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
题1.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性行为是( )
A.使用一次性产品
B.购买和使用私人汽车
C.分类回收利用垃圾
D.禁止开发非可再生资源
【解析】使用一次性产品、购买和使用私人汽车均有害于环境。禁止开发非可再生资源不符合可持续性原则。故A、B、D均不对。正确答案为C。
【点评】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结合实际进行综合评价。
题2.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解析】(1)原始的采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在人地关系中是被动的,受地的制约比较大,对地的影响比较小。故A错。(2)农业文明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农业种植范围扩大。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和放牧等方式,使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故B不对。(3)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排泄的“三废”物质和农业用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可以说,这一阶段人地系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不是地区的局部的,而是全球的。故C错。(4)到了近代,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这种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正确答案为D。
【点评】要善于分析比较各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明确人类认识环境的渐进过程。
题3.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入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已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
B.可持续发展是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来的
C.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D.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
【解析】(l)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但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人类真正认识人地关系还是近代(20世纪70年代)以后。故A不对。
(2)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更为明确的定义和说明,并从此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可持续发展的热潮。故B不对。
(3)可持续发展概念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故C是对的。
(4)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既把环境保护作为它极力追求的最基本目标之一,也把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的环境作为实现发展的重要目标而进行不懈的努力。若忽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也会受到限制。故D是对的。正确答案为C、D。
【点评】此题着重考查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时期、概念的提出与内涵等。
可持续发展是 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和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由于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当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安定繁荣,这一战略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重视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