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语文 -> 初二上学期 -> 第一单元

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7阅读:nyq
字号:|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本文(消息)的结构要素。
难点:理解文章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⑴音像资料导入:播放描写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纪录片或故事片(播放《风雨下钟山》或《开国大典》)片断。插播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歌曲烘托气氛。

(二)学习课文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全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思考下列问题。
学生活动:
⑴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边阅读,边筛选信息。

⑵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出示应掌握的字、词的幻灯片。
幻灯片一:
一、 利用工具书,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湖 退 气 锐不可 区 荻 
二、词语积累
不含 锐不可当 业已 控制 溃退 封锁 要塞

⑶再齐读课文,考虑问题:
①这篇新闻只有一个自然段,但它包括了导语和主体两部分。哪些内容是导语,哪些内容是主体部分?导语和主体部分有什么特点?
②导语部分都写了哪些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①这篇新闻的开头两句是导语部分,从第3句开始到文章结束是主体部分。导语的特点一是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二句话或第一段;二是简明扼要地提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的特点是: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②导语概括了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事实。电头清楚地点明了时间,地点: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一千余里的战线;人物:人民解放军;人数:百万大军;行动:冲破敌阵;结果:横渡长江。新闻写作必须注意的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背景中提到了)经过、结果,都做了准确的交待,使读者对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很自然地领起了下文,一般来讲,消息中的导语部分都这样概括叙述。

⑷思考、讨论:
主体部分分为几个层次?每层的内容是什么?其中哪-层写得详细?哪一层是重点,为什么?
主体部分分为三层。
一层("20日夜起"~"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的战斗情况:时间:20日夜起的24小时;人物:中路大军;进程: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等地区;战果:24小时渡过30万人。
二层("21日下午5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战斗情况并评论敌败我胜的原因。时间:21日下午5时起;人物:西路军;地点:九江、安庆段;战果:30万大军已渡过三分之二,占领了贵池等地;展望:余部23日可渡完,阵地正在向南扩展中。
三层("汤恩泊认为"~结尾),写东路军的战斗情况。时间:与西路军同时;人物:东路军;战果: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大部渡过南岸;展望:23日可以渡完。作者对西路军的报道比中路军详细,又比东路军简略。这样安排材料,作者的用意是:因为从当日2时报道中路军起至22时发稿时止,尚未对西路军进行过报道,所以对西路军的报导要比中路军详细一些,以使人们清楚战况。但从这篇消息本身来讲,此处不是报道的重点,因"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敌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作者重点要写东路军。文章叙述的详略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情况而定的。

⑸学生速读课文,在课文中勾画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
明确: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有:"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表现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有"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甚为微弱"等。

⑹齐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感情色彩。

⑺学生归纳有关消息的知识。

(三)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请根据班级内近期发生的大事,写一则新闻(消息)。要符合消息的特点。

(五)板书设计: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