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三语文 -> 初三下学期 -> 第五单元

23 出师表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9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一、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公元181年一公元234年),字孔明,琅琊旧都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的著作,晋朝陈寿曾整理编辑为《诸葛氏集》,共计四篇,可是早已亡佚,现今流行的《诸葛亮集》,是后人从史传中收集整理的。

  东汉末年,豪强割据,军阀混战。诸葛亮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号称“卧龙”。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得到刘备三顾草庐的知遇,其后,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任丞相。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病死,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候,领益州牧。政无大小,均由他决定。诸葛亮当政期间,一方面,励精图治,在蜀中发展生产,改善了与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巩固政权;一方面,东联孙吴,北伐曹魏,积极争取统一,复兴汉室。他执政治军,宽严结合。他在巩固蜀汉内部,积蓄力量以后,便全力出师北伐,先后六次进军,最后死于北伐军中。《三国志·蜀书》有他的传。

  二、写作背景

  诸葛亮的战略目标始终是联吴抗曹。他原来规划了两条进军路线:一条是“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另一条是“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个“钳形攻势”的构想本来是可行的。后来吴国在猇亭战役中夺走了荆州,益州郡的豪强和南方夷族统治者又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牢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

  在这样的形势下,诸葛亮用了五年(223—227)时间为伐魏做准备。主要措施有:(一)跟吴国通好—诸葛亮开始执政那一年(223)派邓芝去吴国,劝孙权跟魏绝交,在外交上取得一个重大的胜利。(二)加强内政建设—主要是制定“汉科”,作为一国的法度,并认真执行,做到“科教严明,赏罚必信”,使社会风气大大好转。(三)平定南方叛乱—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直到滇池。平定叛乱后分益州、永昌两郡为建宁、云南、兴古、永昌四郡,任用本地夷人和汉人做官吏,使夷汉关系得到改善。

  诸葛亮这次伐魏的计划,首先是攻取魏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凉州,以便从西、南两面威胁关中地区。为此,他做了这样的部署:使赵云率偏军进驻箕谷(今陕西汉中市北褒城),自己率主力屯沔阳(今陕西勉县),由此进攻祁山(今甘肃西和县北)。战役初期曾经取得很大的成功,南安(今甘肃定西至武山一带)、天水(今甘肃天水市一带)、安定(今甘肃镇原、宁县一带)三郡反魏附蜀。但后来失败了,原因是错用马谡去守卫街亭(今甘肃秦安县境)这个战略要地。马谡违背节度,指挥错乱,街亭丢失,导致了战争全局的失败。

  三、刘禅及蜀名臣简介

  刘禅:章武(刘备年号)三年(223年)五月,袭位于成都,时年17。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卒,以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十三年,进蒋琬位为大将军。延熙二年(239年),迸蒋琬位为大司马;六年(243年)以尚书令费祎为大将军;九年(246年),大司马蒋琬卒;十六年(253年)费祎为魏刺客所杀;十九年(256年)进姜维位为大将军。景耀元年(258年)宦人黄皓始专政。炎兴元年(263年),降晋,东迁洛阳,封安乐县公。晋武帝泰始七年(271年),薨于洛阳。《三国志·后主传》对他的评价是:“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

  蒋琬:曾为广都长,诸葛亮认为他是“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后累迁至参军。北伐时,常足食足兵供应前线,诸葛亮曾密表后主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蜀人称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为“四相”。

  郭攸之:南阳人,为人和顺,以器识才学知名于时,224年任黄门侍郎,后迁侍中。

  费祎:蜀句臣费诗之子,曾为太子舍人、黄门侍郎 。

  董允:曾为太子马,后迁黄门侍郎 。诸葛亮北伐后任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后。曾止后主纳妃,辞封土。多次斥责黄皓,终允之世,皓位不过黄门丞。

  向宠:猇亮战役中,他率领的部队未受损失,受刘备称赞。

  四、文体知识:表

  表,是文体名称。我国古代臣民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汉代则分成“章”“奏”“表”“议”四类,主要是内容上的分工不同,即刘勰说的“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做“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诸葛亮这篇文章原来不叫“表”而叫“疏”,《三国志·诸葛亮传》有“五年(指建兴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的话可证。后来,梁萧统《文选》选录本文,始定名为《出师表》,此后一直沿用此名。

  五、《出师表》参考译文

  先帝创建统一全国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国,我们蜀国贫困衰弱,这真正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啊。可是,侍卫大臣们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们在边境上奋不顾身,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特殊恩典,想要在陛下身上来报答。(陛下)实在应该广泛的听取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而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宫廷和相府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提升、惩罚、表扬、批评,(标准)不应当有差别。如果有做坏事、触犯律令以及尽忠办好事的人,应当交给各主管部门决定对他们的惩罚和奖赏,来显示陛下公平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造成宫廷和相府有不同的法制。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善良诚实,志向和心思都忠贞纯正,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我以为宫中的事情,不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然后实行,就一定能够补救缺点,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将军向宠,性情善良,做事公正,对军事精通熟练,从前试用他的时候,先帝曾称赞他有才干,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可以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部队团结一心,把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安排得当。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正直、有才干而且能以死报国的臣子,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就为期不远了。

  我本来是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田,只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谋求在诸侯那里扬名做官。先帝不嫌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分,三次到茅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十分感激,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严重挫折,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21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唯恐先帝的托付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寸草不生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让我能用尽自己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恢复汉家的基业,回到旧日的都城。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权衡事情的得失利弊,毫无保留的向您提出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责成我实现讨伐曹魏、复兴汉朝的大业,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来禀告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美德的建议,就应当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指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亲自多加考虑,(向他们)询问治国的正确道理,认识、采纳正确的意见,深切的追念先帝的遗命。(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面对着这篇表章,我涕泪交流,不知说了些什么。

  六、后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