迅书法赏析
鲁迅先生的书法作品主要就是他的各种手迹,包括小说、散文、日记等手稿,诗歌条幅手稿等。
研究方法:
(1)确定研究内容。赏析鲁迅先生的书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人手:①一般性的欣赏,单独看字的间架结构,笔画枯润;整体看字的布局安排,疏密凝疾。②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评价分析,找到魏晋宋唐的代表性碑帖,比如魏碑、二王的书法、宋四家的作品和唐朝颜真卿等人的作品,研究鲁迅先生的书法和这些不同时代的大家之间的传承关系,从中辨认出鲁迅先生当年摹学的影子和神韵。③进一步赏析,体会“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书如其人”的评价。不同情况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不同层次的选择。
(2)查阅资料。
(3)了解一点书法理论。
(4)比较赏析。
(5)交流讨论。
参读书目:
(1)《鲁迅诗稿》,文物出版社。
(2)《鲁迅名篇手迹书法艺术》。
(3)新浪“鲁迅先生诞辰120纪念专题”。
(4)翰逸神飞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人应该为何而生”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同题材散文阅读和感悟。
研究方法:
(1)资料查阅。可以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查阅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以人生为写作题材的散文作品。
(2)阅读积累。选择相关作品进行阅读和积累,积累的主要方式是做读书卡片,将同题材作品的作者、国籍(或时代)、作品标题、作者在文中所阐明的观点或见解、精彩的语句摘录下来。
(3)分析思考。在阅读积累的基础上,撰写出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对于人生的不同态度以及自己从中所获得的感悟。
(4)交流总结。同学把各自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在班上进行交流,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是读书报告会的形式。
参读书目:
(1)《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世界文豪同题散文经典·人生之旅》,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世界散文宝库·人生感悟录》,长春出版社1994年版。
(4)《外国人生小品》,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
(5)《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精华集成》,文汇出版社1993年版。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