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语文 -> 初一下学期 -> 第一单元

1 短文两篇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7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主旨概述

  《敬畏生命》一文通过写作者看到树本飘送种子的现象,受到震撼、折服,赞扬了那种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同时也告诉人们面对生活要勇于奋斗,重要的是奋斗的历程,而非最后的结果。

  《热爱生命》一文通过写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告诉我们应当热爱生活,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两篇短文一重抒情,一重说理,然而主旨是相通的,都是谈的有关生命的问题,语言内涵丰富。

  尽量使内容具体化 

  以前所学的课文内容比较实际,这两篇课文谈的都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之具体化,不要泛泛空谈。

  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切入课文 

  一是反复朗读,通过朗读,熟悉课文,熟悉语句,并在朗读中体味文'章中蕴含着的作者感情和说理力量。

  二是从文章标题入手,理解从“敬畏生命”到“热爱生命”的含义。“敬畏”的本义是又敬重又害怕,本文“敬畏”所表达的是一种敬重、折服、赞叹的感情,“敬畏生命”是为生命的力量和精神所折服,并发出由衷的感慨和赞美。“热爱”的意思是热烈地爱,因为作者深刻地认识到生的本质,所以他才会热烈地爱着生命,全身心地投入生命,创造生命。

  三是抓住重要语句,结合上下文的意思,通过思考、讨论,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或者在老师的点拨下,用自己的话说出句子的含义。

  四是将两文进行比较阅读,总括两文的异同。首先看思想内容,比较两篇文章中心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敬畏生命”敬畏的是什么?“热爱生命”热爱的是什么?“敬畏”与“热爱”的相同与区别在哪里?其次看文章形式,比较两文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敬畏生命》重在抒情,是怎样抒情的?《热爱生命》重在说理,是怎样说理的?

  可以围绕争论进行教学 

  这两篇课文有些内容可能引起争论,如生命“不计成本的投资”“生的本质在于死”“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可以围绕这些争论进行教学,不必面面俱到。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生命意识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

返回页首  


教学建议

  一、《陋室铭》题解

  题目“陋室铭”。铭,起初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于规戒或赞颂的韵文,后来就成了一种文体。陋室,即简陋的房屋。刘禹锡的陋室在现在安徽省和县(古称和州)。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以表达屋主人(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二、《陋室铭》精巧的构思

  本文采用反向立意的写法,只字不写“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极力表现“陋室”的“不陋”。把本来没有必然的关系的“陋室”和居室主人的“德馨”联系在一起,既由室及人,又因人及室,既紧紧扣住“陋室”,又跳出对“陋室”本身的描写,把笔墨直接引向居室主人,通过对居室的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的情景描述来表现“惟吾德馨”,以“惟吾德馨”说明“陋室”不陋,从“斯是陋室”归结到“何陋之有”,最终对“陋室”的“陋”字做了彻底否定。这种新奇别致的写法,使文章的立意不落窠臼,是本文构思的特别精妙之处。 

  三、《陋室铭》的语言特点

  本文句式整齐,对仗工巧,节奏分明,音韵谐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表现了一种整齐美与错综美相结合的和谐美。除末句外,全篇都是骈句,都在偶句押韵,其韵脚为:名、灵、馨、青、丁、经、形、亭。同是骈句,有对偶句,有排比句,又有四言、五言、六言之分。结尾的三言、四言句,是全篇仅有的散句,不押韵,并且是反问句,与全篇的句式、节奏、韵律、语气全然相违,给人一语千钧的突兀语感,这种“错综”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本文的主旨。

  四、《爱莲说》题解

  “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莲”,本义是莲子、莲蓬;后来多半与荷混用。这里是指莲花,即荷花,同时也包括它的根与茎。“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来论说道理。《爱莲说》是属于后一种。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歌咏,说明爱莲的道理,借以表现自己的人格和操守。

  五、《爱莲说》托物言志的写法

  这篇短文托物言志,立意高远。它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文中分别赋予菊、牡丹和莲以特定的象征意义,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做了精辟的概括,突出地表明作者“出淤泥而不染”这一为人立本的道德信念。“陶渊明独爱菊”,因为“菊,花之隐逸者也”,可见陶渊明隐逸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因为“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可见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而“予独爱莲”,因为“莲,花之君子者也”,可见作者既不愿意隐逸,也不贪慕富贵,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君子的操守。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也是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 

  六、《爱莲说》的语言特点

  文章寓意深刻而耐人寻味,感情深切而打动人心。其中对莲的形象的描写尤为凝练而传神。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都是骈句。散句与骈句交错运用,因此读起来铿锵悦耳,错落有致。

  七、关于课文教读的教学建议

  疏通文意要着重把难词难句和关键的词、语、句讲清楚。

  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两篇短文托物言志的特点。《陋室铭》与《爱莲说》都托物言志.即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前者借陋室颂扬“吾”之“德馨”,后者借莲花歌颂“君子”的高洁品格。这样写的好处,是能把要抒发的感情或要说明的道理变得形象、具体,富于情味而不直白枯燥,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不必多作发挥。文中涉及的一些历史故事,如“南阳诸葛庐”、陶渊明爱菊等,根据学生的愿望可以讲一点,但不要扯得太远。应尽量避免分散教学精力。

  可以从能提挈全文的词、语、句入手,理清“文脉”,把思想内容的分析和结构、写法的分析结合起来,抓住“文脉”,自然就理解了文章的主旨。课文分析应本着“点到为止”的原则,切忌烦琐。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