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扩展资料
农业地理学
农业地理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地域分异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农业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
农业生产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按照人们的意愿或社会的要求,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定向调节和干预,进行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物再生产过程。
农业与各种地域性条件,特别是自然条件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各种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如人口密度、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分布、交通运输、市场条件等,在地域上千差万别,强烈影响着农业生产,使得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诸如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农林牧渔各部门和各种农作物的地域结构和分布、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各种农业技术措施的选用和推广等,无不具有强烈的地域差异。
农业地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农业生产及其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客观存在的地域差异特征及表现形式;研究农业生产形成的自然的技术的和社会经济的原因,并探索其形成过程及变化发展趋向;研究由于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而形成的各种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区的形成、结构和发展。通过这些研究,使人们认识和掌握千差万别的农业生产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地规划农业生产,实现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
1.农业地理学发展简史
农业地理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研究内容已有较悠久的历史,但成为一门学科则是近百年来的事。
在中国,两千多年前人们就注意到农业生产与地域条件的联系,指出了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性。如《左传》记载有“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公元前5~前3世纪的《尚书·禹贡》分地区评述了土壤种类、耕地等级、田赋收入水平、当地农特产品和水利状况等 ;在《管子·地员》、《吕氏春秋·上农》、《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等书中,关于合理利用土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有了更广泛更具体的反映。
在西方,从古罗马时代的斯特拉波、老普利尼直到17~18世纪一些地理学家的著作中,都有关于不同农业生产状况的记述。不过,所有这些著作中关于农业地理的论述都未成系统,也未形成理论。
19世纪是地理科学和农业科学革新和深化的时期,为农业地理学的发展准备了基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德国农学家施瓦茨和英国农学家扬分别描述德国、比利时及英格兰的农业情况,特别注意农业地域差异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两人为农业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期的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屠能发表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首次探讨不同农业类型和集约水平分布的规律性,创立了农业区位论 ,这个理论为百余年来农业地理著作所广泛引用。
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是农业地理学蓬勃发展时期,不仅出现了大量的专题性、部门性和区域性农业地理著作,也出现了综合性农业地理理论著作。这些农业地理著作,归纳起来主要有:关于统计的农业地理,又称农产品地理或农业商业地理;关于生态的农业地理,着重研究自然条件同农业生产的关系;关于土地利用与小区域农业地理研究;关于大区域农业地理研究;农业景观地理等。
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业地理学研究开始出现了一些重大变革,主要表现在:调查研究手段的革新;数学方法的引进;新理论的引进及模式的建造;理论性农业地理著作大量涌现。
从50年代以来,航摄照片、自动化制图、电子计算机等手段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地理研究工作,使工作者从过去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减少差错,提高精度。与电子计算机等工具同时采用的各种数理统计方法、现代数学方法广泛地引入农业地理研究,使农业地理由单纯描述状态走向定量化。
中国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20世纪20年代初,张心一的《中国农业概况估计》所编制的各种农产分布图,是中国最早的成套农业地图。胡焕庸的《中国之农业区域》、金陵大学出版的《中国土地利用》,是抗战前的代表性著作。抗战时期在西南地区进行小区域农业地理调查,填制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图,积累了资料和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业地理学有了蓬勃发展,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地理学。
2.农业地理学的基本内容
农业地理研究的课题十分广泛,既可对农业生产的各种地域性条件、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开展专题研究,也可综合地研究各国各地区的农业地域结构、类型、区域和农业发展问题。凡存在着明显地域差异的农业生产各方面问题,均可作为农业地理学的研究课题。
