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电场中的导体
典型例题1——外加电场时导体表面电荷的分布
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
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
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
D、选项A中两对金箔分别带异种电荷,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
解析:根据静电感应现象,带正电的导体C放在枕形导体附近,在A端出现了负电,在B端出现了正电,这样的带电并不是导体中有新的电荷,只是电荷的重新分布.金箔上带电相斥而张开.选项A错误.
用手摸枕形导体后,B端不是最远端了,人是导体,人的脚部甚至地球是最远端,这样B端不再有电荷,金箔闭合.选项B正确.
用手触摸导体时,只有A端带负电,将手和C移走后,不再有静电感应,A端所带负电便分布在枕形导体上,A、B端均带有负电,两对金箔均张开.选项C正确.
以上分析看出,选项D正确.
答:B、C、D
典型例题2——静电平衡状态
如图所示,长为 l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带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R处。当达到静电平衡后,棒上的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电场如何?
达到静电平衡后,导体内部的场强为零,这是点电荷和棒上感应电荷在棒内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
设点电荷和棒上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场强分别为 和 ,
点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场强 ,方向沿棒指向背离点电荷.
则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场强为 ,负号表示 的方向与 方向相反,即沿棒指向点电荷.
答: ,方向沿棒指向点电荷
典型例题3——金属球壳对电场的屏蔽作用
如图所示,有一定厚度的金属球壳A,在其球心 O处放有一个带有电量为+q的点电荷.P为球外的一点,它到球心O的距离为L,球壳的半径为R。求P点的场强.
电荷+q放在球心,由于静电感应,球壳A出现了感应电荷,外表面和内表面分别带上等量的正、负电荷,而且分布均匀,如图所示.
P点的场强应是电荷+q和感应出的正负电荷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
由于感应电荷的正、负电量相同,分布又均匀,离P点的距离有远有近,在P点产生的场强叠加的结果为零.
这样,只剩下+q在P点产生的场强,则 ,方向沿O、P连线向外.
答: ,方向沿O、P连线向外,见图.
点评:如果将金属球壳A的外表面接地,P点的场强又如何呢?
这时球壳A外表面的正电荷与大地的自由电子中和,球壳上只剩下内表面的负电荷,则P点的场强应是+q和负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叠加的结果,P点的场强为零.外表面接地的金属壳将壳内的电荷对外起到屏蔽作用.
典型例题4——关于导体内部电场叠加
如图所示,接地金属球 A的半径为 R,球外点电荷的电量为Q,它到球心的距离为 ,则该金属球上感应电荷在球心O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等于( )
A. B.
C.零 D.
解析:置于点电荷Q的电场中的接地导体球,最终将达到静电平衡状态,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实际上,金属球内部各点同时存在两个电场:感应电荷的电场;点电荷Q的电场.两电场叠加后合场强为零.即金属球内每一点,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与点电荷在该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点电荷在球心O处的场强大小为 ,所以感应电荷在球心O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所以本题选D.
典型例题1——外加电场时导体表面电荷的分布
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
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
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
D、选项A中两对金箔分别带异种电荷,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
解析:根据静电感应现象,带正电的导体C放在枕形导体附近,在A端出现了负电,在B端出现了正电,这样的带电并不是导体中有新的电荷,只是电荷的重新分布.金箔上带电相斥而张开.选项A错误.
用手摸枕形导体后,B端不是最远端了,人是导体,人的脚部甚至地球是最远端,这样B端不再有电荷,金箔闭合.选项B正确.
用手触摸导体时,只有A端带负电,将手和C移走后,不再有静电感应,A端所带负电便分布在枕形导体上,A、B端均带有负电,两对金箔均张开.选项C正确.
以上分析看出,选项D正确.
答:B、C、D
典型例题2——静电平衡状态
如图所示,长为 l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带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R处。当达到静电平衡后,棒上的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电场如何?
达到静电平衡后,导体内部的场强为零,这是点电荷和棒上感应电荷在棒内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
设点电荷和棒上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场强分别为 和 ,
点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场强 ,方向沿棒指向背离点电荷.
则感应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场强为 ,负号表示 的方向与 方向相反,即沿棒指向点电荷.
答: ,方向沿棒指向点电荷
典型例题3——金属球壳对电场的屏蔽作用
如图所示,有一定厚度的金属球壳A,在其球心 O处放有一个带有电量为+q的点电荷.P为球外的一点,它到球心O的距离为L,球壳的半径为R。求P点的场强.
电荷+q放在球心,由于静电感应,球壳A出现了感应电荷,外表面和内表面分别带上等量的正、负电荷,而且分布均匀,如图所示.
P点的场强应是电荷+q和感应出的正负电荷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
由于感应电荷的正、负电量相同,分布又均匀,离P点的距离有远有近,在P点产生的场强叠加的结果为零.
这样,只剩下+q在P点产生的场强,则 ,方向沿O、P连线向外.
答: ,方向沿O、P连线向外,见图.
点评:如果将金属球壳A的外表面接地,P点的场强又如何呢?
这时球壳A外表面的正电荷与大地的自由电子中和,球壳上只剩下内表面的负电荷,则P点的场强应是+q和负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叠加的结果,P点的场强为零.外表面接地的金属壳将壳内的电荷对外起到屏蔽作用.
典型例题4——关于导体内部电场叠加
如图所示,接地金属球 A的半径为 R,球外点电荷的电量为Q,它到球心的距离为 ,则该金属球上感应电荷在球心O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等于( )
A. B.
C.零 D.
解析:置于点电荷Q的电场中的接地导体球,最终将达到静电平衡状态,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实际上,金属球内部各点同时存在两个电场:感应电荷的电场;点电荷Q的电场.两电场叠加后合场强为零.即金属球内每一点,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与点电荷在该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点电荷在球心O处的场强大小为 ,所以感应电荷在球心O处产生的场强大小为 ,所以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