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语文 -> 高一上学期 -> 第六单元

22 鸿门宴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9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叙述了刘邦、项羽两支起义军分路联合攻打秦朝,刘邦先入关破咸阳后同项羽展开的一次政治斗争。兵力上占绝对优势的项羽集团,在这一回合的交锋中,就可悲地输给了弱小的刘邦集团,这正预示了这场对抗的前途,而其原因在司马迁看来,恰恰在于课文中详细描写的刘、项二人的性格差异及由此带来的项氏集团的貌合神离与刘邦君臣的桴鼓相应。明白了这一点,就可知作者在大事纪性质的本纪中,竟用了两千多字的笔墨描写这次时仅一天的小小宴会,决非废墨闲笔。如果说在众多人物有主有从、错综复杂的性格冲突的传神描写中展示出历史事件的必然性来,是司马迁传记的最大特点,那么《鸿门宴》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全文共分7个自然段,整体思路按照事件发展的开端——高潮——结局,可分为三部分:宴会由来,宴会斗争,宴后余事。其中第1、2自然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是故事的开端;第3、4自然段写鸿门宴上双方的正面斗争,项羽由主动变为被动,刘邦由被动变为主动,是故事的高潮;后三段是故事的结局,交代宴后余事。
本文情节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波澜横生,矛盾迭出,扣人心弦。故事首尾相应,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虽属节选,亦有相对的完整性。

本文的语言特色
  本文在语言上精练生动,绘声绘色,常常寥寥几笔,就能刻画出人物的突出个性。例如:项羽的话,骄横气盛;刘邦的话,礼仪备至;范增的话,老谋深算;张良的话,老练透辟;樊哙的话,豪壮威严;项庄的话,似巧实拙。
描写场景犹如目睹。例如写樊哙闯宴:“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一紧张场面的描绘着墨虽不多,却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心情顿感紧张。又如,写“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三言两语,就把宴会上杀气腾腾的场面勾画的动人心魄。南宋人刘辰翁曾赞扬这段文字说:“历历如目睹,无毫发渗漉,非十分笔力,模写不出。”这是对《鸿门宴》作者艺术功力极其中肯的评语。
《鸿门宴》中的一些语言,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竖子不足与谋”、“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劳苦功高”等等,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而“鸿门宴”则已成为敌对双方政治谈判斗争的代名词。

关于师生互动活动设计建议
  本文是中学阶段典型文言词语、句法知识较为集中的一篇课文,学习本文,教师可指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文言现象进行整理、归纳,如名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等。
  本文属于记叙文,有很强的文学性,学习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剧本(教师可指导学生剧本改写需要注意的重点内容:如人物语言、矛盾冲突、舞台提示等),学生自行组织合作小组,课堂上,教师抽出一定的时间,抽取2~3个小组展示(每个小组不超过10分钟),这样,学生不仅熟悉了文中的语句,疏通了字、词、句,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张良、范增形象分析
  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
  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鸿门宴斗争中刘、项性格特点分析
  项羽“自矜功伐”、“为人不忍”。“轻信项伯,许诺善遇刘邦,一不忍;听信刘邦,不应范增,二不忍;宽容樊哙,产生相惜之心,三不忍;不究逃席,安然受璧,四不忍。以上不忍皆缘自项羽自矜功伐,这一切不仅使他丧失了杀刘邦的时机,而且导致最终的“乌江自刎”。相比之下刘邦则复杂多了:既胆怯又勇敢(闻项怒则怯,赴宴会则勇);既机智又狡诈(拉项伯,先责己是智,骂鲰生、责告密者则诈);既能屈又能伸(先破秦先道歉,居下座无怨言,出而未辞觉失礼);既知人善任又善纳忠言(以张良为佐并听从其建议)等。

鸿门宴上双方的形势关系是如何转换的
  宴前(非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两告两定。曹无伤告密是导火线,战云密布;项伯夜告却是一个转折点,缓和气氛。项羽攻刘的决定是一时之气,不久“风停云散”;刘邦见项羽的决定却是深思熟虑之举,次日即成行。
  宴中(正面交锋)——刘被动项主动,三起三落。范增“数目”“举玦”,一起;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二起;樊哙闯帐,项羽“按剑而跽”,三起。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似乎一场血肉横飞的争斗不可避免。但樊哙受赐、慷慨陈词竟让项羽“不忍之心陡起,英雄相惜之念生”,刘邦的借故逃席更是将危险消弥于无形。
  宴后(非正面交锋)——刘主动项被动,两毁两受。借故离席毕竟是权宜之计,毁约逃席脱身回营则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项羽受璧既预示了情节的彻底缓和,也更强烈地体现了项羽的悲剧性格。至于张良受托,是其“忠心之举”,范增毁玉,则为“愤怒之为”。

文言知识总结

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军,驻军)
  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
  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名册)
  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
  若入前为寿(前,上前)
  道芷阳间行(道,取道)
形容词用作名词
  此其志不在小(小,小的方面)
  大行不顾细谨(细谨,细枝末节)
动词用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耳(续,后续者)
名词用作状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晚)
  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要,表对人的态度)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从小道,表方式)
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下来)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随)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止步) 

句式

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
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