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
茅以升说"桥"
我国人民尊敬的科学家,一代桥梁建筑大师,北京市科协第一、第二届主席茅以升(1896,1,9-1989,11,12),每当说起桥来,都是精神焕发,滔滔不绝,他曾说:"要说桥,它的含义很广,有物质的桥、精神的桥、友谊的桥|……",茅老不仅在架设物质的桥上造诣很深,而且在爱国联谊、科学普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更有许多深入浅出、寓意深刻、富于哲理的"桥话",堪为后世学习的典章。
爱国-征途之桥。茅老是一位炽热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奋斗的动力就是热爱祖国,抗战前后他对钱塘江大桥的建桥、炸桥、复桥的史迹,就是最充分的证明。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十余年峥嵘岁月里,他热爱祖国的高贵品质,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矢志不移的追求,识大体、顾大局的精神,当为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的楷模。
他特别关心祖国的统一,并为之默默工作,他在世时常说:"台湾和大陆应携起手来,为实现祖国的四化而奋斗。"为了台湾的回归,他对在台湾的许多老友、学生、相知,做了许多工作,为架设祖国统一的桥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科普-育才之桥。茅老学术精湛、著述颇丰,除专业著作外,写了大量的科学读物,如《五桥颂》、《二十四桥》、《人间彩虹》、《中国的石桥》等,毛泽东称赞茅老说:"你的《桥话》(载于是1963年〈人民日报〉)写得很好!你不但是科学家,还是个文学家呢!"这些科普读物在青少年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的成为了毕生的志愿,据统计,从1978年到达1981年之间,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先后为孩子们做报告30场,直接听众6万人,他还在报刊上发表了200多篇科普文章,1985年,他亲手给中小学生复信30多封,极大地鼓舞了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热诚-友谊之桥。有人问老茅,你为什么长寿?他笑着说:"那是因为我的朋友多。"茅老的朋友,上至高龄学者,下至6岁幼童,情达海外友好。在茅老的客厅里经常有许多客人聚会,以青少年居多,一位素不相识的青年人晚上来造访,向他请教有关学科学方面的问题,他不仅非常仔细地给解答,而且还当场为他拟就了一个必读的书目,那青年人十分感动,他也感到一种满足。1985年他曾同一位9岁的小学生背写圆周率小数点头100位数的速度,并意味深长地说:"圆周率后面的数字是没有止境的,我们不满足现状,要不停地努力向前。"
茅老还是一位沟通海内外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访问过14个国家,他每到一处都接交了不少朋友,他长于用令人信服的事实来宣传我国的成就,为祖国争取了许多友人。
探索-未来之桥。在谈到未来的桥梁时,他说:"明天的桥一定会造得更美好,人们到野外游山玩水,随身就可以带上如同携带雨衣一样的'袖珍桥',这种'袖珍桥'也许是用一种极轻、极软、强度极高的特殊塑料制成的极薄管子,预先造成桥的形状,把它折叠起来放在身边,遇到小河时把它打打气,就架起一座桥"茅老对明天桥梁的预言是美好的,也一定能够架起人间无数的彩虹。
茅以升造桥炸桥
钱塘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一九三四年始建,不但极大地方便了钱塘江南北的交通,而且与六和塔一起构成了西湖风景名胜区南线一处宏伟壮丽的景观。
钱塘江大桥的设计、建造主持者是茅以升博士。为了完成建桥重任,茅博士毅然辞去北洋大学教席,只身来到杭州。由他主持制订的建桥方案不但切实可行,而且比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提出的方案可减少投资约二百万元,终于被当局采纳。
建造钱塘江大桥时,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已经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并且正积极备战,对我华北地区虎视眈眈,妄图亡我中华。茅以升尽管不是政治家,但他热爱祖国,对时局有清醒的认识。他决心为国为民造大桥,但也做好了自己造成的桥绝对不能为敌人所利用的思想准备。为此,他在大桥第十四号桥墩预先设置了一个可安放炸药的孔洞,以备万一外敌入侵,大桥宁可炸毁了也不致落入敌手。
一九三七年七月,芦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开始了。九月,钱塘江大桥通车。十二月下旬,上海失守,侵华日军逼近杭州,十二月二十三日,茅以升亲自指挥炸毁大桥。炸桥时间原定于下午一点,但由于桥北岸仍有大批难民如潮涌般通过大桥,茅以升挺身出面与军方交涉,愿由自己承担责任,延迟炸桥。直到傍晚五时,江天暮霭中已发现沪杭公路上有日寇骑兵奔逐而来,才断然制止行人过桥。随着一声巨响,钱塘江大桥的两座桥墩被毁坏,五孔钢梁折断落入江中。
钱塘江大桥炸毁了,距它建成通车还不到四个月。透过苍茫暮色,茅以升先生凝视着由他一手炸毁的大桥残影,还看到了江北岸愈来愈亮的火光,他悲愤满腔。
如今,钱塘江大桥依然巍然屹立,南北畅通无阻。大桥北堍,竖起了茅以升全身铜像,人们永远怀念这位中国杰出的桥梁专家、爱国主义者。
竺可桢(1890-1974)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地理学家。我国近代地理学和近代气象学的奠基人。所从事的科学教育、科学组织领导与科学普及工作,都有杰出的成就。特别是关于台风眼的机制、台风的分类、东亚天气类型、中国季风气候、高空风向与天气预报的关系,中国气候区划、气候与农业丰产的关系,物候学、气候变化以及天文学方面的二十八宿的起源问题等研究,都有重大创新,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有许多精辟的理论见解和实际领导经验,培育了许多优秀人才。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
重要著作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物候学》(合著)、《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气候概论》等300多篇,并留下1936年1月1日至1974年2月6日共38年又37天的日记,约900万字。记有自己的言行、感想,工作上的主要情况和科学界的重要史料,体现了正直的为人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逝世后,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相继按年份出版日记,共分5册,约320多万字。这在我国科学家中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