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数学 -> 高二上学期 ->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第二节 直线的方程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8 18:03:15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直线的方程

  是一次方程.它的左边 的一次式.为方便起见,常数 也看作是一次式.

  显然,如果 的一次式 时取相同的值,那么 必定是常数 (即 必定为零).这一个简单的事实有许多应用.

  例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一点到两边距离之和为定值.

  解  设底边 轴,腰 的法线式为

  及

  并且 的内部在这两条直线的正侧.点 在线段 上,它的坐标为( 0).因此, 到两腰的距离之和为

                  10.1

  是 的一次式.

  由于当 重合时,(10.1)的值均为腰上的高 ,所以(10.1)式是常数

  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有正负的.当 沿 轴移动到线段 外时, 中有一个由正变负,所以上面的论证表明:

  等腰三角形底边延长线上一点到两腰的距离的差为定值,即一腰上的高.

  例 中有两个内接矩形 ,都有一条边在 上,另两个顶点分别在 上(图4).如果两个矩形的周长都是20

  1)求证任意一个一边在 上,另两个顶点分别在 上的矩形 的周长是20

  2)求 的面积.

  解  轴, 点坐标为( 0),由于 的距离只差一个常数因子 ,所以 的一次式.这个一次式的 重合时,它的值都是10,因此这一次式是常数10.即矩形 的周长是20

  当 重合时,矩形退化为 上的高的两倍,所以这高为10.当 重合时,矩形退化为 的两倍,所以 10.从而 的面积为50

              

  例 的底边 上,有一条长为定值 的线段 在滑动.自 的平行线分别交 ,作 的平行线分别交 .证明梯形 与梯形 的面积之和为定值(图5).

  证  的中点.作 ,交于 .作 .则 分别为梯形 的中线,而这两个梯形的高分别为 .所以它们的面积之和

                                   

  与前两个例题的推理相同,我们有

  这里 边上高.于是

  例(第二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试题).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 的各边都 等分,过各分点作平行于其它两边的直线,将这个三角形等分成小三角形.各小三角形的顶点称为结点.在每个结点放置了一个实数.已知

  (1 三点上放置的数分别是

  (2)在每个由有公共边的两个小三角形组成的菱形之中,两组相对顶点上放置的数的和相等.

试求:

  (1)放置最大数的点与放置最小数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2)所有结点上的数的总和

  解  条件(2)可叙述成:在所述菱形中,两相邻顶点上放置的数的差与另两个相邻顶点上放置的数的差相等.

  由此可知,下图中同一条线上的三个连续的结点上放置的数成等差数列(因为有两个结点既与这三个连续结点的前两个构成菱形,也与后两个构成菱形).

  由于等差数列的每一项都是首项与另一项的一次式,所以各结点上放置的数都有是 的一次式.

  如果 ,那么所放置的数均相等, .如果 不等,设 最大, 最小.由于等差数列中,最大(最小)的项是首项或最末一项,所以在所放置的数中也是 最大, 最小.

  现在考虑总和 .它也是 的一次式.而且,当 中任意两个字母互换时,相当于改变三角形的位置,所以总和 保持不变,即 的对称式(对称函数).因此 的系数相等,即

  其中 为待定系数.

  令 ,这时所有结点上的数为0 .从而

  令 ,这时所有结点上的数为1 等于结点的个数

  从而

  因此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