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三语文 -> 初三上学期 -> 第五单元

24 峡江寺飞泉景记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8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作者袁枚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放矢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是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诗文有《小仓山房集》的卷。诗论:《随园诗话》16卷,《补遗》10卷,《子不语》24卷及续篇10卷。尺牍、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他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他也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说,认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主张骈文和散文并重,认为骈文与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与奇一样不可偏废,二者同源而异流,它们的关系是双峰并峙,两水分流。诗歌清新隽永,流转自如。写景诗飘逸玲珑。

  袁枚的文学思想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另外,他强调骈文作为美文学的存在价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的诗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会内容,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甚至浮滑。

鉴赏文章:以人之逸,待水之劳

  旅游是当今的时尚,有过外出旅游经历的人想来应该是不少的。但时常听人们抱怨:跟上一个团体去旅游吧,走马灯似的,虽然哪儿都去了,但哪儿都没看好,还特累的!自个儿去吧,花钱多不说,有时还真摸不着门道,转的地儿也少。听过这番议论,再看看袁枚的《峡江寺飞泉亭记》,你是否该明白将来应上哪儿去游了呢?你是否明白游的时候该看什么、听什么、玩什么、想什么了呢?

  作者从人之常情出发,告诉我们游玩的最低标准是:目悦、体适。作者为了证明这一点,找来了例证加以比较。“天台之瀑,离寺百步”,寺庙离瀑布太远,一是费体力,二是只能“遥看”。目不能悦,体不能适。“雁宕瀑旁无寺”,观瀑时无所依傍,不能久留。匡庐、罗浮、石门的瀑布奇是奇特,但是游人只能在日中观瀑,忍受暴晒之苦;只能蹲坐在悬崖上观瀑,没有安全感。自然,在这些地方观看瀑布,不能从从容容。相反,峡江寺的瀑布,要爬上山去,高不过里许,不费过多的体力。石级迂曲而上,并非一览无余,有曲径通幽之美。古松张覆,遮住了骄阳,人无暴晒之忧。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里有三棵奇树鼎足而立,根分枝合,与一般的树不一样,堪称奇观。这样的景点才值得久留。

  作者又从修身养性的角度出发,告诉人们游玩的最高境界:以逸待劳。“逸”就是要有闲情逸致,还要有闲散情致的环境。在瀑布旁置有小亭,人们可以随意坐卧,可以茗茶喝酒,可以吟诗作画,瀑布侧耳可闻,伸手可触,能被把玩于股掌之间。所以作者情不由衷地发出赞叹:“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所谓“劳”这里指美好景物作为人们观赏对象、作为人们活动背景的长期存在。当然作者所追求的“闲情”并非低俗,在描写了水声、棋声、松声、鸟声之后,最终落脚到写吟咏之声,以致“天籁人籁,合同而化”,这才是作者游历的初衷,这也是飞泉亭带来的观瀑之娱,所以作者又一次生发感慨:亭之功大矣。

  本文语言质朴无华,通俗易懂,兼用对比、拟人、比喻等多种写作手法,既富于理趣,又富有情趣。

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袁枚)

  奇山不入中原界,走入穷边才逞怪。桂林天小青山大,山山都立青天外。我来六月游栖霞,天风拂面吹霜花。一轮白日忽不见,高空都被芙蓉遮⑴。山腰有洞五里许⑵,秉火直入冲乌鸦。怪石成形千百种,见人欲动争谽谺⑶。万古不知风雨色,一群仙鼠依为家⑷。出穴登高望众山,茫茫云海坠眼前。疑是盘古死后不肯化,头目手足骨节相钩连⑸。又疑女娲氏,一日七十有二变,青红隐现随云烟⑹。蚩尤喷妖雾,尸罗袒右肩⑺,猛士植竿发⑻,鬼母戏青莲⑼。我知混沌以前乾坤毁,水沙激荡风轮颠⑽。山川人物熔在一炉内,精灵腾踔有万千⑾,彼此游戏相爱怜。忽然刚风一吹化为石⑿,清气既散浊气坚⒀。至今欲活不得,欲去不能,只得奇形诡状蹲人间。不然造化纵有千手眼,亦难一一施雕镌⒁。而况唐突真宰岂无罪⒂,何以耿耿群飞欲刺天?金台公子酌我酒⒃,听我狂言呼否否。更指奇峰印证之,出入白云乱招手。几阵南风吹落日,骑马同归醉兀兀。我本天涯万里人,愁心忽挂西斜月。

  [注释]

  ⑴芙蓉,莲花。这里指奇秀的山峰。
  ⑵山腰有洞,指七星岩中的栖霞洞。
  ⑶谽谺(hān  xiā),这里指怪石狰狞,如张巨口。
  ⑷仙鼠,蝙蝠。
  ⑸“疑是”二句,意思是怀疑群山是盘古头目手足骨节所化,这是作者看到桂林诸山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⑹“又疑”三句,又怀疑群山是女娲所化,随着云烟变幻,时隐时现,时青时红。
  ⑺蚩尤,传说中的上古部落首领。尸罗,传说中的国名。
  ⑻植竿发,即植发如竿。
  ⑼鬼母,传说中的鬼姑神,虎头龙足,蟒目蛟眉。
  ⑽“水沙”句,这里指地的最深处都被翻转出来。
  ⑾腾踔,跳跃,凌空。
  ⑿刚风,刚劲之风。
  ⒀“清气”句,我国古代认为轻清之气上浮为天,重浊之气下沉为地。
  ⒁雕镌,雕刻。
  ⒂真宰,这里指天。
  ⒃金台公子,贵公子,这里指金沛恩。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