农业地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界提供农产品的可能性,以及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研究在农业上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式和途径,对发展农业有着重大实践意义,同时也是农业地理研究的重要基础。
农业生产地域分异并不是暂时的偶然现象,而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不同地区的农业地域分工,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人类社会分工和不同的地域条件相结合的表现。
农业生产包括很多部门和作物,它们的生产过程各具特点,所要求的生产条件、分布和发展的规律性也不一样。为了全面地了解和阐明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首先应对每一个主要农业部门开展地理研究,分析研究主要农业部门和作物所要求的自然生态条件、经济和技术条件,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变化过程,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同其他农业部门和国民经济部门在经济和技术上的联系,及其生产水平和增产潜力的地域差异,以及适应新条件和新要求对该部门布局调整途径等。农业部门地理研究是农业地理全面综合研究的基础。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发展农业的基本要求,这个在农业实践上最重要而地理特征最显著的问题,几乎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农业地理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需要查明土地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评价土地在农业利用上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因素以及自然生产潜力,研究现有土地利用方式和集约程度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和形成因素,探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潜力、改善土地利用的方向和途径,包括编制农业土地资源评价图、土地利用类型图。
任何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总是拥有多种部门和作物,它们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紧密的技术和经济上的联系,构成一定的农业生产结构或农业生产体系。这种带有显著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的农业生产体系,称为农业地域类型。它们形成于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水平、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经营方式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
农业地域类型的基层单位是农业直接经营单位。世界上,农业经济学家和农业地理学家都广泛研究农业类型。以美国埃利奥特、苏联扎利兹曼等为代表的农业经济学家所研究的农业类型,是以一定的生产专业化为主要标志的农业企业分类分组,它着眼于农业企业活动的经济分析。而农业地理学研究的农业地域类型则着重与地域条件的联系,认为它是农业地域分异的综合反映。
农业区是在农业生产主要特征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地区。农业区的划分可以科学地揭示和反映农业生产的区间差异性和区内一致性。农业区划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农业区划包括农业自然条件区划、农业部门区划、农业技术改革区划和综合农业区划等一整套区划,狭义的农业区划仅指综合农业区划。
农业地图历来作为农业地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特征在地图上表现得最为清晰。农业地图一般分为农业生产条件和资源图、农业部门和作物分布图、综合性农业地图几大类。大比例农业地图主要依靠野外实地考察、航空像片判读等方式来进行,中小比例尺农业地图则常利用统计资料、文字资料、卫星照片等进行编制。
农业生产同时受自然、技术和经济三类因素的综合影响,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自然是发展农业的基础,技术是发展农业的手段,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把自然、技术和经济三方面综合起来进行研究,才能正确地阐明和揭示农业生产地域分异及其规律。
地域性和综合性是农业地理学的特点。农业地理学处于地理科学和农业科学相交接的领域,在农业地理学发展史中研究农业地理问题的,既有地理学者,也有农业学者。瑞士农业地理学家伯恩哈特1915年发表的理论文章《论作为科学部门的农业地理学》,把农业地理学、系统农学(各种农业技术科学和农业经济学)及农业史并列为农业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为了正确理解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及其与制约这个过程的各种自然条件的关系,必须借助于农业气候、农业土壤、农业水文、农业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一系列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了正确理解人类对生物再生产过程进行有效干预和调节的种种方式方法,必须借助于植物栽培学、动物饲养学、森林学、耕作学、土壤改良学、水利科学等农业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
为了正确理解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必须借助于农业经济学、农场管理学、国民经济计划、国民经济史等经济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了有效地开展农业地理研究,还必须借助地图科学、统计科学、遥感技术等已有成果和手段。农业地理学经常从这些相关科学吸取营养,增强它的科学性。边缘性是农业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同时也是农业地理学的难点。
