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语文 -> 高二上学期 -> 第二单元

8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9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此诗写天上的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这首诗是秋夜即景之作,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来比喻思妇与游子之间的相思之情,抒发人间的别离之苦。

《白马篇》的思想内容
《白马篇》是乐府歌辞,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诗题又作《游侠篇》,大概是因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写边塞游侠的缘故。诗中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的爱国壮士的形象,歌颂了他的为国献身,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归园田居》的思想内容
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怎样准确把握《迢迢牵牛星》诗“字字落笔天上,句句情注人间”的写作特色
全诗共十句,可分为三个部分。一、二句用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故事,领起下文;三至六句为第二部分,描写织女一边织布一边思念牛郎的情景;七至十句为第三部分,点明了织女哀伤的原因:仅隔一条清浅的天河却不得相会。诗作构思非常精巧,作文线索为引→思→望,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世间女子的离别相思之情。从字面上看,写的是神话传说中的情恨,实际上是借天上之事抒写人间之情,真可谓“字字落笔天上,句句情注人间”。

怎样理解《归园田居》中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在这两句诗里,作者以“鸟”、“鱼”自比,形象生动。自己置身于官场,正好比鸟雀被羁于樊笼,游鱼被困于深池。作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却因出于儒家的用世思想和“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的处境去入俗求仕。出仕后看到的却是社会的动乱,政治的腐败,门阀制度的森严和权贵之间的勾心斗角,目睹黑暗的现实,作者既无力改变它,又不愿违心地去随波逐流,这样就不能不陷入深深的矛盾与痛苦之中。他把官场比做“尘网”,比做“樊笼”,正表露了他对官场深深的厌恶之情。只有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才能顺乎人的天性,恢复人的天性,使身心获得真正的自由。这两句话虽则寥寥十个字,却言简意丰,把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官场的厌恶,对置身仕途的痛苦和重返自然的渴望,都自然、形象而又真切地反映了出来。而在结构上,这两句诗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从厌恶官场写到回归田园的愿望,引出后面的愿望变为现实,可说是承前自然,启后水到渠成。

诗歌鉴赏:《迢迢牵牛星》
  牵牛和织女本是两个星宿的名称。牵牛星即“河鼓二”,在银河东。织女星又称“天孙”,在银河西,与牵牛相对。在中国关天牵牛和织女的民间故事起源很早。《诗·小雅·大东》已经写到了牵牛和织女,但还只是作为两颗星来写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ㄈ真》开始说织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这是当时最明确的记载。《古诗十九首》中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夫妇的离隔,它的时代在东汉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将这首诗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对照,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到魏这段时间里,牵牛和织女的故事大概已经定型了。
  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迢迢”,状织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何尝不皎皎,织女又何尝不迢迢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称织女为“河汉女”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织女星”三字。上句已用了“牵牛星”,下句再说“织女星”,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河汉女”就活脱多了。“河汉女”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宾牛悲伤不已。“纤纤擢素手”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札札弄机杼”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机杼之声。“杼”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弄”字,这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终日不成章”化用《诗经·大东》语意:“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盈盈"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恐不确。“盈盈”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是确切的。人多以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是满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文“河水清且浅”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选》中出现“盈盈”除了这首诗外,还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亦见于《古诗十九首》。李善注:“《广雅》曰:‘赢,容也。’盈与赢同,古字通。”这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为“端丽”。又汉乐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也是形容人的仪态。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盈盈一水间”的意思。“脉脉”,李善注:“《尔雅》曰‘脉,相视也。’郭璞曰:‘脉脉谓相视貌也。’”“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
  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间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袁行霈)
《白马篇》赏析
  诗以言志。《白马篇》抒发了作者的报国之志,这是勿庸置疑的。但我们又不能把《白马篇》完全视为曹植的“自我写照”,这和前面所说,不能把诗中所写落实为具体的历史事件完全一样。有作者自己在内而又不完全是写他自己,塑造一个作者所崇敬的人物形象,而又反映了当时多数人的愿望和理想,正是此诗写得较为成功的重要原因。当然,在这个人物形象上,倾注了作者深厚的思想感情的,只是曹植没有像他在《杂诗》中那样,直接出场说自己“甘心赴国忧”,而是把他在激情凝聚在更完美的白马英雄身上,尽情歌颂,倾其才力来塑造这个高大的形象。也正因为此,这个形象才有血有肉而历久不衰。
(人民文学出版社《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
如何分析《白马篇》中的人物形象
  《白马篇》采用铺叙其人其事的艺术手法,由表及里地描绘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
  首先,诗人用“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两句,绘色绘形地推出了游侠儿这个主人公,英姿飒爽,潇洒从容。
然后又用“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等诗句,渲染出少年英雄辞别家乡,在边陲建功立业而扬名遐迩的勃勃英姿,并极力铺写出其超凡入圣的射技及异乎常人的勇敢及矫捷的身手,寄寓了作者以身报国,在祖国边疆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政治理想。
前半部分极写一个“勇”字,突出少年英豪的外在美,真可使读者有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之感。
后半部分着力刻画少年英雄的内心之美。在边境出现外族入侵的危急关头,游侠少年勇赴国难,驰骋疆场,奋勇杀敌,屡立奇功。他“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诗人告诉我们,游侠少年并不是一个只会逞匹夫之勇的武夫,而是一个以满腔热血、精忠报国的英雄。诗行之间,充溢着诗人对少年英雄由衷的讴歌和钦佩之情。这部分极力表现了白马少年的“忠”,给人以激情澎湃、回肠荡气之感。

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诗歌的赏析,一般要抓住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1.它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诗歌正是感情火山的爆发,感情长河的奔腾,感情大海的汹涌。因此,鉴赏诗歌首先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感受其“心志”。
2.体会诗人运用的联想和想象手法及其作用。要正确把握诗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写作手法,并分析理解诗人是如何运用联翩的思绪和丰富的想象把古往今来、日月风云、天上人间联系在一起的。
3.体味诗歌如何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又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的。
4.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凝炼生动、音调和谐,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性

返回顶部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