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数学 -> 高二上学期 ->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第二节 直线的方程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8 18:03:15阅读:nyq
字号:|


教学设计示例

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教学目标:
  (1)掌握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掌握直线方程几种形式之间的互化.
  (2)理解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及其证明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类讨论能力、逆向思维的习惯和形成特殊与一般辩证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直线方程的一般式.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 不同时为0)的对应关系及其证明.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下面给出教学实施过程设计的简要思路:
教学设计思路:
(一)引入的设计
  前边学习了如何根据所给条件求出直线方程的方法,看下面问题:
  问:说出过点 (2,1),斜率为2的直线的方程,并观察方程属于哪一类,为什么?
  答:直线方程是 ,属于二元一次方程,因为未知数有两个,它们的最高次数为一次.
肯定学生回答,并纠正学生中不规范的表述.再看一个问题:
  问:求出过点 的直线的方程,并观察方程属于哪一类,为什么?
  
答:直线方程是 (或其它形式),也属于二元一次方程,因为未知数有两个,它们的最高次数为一次.
  
肯定学生回答后强调“也是二元一次方程,都是因为未知数有两个,它们的最高次数为一次”.
  启发:你在想什么(或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谈谈?各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学生纷纷谈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边评价边启发引导,使学生的认识统一到如下问题:
  【问题1】“任意直线的方程都是二元一次方程吗?”
(二)本节主体内容教学的设计
  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如何解决?自己先研究研究,也可以小组研究,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生或独立研究,或合作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经过一定时间的研究,教师组织开展集体讨论.首先让学生陈述解决思路或解决方案:
思路一:…
思路二:…
……
教师组织评价,确定最优方案(其它待课下研究)如下:
按斜率是否存在,任意直线 的位置有两种可能,即斜率 存在或不存在.
存在时,直线 的截距 也一定存在,直线 的方程可表示为 ,它是二元一次方程.
不存在时,直线 的方程可表示为 形式的方程,它是二元一次方程吗?
学生有的认为是有的认为不是,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把它看成二元一次方程的合理性: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上点的坐标形式,与其它直线上点的坐标形式没有任何区别,根据直线方程的概念,方程 解的形式也是二元方程的解的形式,因此把它看成形如 的二元一次方程是合理的.
  
综合两种情况,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何一条直线,都有一条表示这条直线的关于 的二元一次方程.

至此,我们的问题1就解决了.简单点说就是:直线方程都是二元一次方程.而且这个方程一定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准确地说应该是“要么形如 这样,要么形如 这样的方程”.

同学们注意:这样表达起来是不是很啰嗦,能不能有一个更好的表达?
学生们不难得出:二者可以概括为统一的形式.
  
这样上边的结论可以表述如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何一条直线,都有一条表示这条直线的形如 (其中 不同时为0)的二元一次方程.
启发:任何一条直线都有这种形式的方程.你是否觉得还有什么与之相关的问题呢?
  【问题2】任何形如 (其中 不同时为0)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吗?
  
不难看出上边的结论只是直线与方程相互关系的一个方面,这个问题是它的另一方面.这是显然的吗?不是,因此也需要像刚才一样认真地研究,得到明确的结论.那么如何研究呢?
  师生共同讨论,评价不同思路,达成共识:
  
回顾上边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原路返回就是非常好的思路,即方程 (其中 不同时为0)系数 是否为0恰好对应斜率 是否存在,即
  (1)当 时,方程可化为       *
  
这是表示斜率为 、在 轴上的截距为 的直线.
  
2)当 时,由于 不同时为0,必有 ,方程可化为

*

  这表示一条与 轴垂直的直线.

  因此,得到结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何形如 (其中 不同时为0)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

  为方便,我们把 (其中 不同时为0)称作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是合理的.

【动画演示】
  
演示“直线各参数.gsp”文件,体会任何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
  
至此,我们的第二个问题也圆满解决,而且我们还发现上述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大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个大问题揭示了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对应关系,同时,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是对直线特殊形式的抽象和概括,而且抽象的层次越高越简洁,我们还体会到了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关系.
(三)练习巩固、总结提高、板书和作业等环节的设计在此从略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