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语文 -> 高一上学期 -> 第四单元

16 触龙说赵太后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9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时代背景

这个故事大约发生在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王位,因为年纪轻,故由太后执政。赵太后即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当时的赵国,虽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辅佐,但国势已大不如前。而秦国看到赵国正在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孝成王又年少无知,认为有机可乘,于是派遣兵将“急攻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请求与赵国关系密切的齐国增援。齐王虽然答应出兵,但提出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
文中的赵太后曾是一位青史留美名的人物,在《战国策 齐策》里,有一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候君王,致使齐使不悦,说她是“先贱而后尊贵”。赵威后据理以对,道出“苟无岁,何有民?尚无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但在这篇文章中,她溺爱少子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简直到了蛮横不讲理的地步,全不像一个开明君主的样子,这才引出了触龙说赵太后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国君和居高位的执政者应该让自己的子女去为国家建功立业,以取得人民的拥戴,决不能使子女安享由父母的权势而得到的尊位、高薪和宝器。安富尊荣,坐享其成,不仅业无继者,就连已有的财富也将荡然无存。




扩展资料

浅论说谏

郗晓波

  西方有演讲的传统,所以演讲家多。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中国有说谏的传统,所以说客、谏臣多。苏秦、张仪是最有名的说客,甚至孔子、孟子也是一辈子游说于各国君之间;比干、魏征大概算最有名的谏臣了。所以,先秦散文中优美的篇章,常为说客、谏臣的说谏之辞。高一第四单元的四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都以说辞有特点而负盛名。说谏不同于演讲,演讲的听众是群众,它具有公开性;而说谏是在两人之间进行,听众基本是一个国君,它不具有公开性。但说谏并非随便可以向国君提意见、上建议。要知道,意见和建议在理论上可以区分开,但在国君耳朵听来,基本上是一回事,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所以,说谏的前提条件是:国家危在旦夕,君王不得不问。秦晋围郑,攻势逼人,郑伯才不得不问烛之武;越军败退会稽山上,勾践才不得不问文种。从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推辞和文种“今君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的婉讽中,可以听出他们其实是很有情绪的,那多半是国家安宁时他们或别人也曾提过意见之类的,但未被采纳,甚至也许因此而受了训、挨了批。 可见,没有几个国君愿意居安而思危,甚至危险就在眼前,说谏也未必奏效。赵太后就是典型。面对“秦急攻之”的危急和邻国“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的苛刻条件,大臣劝谏的结果是要受“唾面”之辱。比较好的大概要算齐威王了,但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的推断来看,齐国的政治也比较腐败。“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热闹场面正说明腐败的积弊“甚”矣,大概也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了。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说谏的。说谏者必须具有两种重要的气质:能言善辩和必要时不计安危的孤注一掷。这可以说是商人的本领与赌徒的心理的结合。心要特细而胆要特大,话要特厉而机要特巧,既要有商人的头脑,讲利害,讲实际;又要有赌徒的心理,敢冒险,敢玩命。后者甚至更重要一些。郑伯手下能言善辩、年轻力壮的大臣肯定不少,但没人敢去见秦王,偏推荐风烛残年的烛之武去,大概正是因为有生命危险所以不敢去,像旧战国时唐雎与秦王定盟,蔺相如与秦王渑池会见,都是采用置生死于度外的拼命方式,而不是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对方。而比干的死谏,海瑞自备棺材去进谏,也都是抱着“不成功,则成仁”的决心的。
  说谏是一门艺术,要想说谏成功,说谏者起码要具备以下几点:首先是审势。说谏者要深知天下大势,唯纵横天下大势,才具有说谏的资格。苏秦、张仪自不必说。单看烛之武在游说秦王的时候,就深知天下大势,了解秦晋的矛盾。其次是需要察需。因为说谏的对象是最高当权者,所以要在审势的基础上了解对方的实际需要,了解他的切身利益,而这种需要不但是合于对方的利益,而且还是尚未被对方所认识的,而要由说谏者通过观察、分析以说服对方,这是说谏者展示才智的最主要的地方。惟其如此,才能对症下药,说谏成功。烛之武摸准了秦王想扩大实力、成为霸主的心理,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力陈灭郑对秦的种种弊端,存郑对秦的种种益处,从利益上打动了秦王。又不失时机地列举晋君背信弃义过河拆桥的事实,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又从利害上打动了秦王。使秦军撤围,不但撤围,还留下军队协助郑国防守。真是印证了那句老话:“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看来,说谏者言之以理,未必如言之以利。这理未必是真理,而利却一定是真利。对贪婪之君,真理不如真利能打动其心。当然,审势、察需还要了解对方与自己的关系,以掌握说谏的分寸,交浅言深也要失败。
其三,说谏还需要善导。就是要善于建立感情,建立信任,了解对方的心理。目的在于诱导对方产生听取自己意见的愿望,使自己能把话说完。这需要在言辞中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与体谅,不当面使对方难堪;若挫伤其自尊心,恼羞成怒,感情上就筑起了一道墙,你再说什么也听不进去了。触龙像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他懂得太后的需求,所以先从饮食行走上关切太后的身体,体谅太后的难处,对太后的处境充满同情;而且,他摸透了太后的心理,懂得妇女溺爱幼子的情感,更懂得如何才能击破这种偏见。托子中隐隐画出长安君的影子,然后举太后对女儿考虑长远一事,对比今日“为长安君计短也”,并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入手,分析赵国及诸侯国侯位绝嗣的原因,既言之以利,更动之以情,终于使太后心悦诚服,化剑拔弩张的局面为一片平静。
  由于国君握有绝对的权力,这也就意味着他有更高的优越感,有更强的支配欲,老子天下第一,岂容他人指手画脚。尤其春秋战国暴君居多,直言劝说,话不投机,很可能触怒他们发脾气而打人而杀人。所以,说谏就特别讲究说话的技巧。孟子就说过:“予其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故而说谏还要巧比。邹忌劝说齐威王时以自己的亲身事情来作类比,联系到齐国治国安邦的大事,说理含蓄委婉但又真心诚意地指出齐国政治上有阿谀奉承之风,使齐王听了之后,能心情愉快地接受意见并立即改正。即使像勾践这样处于困境中的国君,文种劝说时,也是以商人未雨而绸缪的事情作类比,含蓄地责备勾践平日没有培养谋臣武士以备用。
  我们从古代科举考试到今日的高考,都是“以文取士”的路子,重书面表达而轻口头表达;现在对语文读说听写这四项能力的考查中,重头戏是读写,初中稍加了一点听力的内容,唯有“说”还悬在空中。而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新编教材增加了“口语表达”的学习内容,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需要出发的。所以,赏析这些说辞,不但让人赞赏的是烛之武、触龙、文种等人国家有难、挺身而出的勇气,而且可以体会种种说话的技巧,以借鉴于今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




