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语文 -> 高一下学期 -> 第五单元

18 游褒禅山记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9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关于本文的思路结构

  全文可分为六段:第一、二段为记游部分;第三、四段着重于议论,是文章的重点段落;第五、六段为结尾部分。

  从“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至“盖音谬也”,为第一段。着重记叙了“褒禅山”这个名称的来历和“华山洞”的位置。其记叙顺序是,先写出名的来源,顺便引出一个“慧空禅院”;再以“慧空禅院”为基准,点出“华山洞”的位置;然后顺手写到一块“仆碑”,并根据碑上的残文,对山名的读音做了一番考核。似乎是随游随记,信笔写来,实际上是经精密的选材,只不过是不露斧凿痕迹而已。尤其是以对碑文的考释入记,不但使文章妙趣横生,而且又为第四段的议论提供了线索。

  从“其下平旷”至“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为第二段。着重记叙了后洞的幽深和游览后洞的经过。首先,承接上文简述了“前洞”的情况,然后着力写后洞之深,为下文述写作者与四人同游“后洞”的经过作先导。写“后洞”时,先写位置“由山以上五六里”,再写外观,“有穴窈然”,再写入洞的感觉,“入之甚寒”,再写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这样写,步步深入,条理清楚,引人入胜,又使读者不断地产生悬念,急切地想知道洞内的究竟。然后再自然而然地转入述写游洞的经过。写游洞经过,文字极为精炼简约:“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亦愈奇。”连用三个“愈”字,就生动地写出了游人步步深入的过程和洞内的概貌。“盖予所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一段文字,既是补充叙述游览过程,又表明了自己未能深入的遗憾。这就引出了下面大段的道理,为第三段关于“志”和“力”的议论埋下了伏笔。这样自然的过渡,丝毫没有修饰的迹象。

  从“于是予有叹焉”至“此予之所得也”,为第三段。作者着重阐述了自己此次游览的心得收获。首先,作者以慨叹的方式,指出古人研究学问所以有收获,在于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这是作者在下面就游山大发议论的依据。然后作者阐述了自己游山的深刻体会:高深的学问就好象华山洞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一样,往往“在于险远”之中,因此,研究学问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必须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不能畏惧艰险,半途而废。同时还要善于借助客观条件。这样,尽了自己的努力,即使没有达到目的,自己就不会后悔,别人也不会讥笑。最后“此予之所得也”一句,同本段开头“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首尾照应,顺理成章。

  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为第四段。作者从“仆碑”联想到古书失传、以讹传讹的事实,进一步阐明了做学问一定要持严肃认真的态度,要经过反复思考和谨慎取舍。

  第五、六段,说明同游的人和游览的时间。这是记游文字一般所具备的。

文言知识总结:“其”的汇解和“其”的一般用法

  王安石在寥寥五百多字的《游褒禅山记》中,用了二十个“其”字,这在古人著作中是很少见的,很有研究一下的必要。现依照课文顺序,把有“其”字的地方罗列出来,编上号码,加以解释,并顺便说说“其”的一些用法。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1)址,而卒葬之。以故其(2)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3)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也,以其(4)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5)文漫灭,独其(6)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其(7)下平旷,有泉侧出,……

  问其(8)深,则其(9)好游者不能穷也。

  入之愈深,其(10)进愈难,而其(11)见愈奇。

  然视其(12)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13)又深,则其(14)至又加少矣。

  既其(15)出,则或咎其(16)欲出者,而余亦悔其(17)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以其(18)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19)孰能讥之乎?

  后世之谬其(20)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古汉语的“其”,是个非常活跃的词,它既可以用作实词,也可以用作虚词。

  “其”用作实词,主要的作用是用作代词,既可以用作人称代词,也可以用作指示代词。

  “其”用作人称代词,最通常的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它可以用在名词之前。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的、他们的、她的、她们的、它的、它们的。

  上面“其”的(1)(5)(7)(12)都是称代第三人称。(1)始舍于其址:译作,最初在它的山脚下建筑庐舍定居下来。“其”代华山的。(5)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译作,它上面的碑文已剥蚀得模糊不清了,只是从它上面残留的字还勉强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其”代仆碑的。(7)其下平旷:译作它的山脚下土地平旷宽广。“其”代华山的。(12)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译作,可是看看它的左右洞壁,来到这里,并且在洞壁上题字记游的人已经很少了。“其”代后洞的。

  “其”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还可以做作为造句成分的主谓结构的主语或用作动词的间接宾语或介词的宾语。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译作,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叫它为华山洞。“其”在这里是作为“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个主谓结构的主语,只能译作“它”,不能译作“它的”。(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的“其”也是作为“其为文”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它上面”不译作“它上面的”。(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译作,是因为他们探求得深入而且广泛。“其”是“其求思之深……”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他们”。类似的用法还有《中山狼传》中的“儒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翻译出来就是:儒家说受人恩而不忍心背叛的,他做儿子必定孝顺父母。“其”是“其为子必孝”这个主谓结构的主语,也只能译作“他”,而不能译作“他的”。

  用作动词的间接宾语或介词的宾语如《三国志·魏书·陈登传》“恐不能抗,可引军避之,与其空城。”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恐怕力量不能对抗,可带军队避开他,留给他一座空城。

