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语文 -> 高一上学期 -> 第一单元

4 杜鹃枝上杜鹃啼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9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本文思路

  周先生长期在中国文化中浸淫,而我国传统文化已经把杜鹃定位为一种悲鸟,这种传统意象不能不影响周先生的认识,加上周先生四十五年前曾潜心于鸳鸯中蝴蝶派的作品创作,写哀情小说,名字也取成了瘦鹃。

  第1段的中心是个"缘"字,着笔于"瘦鹃"笔名的来历及含义。这是对杜鹃的最初理解。段末说波兰民歌的《小杜鹃》是"一片欢愉之声",用"料想"二字带出,显然不是周先生那时对杜鹃的理解,而是为后文点出杜鹃未必悲哀而作的铺垫。

  第2段的中心是个"情"字。引白居易和马孟容诗,抒写自己对杜鹃的喜爱之情。白诗中的"花落"一词带出一种悲凉的味道,有悲鹃的味道。至于马诗的感情倾向则稍有不同,"枝上"之鹃虽然给人一种叶茂花盛生机勃发的欢悦之感,但前一句"诉尽春愁春不管"又不免给人一种失落之感。但是我们再品昧诗中的两个动词"诉"与"啼"便又有新的发现。如果说,前一个"诉"字是杜鹃对惜春的呼唤,有热情诚恳之意;但是春天对它的鸣叫并不感兴趣,"春不管"又隐含着杜鹃的悲切之情,那么后一个"啼"字则明显是在失望之余的自得其乐,代表的是一种喜悦的味道。周先生爱杜鹃"花鸟同名",但时过境迁,早年那份与杜鹃同哀的意味淡了。在本段中周先生体味到杜鹃并非只有悲哀,还是满有情趣的。对杜鹃的品味,离中国文人为杜鹃的定位远了些。

  第3段从杜鹃的别名说起,引李时珍的话介绍杜鹃鸟的习性。"兴农事,食虫蠹,分明是一头益鸟","垂涕而道","出于至诚",作者分明在写杜鹃给田家带来的好处。此时周先生聆听着杜鹃的啼声,与杜鹃一起关注着农事。这种情调,是过去未曾感受过的。这更是杜鹃作为一种悲鸟的意象所无法承载的。周先生对杜鹃有"缘"于哀情,淡于"悲"情,乐于"至诚",三种境界,正是作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杜鹃的感受不断拓宽的过程。可以用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来理解。

  课文第4段周先生纵贯古今中外谈杜鹃。先说杜鹃啼声哀切的根源,引述"望帝啼鹃"的典故。详细讲述古代蜀王化鹃悲啼的原因,一是思念故国欲归,二是愧对鳖灵功高难归。欲归不能,欲去不忍,"不如归去"之声,隐含的是别离之苦。又引范仲淹诗,仍说思乡之情;又引康与之词,仍说别离之念。杜鹃鸟的文化定位再明显不过,其声之哀,其情之切,古今一脉相承,凡是在此种文化中成长的人都是认同的。段末几句话,由古及今,蜀鹃入吴地,""四川的杜鹃到了苏州,也变此腔","居起、居起","懒得说普通话了"。此时此地的杜鹃在说什么呢?留给读者遐想吧。

  文章末段,回应第一段《小杜鹃》欢愉之声。从中得知西方文化中似乎并不觉得杜鹃悲苦,反而还有欢愉的感觉,两种文化现象的对照,得?quot;多半是心理作用"的看法。杜鹃就是一种鸟,它本身无所谓悲喜,悲喜都是人赋予它的。也许说明周先生此时并不哀切,或许心中还是一片欢愉呢?这是对杜鹃意象的全新理解。回顾起来,由缘到情,由情到诚;由"归去"到"居起",由哀切到未必哀切。或许正是周先生在玩味花鸟中得到了人生顿悟。

  本文的写作特点

  本文无所谓中心,有关杜鹃的中外文化知识构建了文章丰富的内涵,显示了作者深厚文化积淀及用直白的文字表达丰富内涵的文风。

  意象的讲解

  本文是篇自读课文,但本文涵盖的知识丰富,而且涉及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概念----意象。杜鹃作为意象出现,初中时学生从未接触过意象这一概念,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也未对意象这一文学概念作太多的要求,作为一种文化涵养高中学生应该具备。所以用学生学过的内容引入,以形象化的类比来引出这一问题,既可以省去术语的繁难讲解,又可以让学生容易理解,因而在讲意象时可以用和杜鹃意象相关的秋作类比;可以用梅、兰、竹、菊,可以用折柳……可以这样引入:秋天是明媚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但是在中国,历来就有文士悲秋的说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士就是指那些失意落魄的文人,这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理解。所以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总是与落叶、孤雁、古道、西风、瘦马、哀蝉、秋虫这样一些悲愁的意象连用,久而久之,秋也就不自觉地成了悲愁的代名词。

  还可以在讲本课之前,让学生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有关杜鹃的诗词,有能力的学生最好背诵查找到的诗词,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读完诗词后对杜鹃的认识,由此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探究。

  作者感情的讲解

  作者在本文中表达的感情复杂而深厚,加之小品文的特点--主题不先行,因而作者的写作意图显得不好确定,学生难以把握;教师找好解析切入点,给学生设题,让学生了解教师分析此类文章的分析方法。在布置课下作业时,再找相关文章让学生按教师分析方法试做分析。

  就本文而言可以从文章题目人手。文章题目中的诗是作者昔年亡友马孟容仿照白居易"杜鹃花落杜鹃啼"所写,其名气和诗中蕴涵的意味远在白诗之下,而作者却要舍白诗而取马诗,并不是因为朋友至诚。所以这一点恰恰可以作为切入点来理清作者的感情。具体分析见教材分析。作者选择蕴涵乐鹃之说的诗句作题也有他赞成乐鹃之说的情感。由此让学生思考文章中还有没有能够明确表明作者乐鹃感情的句子呢?文章最后一句话"我认为杜鹃声并不悲哀,为什么古人听了要心酸,要断肠,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肥!"我们可抓住两个词语来分析,其一是"不悲哀",但不悲哀并不意味着喜悦。其二是"心理作用",作者既然承认了心理作用--人的主观性的存在,那么作者要表达的实际意味就是作者承认了杜鹃啼声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并无哀乐之分。由此可见,作者对杜鹃所持的态度实际上是一种无哀无乐的理性态度。

  让学生思考作者到底为什么要用代表乐鹃之说的诗句作题呢?这实际牵涉到作者的认识问题。分析见教材分析思路讲解。教师在和学生共同探讨的过程中,不用把以上认识全传授给学生,只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中杜鹃悲愁的意象,此类文章可以这样入手分析即可。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