扩展资料

亦文亦史《战国策》

安徽 蒋新

  通常人们把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大类。历史散文有《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其中《战国策》被认为是文学成就相当高的。但《战国策》的性质从它问世起,似乎就有分歧。那么多的别名就是证明。既叫《国策》。又叫《短长》;既《国事》,又叫《事语》。字面不同,所指当然也就有差异。即使按照刘向的理解,此书是“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将它定名为《战国策》,也未必就一定是史书,何尝不可以理解为子书?它不像《左传》那样比较纯粹地记载历史,也不像《国语》那样以记言来记史,只是它附带记录了一些历史事实,《汉书·艺文志》便最先将它与《史记》并列,归入《春秋》类,也就是史书一类。后人大多沿袭这一分类。南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卷十一有感于《战国策》纪事“不皆实录,难尽信”,认为它“出于学纵横者所著”,所以将它归入子部纵横家之列,并且得到了马端临《文献通考》的认同。可见,《战国策》是史书还是子书,古来就有争议。  
  从内容上来看,《战国策》已经表现出远离《左传》《国语》等史书而靠近《庄子》《孟子》等子书的倾向。作为史书,最重要的是真实可靠地记载历史事件,在此前提下才可以谈其他技巧。而《战国策》的重点既不在于历史事件,真实性又大可怀疑。它的重点在于记载那些纵横家的活动,也就是战国游士之策谋,其性质应该与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相似,它的可信度较低,史学价值有限。有人指出,在《魏策》唐且与秦王有关天子之怒与布衣之怒的著名较量中,唐且“挺剑而起”的举动,就不符合史实。失真的还不仅是“秦兵不出函谷关十五年,诸侯二十九年不相攻”这种细节上的信口开合,在许多重要问题上,也是真伪参半。那么多的寓言和故事,已经大大超出一般史书中的比重,使得它不像史书,反而接近诸子散文。近人胡怀琛甚至说:“《战国策》原为史类之一书,由今观之,吾人可云,其书大半是小说。”我们今天读起来,那么轻松畅快,趣味盎然,也可以印证它不是严肃的史书。
  从写法上来看,史书的基本笔法是记实,而《战国策》最常用的手法是夸饰。章学诚说“其辞敷张而扬厉,变其本而加其恢奇焉”(《文史通义·诗教上》),也就是改变本来的真实面目以便耸人听闻。如苏秦游说齐宣王,称“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称“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帷成幕,挥汗成雨。家高而富,志高而扬”,张仪为秦破纵连法,称秦国“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丘山”,措辞用语都很相似,夸夸其谈,逞一时之快意,充分凸显语言的巨大力量。即使记载那些娓妮道来的寓言教事,其处理方式也与一般史书不同。入选中学教材的《触龙说赵大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典型的例子。前者的核心是触龙说服赵大后派长安君去齐国作人质这一事件。后者的核心是邹忌说服齐威王纳谏这一事件。按照史书的写法,只要将两者的道理概括地说清楚就行了。而《战国策》则不惜笔墨,从很远处的闲话说起,说了将近一半或者大半的闲话,然后才转到正题。这种以很大的篇幅写中心事件外围的陪衬,以较少的篇幅写中心事件的写法,如果以史书的标准来衡量,可以说是本末倒置,但 这恰恰体现出《战国策》由历史向文学的大幅度倾斜。
  史书的文学性目的是为史书锦上添花,不管文学性多强。也不应该改变史书的历史性质。如《史记》尽管被称为“无韵之《离骚》”,但它仍然是“史家之绝唱”。《战国策》的文学性虽然尚不足以使它成为纯粹的文学作品,却足以使它远离历史,使它介于史书与子书之间,更接近于子书。与先秦其他子书不同的是,其他子书基本上是以人相称,一子一书,而《战国策》出于众多游士或纵横家之手,表现众多纵横家的计谋策略,实际上是《战国纵横家书》之类的“诸子之书”。如果刘向当初将它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那么它的子书性质也就无可争议的。这或许就是名不正之过吧?

