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物理 -> 高二下学期 -> 第二十三章 原子核

第五、六节 核反应 核能与裂变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5 10:03:02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中国核物理泰斗

  王淦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物理泰斗,中国唯一享有“金博士”荣誉的科学家.

  1930年,王淦昌考取了德国柏林大学研究生,从师于杰出的女物理学家迈特内.

  柏林大学威廉皇帝化学研究所放射物理研究室,在柏林郊外一个名叫达列姆的小镇上.大城市的喧嚣,现代生活的繁华与这个宁静的学府几乎毫不相干.

  王淦昌每天在那里闭门苦读,潜心于课堂和实验室.实验室的大门晚上10点就关闭了,他常常要翻出围墙回到自己的宿舍.1933年,他的博士论文顺利地通过了答辩.

  在他结束自己的留学生活之时,他又去了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学术访问,见到卢瑟福、查德威克、埃利斯等物理学家,学习了最新的物理学理论与实验技巧.1934年王淦昌回到了祖国.

  王淦昌深深地意识到:中国,不能没有原子弹.1961年4月1日是他永远难忘的日子,从此他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地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将他的后半生奉献给国防工业,成为研究中国核弹的开拓者.为中国的“两弹”,王淦昌心甘情愿隐名17年之久,在王淦昌和众多核科技工作者的奋力拼搏下,1969年9月23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

  1984年西柏林自由大学黑克尔曼校长授予王淦昌“金博士”的荣誉证书,他称王淦昌是研究基本粒子的卓越科学家,是西柏林自由大学的骄傲.




扩展资料

质子的发现

  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 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容器C里放有放射性物质A,从A射出的 粒子射到铝箔F上,适当选取铝箔的厚度,使容器C抽成真空后, 粒子恰好被F吸收而不能透过,在F后面放一荧光屏S,用显微镜册来观察荧光屏上是否出现闪光.通过阀门TC里通进氮气后,卢瑟福从荧光屏S上观察到了闪光,把氮气换成氧气或二氧化碳,又观察不到闪光,这表明闪光一定是 粒子击中氮核后产生的新粒子透过铝箔引起的.

  卢瑟福把这种粒子引进电场和磁场中,根据它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测出了它的质量和电量,确定它就是氢原子核,又叫做质子,通常用符号 表示.

  这个质子是 粒子直接从氮核中打出的,还是 粒子打进复核后形成的复核发生衰变  时放出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英国物理学家布拉凯特又在充氮的云室里做了这个实验.如果质子是 粒子直接从氮核中打出的,那么在云室里就会看到四条径迹:放射 粒子的径 迹、碰撞后散射的.粒子的径迹、质子的径迹及抛出质子后的核的反冲径迹.如果 粒子打进氮核后形成一个复核,这复核立即发生衰变放出一个质子,那么在云室里就能看到三条径迹:入射 粒子的径迹、质子的径迹及反冲核的径迹(见左上图).布拉凯特拍摄了两万多张云室照片,终于从四十多万条“粒子径迹的照片中,发现有八条产生了分叉(见下图).分叉的情况表明,这第二种设想是正确的.从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以知道产生的新核是氧17,核反应方程如下:

  在云室的照片中,分叉后细而长的是质子的径迹,短而粗的是反冲氧核的径迹.

  后来,人们用同样的方法使氟、钠、铝等核发生了类似的转变,并且都产生了质子.由于各种核里都能轰击出质子,可见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扩展资料

中子的发现

  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后,有人设想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组成的.但是除了氢原子外,所有元素的原子核的质量数并不等于原子核的电荷数.例如,氦核的质量数为4,电荷数是2,铀238的质量数是238,电荷数是92,那么原子核里除了质子外还有什么呢?

  1920年,卢瑟福预言:可能有一种质量与质子相近的不带电的中性粒子存在,他把它叫中子.

  1930年德国的物理学家博特报告:用由钋放出的 射线轰击铍(Be)时产生一种射线,这种射线的贯穿能力极强,它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当时唯一能够贯穿铅层的射线是 射线,所以认为这种射线可能是 射线.

