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语文 -> 高二上学期 -> 第五单元

18 巴尔扎克葬词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30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关于预习的处理建议
  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学生对19世纪法国文学作品接触不多,加之本文时代久远,雨果在文中的悲伤、景仰、激昂的情感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同时,本文语言高度浓缩,既诗化又哲理化,含蓄深沉,又是从法语翻译过来,就更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因此,建议教师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入课堂中。
  将学生分成两组(各负责一人,以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课前通过各种渠道(网上、书本)查阅有关资料,以“走近巴尔扎克”“走近雨果”为题,将查阅的材料筛选整理(筛选整理的标准就是帮助同学认识了解两位大师,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小组讨论,汇总,推出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拿出半节课或一个早读的时间作“走近巴尔扎克”“走近雨果”的成果展示。(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整理成果。)
  经过了这样一个阅读过程,使学生或多或少地了解了相关的资料,既为学习课文铺平了道路,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筛选、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的意识。

关于用情景教学法导入课文的建议
  巴尔扎克和雨果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两座并峙的高峰。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城市,对文学的执著和共同拥有的崇高的声望,使这两位文学大师交往甚密并成为亲切朋友。巴尔扎克的逝世,使整个法国陷入悲痛之中。作为巴尔扎克的老朋友,雨果自然也悲痛万分。他是一个感情十分丰富的人,老朋友的死自然引发了他无限的遐想。他痛悼一代伟人巴尔扎克的永不复生,为他的好朋友在不长的寿命中的伟大创造而骄傲,同时他也思考人活着的意义、死后的荣辱等问题。雨果在他好友的葬礼上,在太阳西沉的时候,面对前来送葬的法国公众,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说。
  要激发学生对巴尔扎克的钦佩之情,正确理解雨果在葬词中对他好友的高度赞赏和评价,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引领学生走近逝者,走进课文。
  做法:
  课前布置学生自读《语文读本》第三册第74课《巴尔扎克之死》
  课上教师配乐读《巴尔扎克之死》中空行后的内容。
  投影背景是巴尔扎克的雕像。

本文鉴赏要点
1.出色的辩证法
  一般的葬词,其内容不外乎是叙述死者的生平,评价死者的功德,寄托人们的哀思,就连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也是如此。当然,雨果这篇演说稿也做了这些,他高度评价巴尔扎克为人类精神领域作出的伟大贡献——这种贡献已经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而进入了思想、历史和政治的领域了。在对巴尔扎克的高度评价中,读者可以明显感觉到,葬词蕴蓄着作者对巴尔扎克的深切悼念之情。读着这篇散文,我们仿佛站在当年的拉雪兹公墓前,聆听着雨果深沉而激昂的演说,连飘飘细雨也浑然不觉。
  不过,我们在看到这葬词的一般特点之后,我们还分明感受到了除悲伤、怅然之外的另一种力量的存在,那就是崇高和激动。这另一种力量是在我们读了这篇葬词后,从作者雨果身上感受到的。这位伟大的致词者的华丽而丰赡的文采,深邃而博大的思想,崇高而光辉的人格,在这篇演说词中同时展现给了别人。雨果的演说目的,我们猜想,那不过是要赞颂巴尔扎克的作品、思想和人格,并表示自己由衷的敬佩和景仰。可是,他的演说,留给听众的,同时又是作者本人的高贵人格。这样,本来是表达对他人的崇敬,结果却无意中赢得了更多的人对自己的崇敬。这就体现了这篇葬词出色的辩证法。
  这篇作品前九段,主要评价死者,表达哀悼之情,从这些哀婉深沉的语句中我们隐约感觉到作者的文笔、思想和人格。第十段之后,与一般的葬词就大不一样了,虽然还是评价、哀悼巴尔扎克,但已经有了作者强烈而非常独立的思想意识,与其说作者是在评价巴尔扎克,不如说他是在借巴尔扎克之死,来表达自己的生死观,“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等,这样的表达,已经由个体的巴尔扎克之死上升为作者一种哲理性思考了。主要是这后三段,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崇高人格;主要是这三段,作者的真诚、真挚和真情,给了读者巨大的感染力。