选自《学语文》2000年第6期




扩展资料

战国策的编纂者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该书的作者却说法各异。
  《隋书·经籍志》称“刘向录”;引日唐书·经籍志》称“刘向撰”;《新唐书·艺文志》称“刘向《战国策尸;《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刘向裒合诸记,并为一篇”;顾广圻则谓“《战国策》实(刘)向一家之学”,都把《战国策》的编纂或著作权归于西汉的刘向。
  但是,刘向本人却并不承认。他在《战国策·叙录》中说:“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 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刘向只承认把游士的著作汇成一集,起名《战国策》而已。
  这一疑点存在了两千年,近代学者罗根泽的《战国策作于蒯通考》出,才对《战国策》的作者提出了新的假设。蒯通系秦汉之际纵横家,曾劝说范阳令归降陈胜起义军,又建议韩信攻取齐地,劝韩信背叛刘邦而自立,汉惠帝时为丞相曹参宾客,著有《隽永》八十一篇。其理由是:一,《史记·田儋列传》:“蒯通,善为长短说,论战国权变,为八十一首。”《战国策》正是“论战国权变”之书。二,《战国策》原名《短长》、《长书》、《 书》(“ ”即长),而蒯通正是“善为长短说”之人。三,《战国策》迄于楚汉之起,而蒯通曾在楚汉之际游说韩信,在时间上吻合。故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曾说,《战国策》亦载蒯通游说韩信的言论。四,古代私家著作往往没有统一的书名,如《论语》书名,定于汉初;《史记》在汉时称“太史公”或“太史公记”等。《战国策》初期亦无定名,至刘向时方才为之定名。五,《战国策》又名《隽永》。《汉书·蒯通传》:“通论战国时说土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首,号曰隽永。”“隽永”即惰长,亦即《短长》、《长书》、《惰书》之谓,《隽永》当为蒯通对该书的自名。罗氏的结论是:“《战国策》始作于蒯通;增补并重编者为刘向;司马贞所见是否即刘向重编本不可知,今本则有残阙矣。”此说一出,争辩更为激烈。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对于考证《战国策》的作者,又提供了新的思路。该书许多部分与《战国策》相同或类似,但体例详略不一,而以记载苏秦一生的言论为主,很可能是《汉书·艺文志》中提到的《苏子》一书的辑录。但该书的最后一部分,又为各种游说故事的辑录,大都与《战国策》同,而全书的最后年限则为秦国攻楚,似成书于秦汉之际。这样,对于《战国策》成书于蒯通的说法,又增加了一层迷雾。

选自《中国历史之谜》




扩展资料

为齐献书赵王

为齐献书赵王,使臣与复丑曰:“臣一见,而能令王坐而天下致名宝。而臣窃怪王之不试见臣,而穷臣也。群臣必多以臣为不能者,故王重见臣也。以臣为不能者非他,欲用王之兵,成其私者也。非然,则交有所偏者也;非然,则知不足者也;非然,则欲以天下之重恐王,而取行于王者也。臣以齐循事王,王能亡燕,能亡韩、魏,能攻秦,能孤秦。臣以为齐致尊名于王,天下孰敢不致尊名于王?臣以齐为王求名于燕及韩、魏,孰敢辞之?臣之能也,其前可见也已。齐先重王,故天下尽重王;无齐,天下必尽轻王也。秦之疆,以无齐之故重王,燕、魏自以无齐故重王。今王无齐独安得无重天下?故劝王无齐者,非知不足也,则不忠者也。非然,则欲用王之兵成其私者也;非然,则欲轻王以天下之重,取引于王者也;非然,则位尊而能卑者也。愿王之熟虑无齐之利害也。”



扩展资料

《古文观止》对本文的评价

左师悟太后,句句闲话,步步闲情。又妙在从妇人情性体贴出来。便借燕后反衬长安君,危词警动,便尔易入。老臣一片苦心,诚则生巧。至今读之,犹觉天花满目,又何怪当日太后之欣然听受也。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