  1932年法国的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1900—1958)和伊丽英·居里(1887~1956)夫妇发现,如果用来自铍的这种射线去轰击含有大量氢原子的石蜡,竟能从石蜡中打出质子(见上图).通过计算表明,如果这种射线是 射线的话,打出石蜡中的氢原子核的 光子的能量应达到55Mev,但用钋衰变出的 粒子轰击铍核只能产生能量为7Mev的 光子,远小于从石蜡中打出质子所需光于的能量,约里奥·居里夫妇想不出这是为什么.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1891~1974)看到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报告后,仔细地研究了这种射线.发现这种射线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可见它是中性粒子流.测出这种射线的速度不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因此排除了它是 射线的可能.他用这种射线轰击氢原子和氮原子,结果打出了一些氢核和氮核,他测量了被打出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并由此推算出这种射线粒子的质量,从而发现了中子.




扩展资料

现代战神——中子弹

  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当量小型氢弹.只杀伤敌方人员,对建筑物和设施破坏很小,也不会带来长期放射性污染,尽管从来未曾在实战中使用过,但军事家仍将之称为战场上的“战神”——一种具有核武器威力而又可用的战术武器.

  在美国华盛顿,甚至有专家认为,美国应重新考虑今后在亚洲的战略走向,防止中子弹技术扩散.中子弹被视为可以真正取胜的武器,1945年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其毁灭力令人战栗.自此以后,有良知的政治军事领袖和科学家认为原子弹是不可再用的武器,应该随受害者而宣告死亡.

  于是美国科学家在50年代冷战之初,开始努力研制另类核武器.最初由加州大学一间实验室开始,这种秘密研究失败再失败,直到1977年才由美国陆军的科学家研制并试验成功,中子弹就此横空出世.

  美国中子弹之父科恩受命研究中子弹时,主要考虑要以一弹阻止苏军坦克群入侵西欧,令对方所有作战人员死亡或受伤,通讯中断,坦克则完好无损,如此不仅令敌军惨败,也可使敌方反应放缓.

  美国军方曾以美制和苏制先进坦克试验中子弹,结果坦克内的动物全部死亡.一枚普通中子弹,在二三百米上空爆炸,瞬间可使200辆配备强大火力的坦克丧失战斗力,人员死亡.

  1977年美军试爆中子弹成功,卡特总统便以之为政治武器,希望逼前苏联裁军,保证不侵犯西欧.但到了1978年4月,卡特在国内外各种压力下,推迟了生产计划,改为只生产中子弹部件.

  卡特所承受的最大压力来自法国.法国坚持认为,中子弹必将加速东西方军备竞赛,使亚欧的处境更加危险.法国所提不无道理,美国未防有诈而停产,谁料想,1980年法国竟然试爆了中子弹,并扬言将用它来保卫欧洲!此弹令法国在政治军事上大显神通,美国却气得直跳.让美国人气愤的还不只这些,没过多久,传来“更坏”的消息,前苏联也有了中子弹!

  而中国在1964年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的同时,也放眼中子弹,那年,著名核子物理学家王淦昌,提出激光核聚变初步理论,从此中国科学家开始有系统地从事这方面研究.10年后,科学家采用激光技术,在实验室里观察到中子的产生过程.到80年代初,建造了用于激光聚变研究的装置,80年代末期成功试爆中子弹.

  王淦昌是世界上最先提出激光核聚变概念的科学家之一,国际科学界是根据他于1941年提出的理论,首次在实验室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美国中子弹之父科恩也拜读过他发表的有关原子和中子的论文.




扩展资料

原子弹

  如果铀235的体积超过了它的临界体积,只要中子进入铀块,立即会引起铀核的链式反应,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释放出大量的核能,发生猛烈的爆炸.原子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图中所示弹构造示意图,弹壳里装着分开放置的高浓度铀235,每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因此不会爆炸,铀块外面包着一层能够反射中子的物质(如铍),叫做中子反射层,以减少跑出铀块的中子,当铀块后面的普通炸药爆炸时,火药燃烧后气体把分开的铀块压到一起,由于空气中有游离的中子,铀核自发裂变也能产生一些中子,这样,超过临界体积的铀块立即发生链式反应产生猛烈爆炸.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