2.诗化的、哲理性的语言
  这篇葬词文采华丽、饱含哲理,语言高度浓缩,既诗化又哲理化,充分体现了文学大师雨果的文学语言才华和思想深度。作品中含蓄深沉、意义深远的语句比比皆是,有着巨大的容量。值得细细品味,反复解读。 如对几个关键句的解读:
  (1)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
  重点把握“虚构”这个词。这里可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巴尔扎克的逝世,表明他创作生命的结束,他不能再给人们创造小说这一“虚构”世界了;二是巴尔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实的事情,而不是他在虚构小说。这一句话,雨果沉痛宣告文学大师的逝世,提醒人们直面这一伟大的死亡。
  (2)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这句话表面是在揭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规律,即每一大变动时代先出现武力统治者,然后才出现精神统治者。实际上作者在这里是赞誉巴尔扎克,把他看成一个比武力统治者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这印证了本段开头一句话的意思,巴尔扎克作为精神统治者,他不仅属于这一时代,而且属于千秋万代。
  (3)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雨果把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看作一部书,并比喻成一部历史著作。雨果在这里高度评价《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精神,把它看作一部浓缩的历史,使人们从中看出“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看出作者给人们揭示的“现实”。这是巴尔扎克研究中第一次提出的独创性见解,它启发了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评论。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可见雨果这句话是在高度评价巴尔扎克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4)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这是诗化的语言。先要注意作者拿“短促”与“饱满”对比,意为巴尔扎克生命不长,作品却多;再要注意“饱满”一词,它意接前句,意为巴尔扎克一生是饱满的,不是空虚的,这样的评价就更为形象,表明巴尔扎克的生命和生活是充实的,他做的大量工作对人类是有益的;最后注意“作品比岁月还多”这句话,“作品”与“岁月”相比,出人意料,作品可以计算,岁月如何计算?以“天”计?以“年”计?这样行文是对巴尔扎克的独特评价,更是对巴尔扎克的崇高评价。
  (5)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
  在雨果生活的时代里,有数不清的黑暗与罪恶,也因此有数不清的对现实不满的人们;而伟人的逝世,将进一步警醒和启迪进步的人们,使他们对现存世界的一切产生怀疑和动摇。这句话包含对巴尔扎克的赞誉,意为巴尔扎克以其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作品,唤醒了一批人。
  (6)上天在让人们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面对巴尔扎克这样的伟人的辞世,雨果在这里感慨万千,不由思考生与死这样重大而沉重的主题。他认为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也是自由的,巴尔扎克的逝世,触动了许多人去思索生死问题,把巴尔扎克当坐标,思考活着的真义。
  (7)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作者用排比句,语调铿锵,激昂慷慨地指出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巴尔扎克逝世固然让人悲哀,使人们觉得似乎是黑夜的来临,某种无言的结束,一切似乎消失,但它给人们更多的是悲痛之后的无穷力量,它预示着光明的到来,代表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象征着一种永恒。雨果在这里以诗人的激情,给巴尔扎克作出这样的评价,实在比“永垂不朽”的话具体、生动得多。也体现了一种伟大的辩证法。
关于本篇葬词的独特之处
  葬词一般的内容是:叙述死者的生平,评价死者的功德,寄托人们的哀思。这篇葬词除具有这些内容外,还在哀悼、评价巴尔扎克的同时阐述了自己的生死观,由哀悼巴尔扎克上升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整篇演说稿,给读者的不是压抑,不是眼泪,而是悲伤、沉痛化成的巨大力量。关于体会情理交融特点的建议
  巴尔扎克的逝世,在雨果心中无疑掀起了巨大的感情波澜,使他感到无限悲痛,这在本文的字里行间都表现出来了。但我们披文入情,对课文进行理性分析,就会得到一种“理”的启示,无论是作者对巴尔扎克的评价,还是作者阐述的生死观,都是一种“理”。正是这种包含在“情”中的“理”,使读者受到长久的情感震撼和理性教益。
  体味情理交融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找出在每个部分中能够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语句(提示:一方面是对巴尔扎克的评价;一方面是对《人间喜剧》的赞赏。)和文中蕴含哲理的语句,再思考这两类语句间的联系。学生会发现全文几乎都是充满感情的句子,即便是蕴含哲理的语句也是充满感情,课文情理交融的特点自然显现。

本文诵读指导
  本文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散文体演说稿。应很好地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葬词开始,总写巴尔扎克的伟大,表达哀悼之情。感情是悲壮的。(语速、语调适中偏下,符合葬礼的氛围。例“从今以后……天才之死”“巴尔扎克的名字……光辉业绩之中”等句子,注意适当加入重音)葬词中间,具体评述巴尔扎克作品、人格、成就和影响。感情是激越的。(语速、语调适中偏上,注意重音强调。吻合作者激越的感情。)葬词结尾部分,阐述作者的生死观,预言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10-11自然段语速、语调适中。12段语调偏高、语气坚定,能够表达出对死者的景仰。)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