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典型例题(例1~例3)
例1 讨论 表示何种圆锥曲线,它们有何共同特征.
分析:由于 , ,则 的取值范围为 , , ,分别进行讨论.
解:(1)当 时, , ,所给方程表示椭圆,此时 , , ,这些椭圆有共同的焦点(-4,0),(4,0).
(2)当 时, , ,所给方程表示双曲线,此时, , , ,这些双曲线也有共同的焦点(-4,0),)(4,0).
(3) , , 时,所给方程没有轨迹.
说明:将具有共同焦点的一系列圆锥曲线,称为同焦点圆锥曲线系,不妨取一些 值,画出其图形,体会一下几何图形所带给人们的美感.
例2 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过点 , 且焦点在坐标轴上.
(2) ,经过点(-5,2),焦点在 轴上.
(3)与双曲线 有相同焦点,且经过点
解:(1)设双曲线方程为 ,∵ 、 两点在双曲线上,
∴ 解得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说明:采取以上“巧设”可以避免分两种情况讨论,得“巧求”的目的.
(2)∵焦点在 轴上, ,
∴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其中 )
∵双曲线经过点(-5,2),∴
∴ 或 (舍去)
∴所求双曲线方程是
说明:以上简单易行的方法给我们以明快、简捷的感觉.
(3)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双曲线过点 ,∴
∴ 或 (舍)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说明:(1)注意到了与双曲线 有公共焦点的双曲线系方程为 后,便有了以上巧妙的设法.
(2)寻找一种简捷的方法,须有牢固的基础和一定的变通能力,这也是在我们教学中应该注重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3 已知双曲线 的右焦点分别为 、 ,点 在双曲线上的左支上且 ,求 的大小.
分析:一般地,求一个角的大小,通常要解这个角所在的三角形.
解:∵点 在双曲线的左支上
∴
∴
∴
∵
∴
说明:(1)巧妙地将双曲线的定义应用于解题当中,使问题得以简单化.
(2)题目的“点 在双曲线的左支上”这个条件非常关键,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若将这一条件改为“点 在双曲线上”结论如何改变呢?请读者试探索.
典型例题(例4~例7)
例4 已知 、 是双曲线 的两个焦点,点 在双曲线上且满足 ,求 的面积.
分析: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及 中的勾股定理可求 的面积.
解:∵ 为双曲线 上的一个点且 、 为焦点.
∴ ,
∵
∴在 中,
∵
∴
∴
∴
说明:双曲线定义的应用在解题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2.利用双曲线定义求动点的轨迹
例5 已知两点 、 ,求与它们的距离差的绝对值是6的点的轨迹.
分析:问题的条件符合双曲线的定义,可利用双曲线定义直接求出动点轨迹.
解:根据双曲线定义,可知所求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 ,
∴
∴所求方程 为动点的轨迹方程,且轨迹是双曲线.
说明:(1)若清楚了轨迹类型,则用定义直接求出其轨迹方程可避免用坐标法所带来的繁琐运算.
(2)如遇到动点到两个定点距离之差的问题,一般可采用定义去解.
例6 在 中, ,且 ,求点 的轨迹.
分析:要求点 的轨迹,需借助其轨迹方程,这就要涉及建立坐标系问题,如何建系呢?
解:以 所在直线为 轴,线段 的中垂线为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 .
设 ,由 及正弦定理可得:
∵
∴点 在以 、 为焦点的双曲线右支上设双曲线方程为:
∴ , ,∴ , ,∴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 ,∴
∴点 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一支上挖去了顶点的部分
例7 求下列动圆圆心 的轨迹方程:
(1)与⊙ 内切,且过点
(2)与⊙ 和⊙ 都外切.
(3)与⊙ 外切,且与⊙ 内切.
分析:这是圆与圆相切的问题,解题时要抓住关键点,即圆心与切点和关键线段,即半径与圆心距离.如果相切的⊙ 、⊙ 的半径为 、 且 ,则当它们外切时, ;当它们内切时, .解题中要注意灵活运用双曲线的定义求出轨迹方程.
解:设动圆 的半径为
(1)∵⊙ 与⊙ 内切,点 在⊙ 外
∴ , ,
∴点 的轨迹是以 、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且有:
, ,
∴双曲线方程为
(2)∵⊙ 与⊙ 、⊙ 都外切
∴ , ,
∴点 的轨迹是以 、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上支,且有:
, ,
∴所求的双曲线的方程为:
(3)∵⊙ 与⊙ 外切,且与⊙ 内切
∴ , ,
∴点 的轨迹是以 、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且有:
, ,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说明:(1)“定义法”求动点轨迹是解析几何中解决点轨迹问题常用而重要的方法.
(2)巧妙地应用“定义法”可使运算量大大减小,提高了解题的速度与质量.
(3)通过以上题目的分析,我们体会到了,灵活准确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我们无休止的追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