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三语文 -> 高三上学期 -> 第五单元

杜甫诗选读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30阅读:nyq
字号:|


《杜甫律师五首》教学设计示例(一)

一、导入

  李白与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李白于太平盛世唱响了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形成了豪放飘逸的风格;杜甫则于乱世中倾注了更多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将自己的诗歌风格定义为“沉郁顿挫”。今天,我们从他成就最高的律诗入手体味一下他的艺术风格。

二、出示作者生平资料

三、诵读诗文

四、风格赏析

  1.沉郁风格 

  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称:(1)炼字传情,“语不惊人死不休”。为达到这一效果,作者在两个方面很用心:一是字句准确有力,给人强烈的感受;二是用不寻常的语言和修辞手法,造出新鲜易感的意境。试以《旅》诗为例说明。

       提示:首联写了六种景物:草、风、岸、樯、夜、舟,将这些景物描摹出神韵的定语是别具匠心的,纤细的草,微风吹拂的江岸,高高的桅杆和孤独的夜舟,渲染出一片凄凉的景象,怎一个愁字了得!举头望去,一番星月交辉的疏谈景致,妙在“垂”“涌”两字的运用,分别巧妙地连接了星、野和月、江这前后两个景物,又借“涌”字抒发了作者在凄清的羁旅之夜涌动的思绪,有多少心事欲诉无门。至此,诗人于孤寂的夜晚,浓墨重染一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有志男儿报国之志总是难以实现,转而靠舞文弄墨扬名实在是非我所愿,诗人惨淡的胸怀表露无遗。他打了一个比方,描绘自己的失落之情,到处飘泊像天地间的一只小鸟。

附板书设计:

  

  2.咏古、用事

  咏古、用事是古诗创作的一个常用方法,它既可打通古今时空的界线,又便于抒发不便言明的情感。如《咏怀古迹》(其三)一诗作者借王昭君一事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份情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作者与王昭君的悲哀的形成有无相通之处?

       提示:抒发了“分明怨恨”的情感,为昭君也为自身;于昭君而言,悲哀产生的原因是“画图省识”,因统治者的怠慢和画师的贪欲,造成了一个孤单单的女子只身朔漠,怨恨千载;应该说作者发觉自身与王昭君有很多的相通之处,一样的胸怀美好,一样的不屈从于世俗,“一去紫台连朔漠”中的“一去”表达出昭君走得很果断、很决绝;作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权位与刚直的本性之间,作者总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后者。作者笔下的昭君美丽、坚贞,光照千古,又人性化地写出了她的种种愁怨。

  用事,即用典。《阁夜》诗的三处用事妙在何处?

  提示:其一,穿越时空,古为今用。从“五更”到“三峡”,不仅完成了时间至空间的链接,而且更加深了读者对百姓之劳的领悟,而“卧龙”的用典则表现了作者思古幽情之后辗转难眠的凄苦。其二,将眼前景、古时事与心中情巧妙地合而为一,达到了用事与意境水乳交融的地步,显示了作者的功力。“五更”“三峡”既是眼前景,又用了古时事,“卧龙”既是古时事,又是心中伤感,三个用典深沉地传达了诗人在夜凉如水的夜晚,面对破碎的山河、零落的知交而难以抑制的内心的伤痛。

  创设意境:将客观景与主观情融合而创设出来的意境,最能打动读者的心扉。提问《登岳阳楼》的第一层哪些字句暗示了主观情?情景交融创设了什么样的背景色调?第二层感情直接抒发是因何而起?

  提示:第一层的“昔闻”“今上”,表达了作者从过去到现在的数十年的心路历程,山水风景虽佳,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赏景人的一路坎坷就决定了他悲凉的心境。“坼”和“浮”两个字无限地拓展了想象的空间,也表现了诗人的拿云心事。绵延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单凭作者站在岳阳楼上眺望是望不到的,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也只能齐聚于作者的心中,而作者能一下子将山川日月在笔下运转飞驰,栩栩如生,是非得胸有丘壑、社稷不可的。诗的背景色调也由此涂上一层苍凉广袤的底色。

  第二层由个人的无所依傍、年老多病到展望国家社稷支离破碎,诗人的悲痛之情终于难以克制,不禁老泪纵横。

附:板书设计

  