长期以来,农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通过实地调查访问,包括野外直接观察、向生产者或生产主管单位进行访问;搜集分析有关统计资料和文字资料;编制各种类型的农业地图;根据上述资料利用地理比较法、类型—区划法、综合分析法等,揭示农业生产地域分异,分析研究农业地域结构、类型和区域的特点、形成因素、变化发展过程和趋向。
把传统的地理科学方法同新技术方法结合起来,实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地图表现与文字分析相结合,单项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等方法。通过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地理学的发展。
扩展资料
世界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设施农业是近10年随着农业环境工程技术的突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集约化程度很高的农业生产类型。由于设施农业摆脱了传统农业生产条件下自然气候、季节的制约,不仅使单位面积产量及畜禽个体生产量大幅度增长,而且保证了农牧产品,尤其是蔬菜、瓜果和肉、蛋、奶的全年均衡供应。近年来,世界各国发展设施农业涉及以下几个领域。
1.农作物保护地栽培技术
(1)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技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迅速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得到普及,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应用地膜覆盖的农田面积和范围不断扩大,仅我国1988年的地膜覆盖面积就达2277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应用地膜覆盖栽培可使喜温作物向北推移2-4个纬度,即延长无霜期10-15天,提高旱地水分利用率30%-50%。在中、轻盐碱地上,配合营养钵育苗移栽,使棉花、玉米保苗率达80%-90%。此外,为配合地膜覆盖栽培研制出的各种型号的覆盖机具也相继问世。
(2)园艺作物温室栽培。园艺作物温室栽培主要包括塑料大棚温室栽培和现代玻璃房栽培两类。目前,世界上塑料大棚栽培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日本等国。这些国家的塑料大棚面积达5000-35000公顷。玻璃房温室是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发展的一种现代化温室,由于这种温室可以自动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灌溉、通风、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每平方米温室一季可产番茄30-50kg,黄瓜40kg,相当于露地栽培产量的10倍以上。目前,世界上玻璃房温室面积以荷兰为最,20世纪80年代末期玻璃房温室面积达1万公顷。当前,玻璃房温室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能源消耗大、成本高,因此近10年来一些国家大力研究节能措施。如室内采用保温帘、双层玻璃、多层覆盖和利用太阳能等技术措施,节省能源50%左右。另外,有些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开始把温室建在适于喜温作物生长的温暖地区,也减少了能源消耗。
(3)温室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是随着温室生产发展而研究采用的一种最新栽培方式。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将无土栽培技术用于温室生产。现在无土栽培大体上分为基质栽培和无基质栽培两大类。基质栽培,即作物根系固定在基质中,植株通过基质吸收营养液,主要栽培方式有袋培、岩棉培和营养液膜法。而无基质栽培一般称为“水培”,即根系直接和营养液接触。美国目前无土栽培的蔬菜温室面积约有2000多公顷,主要采用袋培方式。番茄每公顷产量为27-33万kg,黄瓜27-45万kg。荷兰全国无土栽培面积约3500公顷,主要栽培方式为岩棉栽培,番茄平均每公顷产量为37.5万kg,黄瓜40-45万kg。日本无土栽培面积为245公顷,目前正在扩大基质栽培面积和发展岩棉栽培。英国近年研究出一种新型水培系统,可以自动调节营养液浓度。
(4)植物工厂。植物工厂是继温室栽培之后发展的一种高度专业化、现代化的设施农业。它与温室生产的不同点在于,完全摆脱大田生产条件下自然条件和气候的制约,应用近代先进技术设备,完全由人工控制环境条件,全年均衡供应农产品。目前,高效益的植物工厂在某些发达国家发展迅速,实现了工厂化生产蔬菜、食用菌和名贵花木等。美国现在正在研究利用“植物工厂”种植小麦、水稻以及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快繁、脱毒。据报道,近年日本已有企业建立了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植物工厂,并安装有农用机器人,从播种、培育到收获实现电气化。由于这种植物工厂的作物生长环境不受外界气候等条件影响,蔬菜种苗移栽两周后,即可收获,全年收获产品20茬以上,蔬莱年产量是露地栽培数十倍,是温室栽培的十倍以上。目前,世界上只有28个植物工厂,由于设备投资大、耗电多(占生产成本一半以上),因此研究降低成本是今后的主要课题。
2.畜禽环境工程和设施技术
为了给现代化畜禽场提供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所需的环境条件,畜牧业发达国家在畜禽生产装置和设备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以提高产品率和劳动生产率。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工厂化养畜禽技术。工厂化养畜禽的实质是为畜禽创造最适宜的卫生环境小气候,以机械、电器代替手工劳动,达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目标。
(2)塑料暖棚饲养畜禽技术。在寒冷地区,冬季用塑料棚养畜禽,因成本低廉,近年来也获得广泛的应用。目前主要用于养鸡、猪、羊等。经济效益也比较高。
(3)草地围栏及供水系统。太阳能、电围栏以及放牧场防冻供水系统是现代化草地建设最基本的措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已普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