  “其”的称代作用还可以用于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用于第一人称可译为“我”、“我的”或“自己”。用于第二人称可译为“你”、“您”。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译作,而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出来因而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洞中奇景的乐趣。这是承前称代,“余”“其”是互文,“其”指代自己。类似的例子如《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译成现代汉语是:回来就很有滋味地吃我土地上种植的东西,来过我的日子。这是接后称代,“其”、“吾”是互文,“其”称代我。

  “其”用作第二人称如《孔雀东南飞》“其往欲何云”。这是刘兰芝的哥哥在兰芝拒婚后,感到不满,对兰芝说的话。意思是:你往后打算怎么样?“其”称代兰芝。又如《战国策·赵策》知伯曰:“亲之奈何?”知过曰“……如是则二主之心可不变,而君得其所欲矣。”这里“君”“其”前后互用,“其”承前称代你。“君得其所欲也”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你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那些东西啦。

  “其”字用作代词,可以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起指示作用,表示人、事、物的范围,或者表示对具体对象的强调,可译为“那”、“那个”、“那些”。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译作,因此那以后就把它叫“褒禅山”。“其”指代埋葬慧褒的时间,译作“那”。(3)距其院东五里:译作距离那个慧褒禅院东面五里。“其”代慧褒禅院,译作“那个”。(8)(9)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译作,要问那个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好游的人也没有谁走到过洞的尽头。“问其深”的“其”,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的“其”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10)(1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译作,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难,可是那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13)(1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译作,大概那更深的地方,那些来到的人就更少了。“其又深”的“其”指代后洞,译作“那”,“则其至”指代那些。(16)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译作,出了洞,有人就责怪那主张退出的人。“其欲出者”的“其”,指代“欲出者”,译作“那”。(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译作,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事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能说得完呢 ?“谬其传”的“其”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其”用作虚词,可以充当副词、连词、助词。

  充当副词的如(19)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谁能讥笑我吗?“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其”用作副词,还可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未来。如《愚公移山》“其如土石何”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又将怎样对付那些土石。

  “其”充当连词,较通常的用法是1.用于并列的分句,表示选择,可译为“还是”、“是……还是……。”例如韩愈《马说》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译成现代汉语是:唉!是真的没有马呢,还是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千里马呢?2.用于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例如《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译成现代汉语是:天空迅速地布满乌云,下了充分的雨水,禾苗便挺拔地生长起来了。如果象这种情况,又有谁能阻挡得住呢?“其如是”的“其”用作虚词,表示假设。

  “其”用作助词,最常见的是用作语气助词,表示推测、希望等语气。(1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译作,已经出了洞,就有人责怪那主张退出的人。“既其出”的“其”是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译作,我到了死的边缘,不知多少次了。“不知其几矣”的“其”也是句中助词,无义。方勺《方腊起义》诸君其筹之:译作,各位应该筹划一下这件事吧。“其”表示希望语气,可译作“应该”、“还是”。司马光《赤壁之战》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译作,如果能够顺利成功,天下大局就可以定下来。“其”表示语气的强调,不便译出。

  《游褒禅山记》里的二十个“其”的用法和“其”的一般用法,主要的就是这些。

  王安石在本文中用了这么多“其”字,我们读起来丝毫不感到别扭和杂沓,反而觉得简练紧凑。这是因为文章中的“其”大多是用作代词,代词在文章中的功用是使文章简洁。如果不用代词而用本名的话,那么文章势必重复冗长。我们从这二十个“其”字的运用,可以看到王安石驾驭语言的功夫,真不愧是古文大家。

文言词语积累

  

  2.古今异义

  (1)而葬之(古义:终于,死。今义:士兵,完毕)

  (2)比好游者不及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十一)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所以”:古义,表示代词“所”和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5)于是余有叹焉(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今义:合用为连词)

  3.通假字

  长乐王回父(“父”通“甫”,古代男子的美称,音

  二、词类活用

  1.则其好游者不能也(“穷”受否定副词“不”与助动词“能”修饰,用作动词:走到头。)

  2.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带补语“于其址”,用作动词:筑舍定居。)

  3.以故其后之曰“褒禅”(代词“之”一般不受名词修饰。“名”用在代词“之”前,用作动词:命名。)

  4.火尚足以也(“明”受副词“尚”和“足”修饰,用作动词:照明。)

  5.则或其欲出者(“咎”带宾语“其欲出者”,用作动词:责怪。)

  6.后世之而莫能者(“谬”带宾语“其传”,用作动词:弄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文字。特殊的指示代词“者”的前面一般只粘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名”粘附在“者”的前面,用作动词:指名,识其本名,说明白。)

  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夫游之乐也(“极”带宾语“夫游之乐”,用作动词:尽情享受。)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l)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也”表判断)

  (2)今所谓慧空禅院,褒之庐冢也(“……也”表判断)

  2.变式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介词结构后置。)

  3.省略句

  (l)有志矣,不随以止也(动词“随”后省略了宾语“之”)

  (2)有碑仆道(“仆”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3)然力足以至焉(此句为转折复句,“焉”字后面省略了另一分句“而不至”)

《游褒禅山记》重点语句解析 

  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教法建议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2.对语言障碍要有足够的估计。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中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宽广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适当的予以指导。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