  小结:作者借律诗这一抒情诗体,用炼字传情、选用古时题材和创设意境等方法,使其诗囊括了深刻的社会现实和深沉苍凉的感情,形成唐衰落时期特别的沉郁风格。

       3.顿挫风格

       作者打破了律诗固有的平衡、和谐,于拗折中求得独特的韵味,并运用了叠词等方法,借以表达自己不平静的心情。如“分明怨恨曲中论”,一句之中一反常规,“怨恨”“论”都用去声,表达了当事人和作者心中难捺的愤懑。“但见群鸥日日来”的“日日”这一叠词,则充分反映了作者寄居草堂时的无可奈何和寂寞。

      4.其他

  沉郁顿挫是杜甫的主要风格,但不是他的唯一风格。例如《客至》便全篇洋溢着“喜”气。兴致高潮时怎么样?作者呼邻翁对饮。此诗突出表现了杜甫交友无谄无骄的厚道,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昧取胜。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冯伟)


《杜甫律诗五首》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重点

  1.了解律诗的一些常识;

  2.体会五首诗不同的意境;

  3.体会杜甫诗歌沉郁的风格。

教学难点

  体会五首诗不同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 关于诗歌分类

  

二、鉴赏分析

客至

(一)背景

  唐(末)宋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营造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生活上也有人接济他,一家人的日子趋于平稳,有了生活的情趣。第二年春天,诗人写了此诗,抒发了这种情怀。

(二)分析

  提问:这首诗写了几个内容:

  明确:两个内容。

  前一层写诗人在村居寂寞之中忽有旧友来访,表达了喜出望外之情。

  春天来了,春水遍地,鸥鸟飞来,或翔于水面,或栖于溪边,一派详和。

  提问:诗人为何用“但见”二字,

  明确:表明诗人太寂寞了,深盼有人来此。

  忽然得知老朋友来了,诗人喜出望外,开门迎客。

  第二层写诗人仓促中只能以简单的酒菜招待老友,又叫来邻翁陪饮,以尽宾主之欢。

  学生背诵。

旅夜书怀

(一)背景

  本诗作于永泰元年(765),时年杜甫已53岁,本来他偕家人在成都草室生活安定,但给他提供帮助的成都尹严武去世,使杜甫的生活失去了依托,不得已杜甫只能离开成都。年事已高,再加上身集重疫,杜甫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是了,这首诗集中反映了他的这种心情。

(二)分析

  提问:哪句诗反映了诗人沉重的心情?

  明确:“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诗人成名因文章,而辞官却并非老病,原因是他不受皇帝重视,又遭同列排挤。诗人并没直抒胸噫,而采用了这种含蓄的方式,那是因为诗人不愿也不敢怨君,但又胸存块垒,不吐不快,所以只能这样含蓄地表达出来。

  接着诗人以“河鸥”自比,垂垂老矣却飘泊天涯,不知所终,令人同情。

  提问:诗人的这种飘泊,感伤之意是通过什么表现的呢?

  明确:此诗开篇写景,寄伤感、飘泊之情于景物描写中,先写舟泊于岸,时间是深夜,河边孤零零地泊着一只小舟,桅杆高耸,更显寂寞。诗人立于小舟上看到一幅夜景: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天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更衬托出了小舟的孤单、渺小。而诗人欲以小舟自比,引出下文的内容。

  学生背诵。

咏怀古迹

(其三)

(一)背景

  杜甫于唐代宋大历元年(766)自云安(今四川云阳)到达州(今四川奉节东),一住两年,生活比较安定,是他创作的一个繁荣时期。此诗便为其中之一,是歌颂王昭君的。

(二)分析

  提问:诗人写此诗,仅仅是为了塑昭君的形象,对她的不幸表示同情吗?

  明确:不是。诗人由昭君想到了自己,自己的遭遇和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因妒被逐,自己也因遭到排挤辞官不做;昭君“一去紫台连漠”,自己也是飘泊天涯,难回故土;昭君思念故土,自己又何尝不想重回长安,实现理想呢?更何况自己这一年已经55岁了,迟暮之年,功业未成,杜甫不敢怨君,所以借昭君之事抒发自己的悲愤。

  学生背诵

阁夜

(一)背景

  这道诗与前一首是同期之作,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当时诗人住在州府的西阁,背山临水,风景优美。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抒发感怀,题笔而作。

(二)分析

  提问:粗读此诗,给你什么感觉?

  明确:感伤。

  提问:你从诗句中哪些地方捕捉到这种感伤的气息?

  明确:首联交代时间。“岁暮”言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之感。又称所在地州为“天涯”,有飘泊之意。

  颔联写黎明听到当地驻军的号角,暗示诗人整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这悲壮的号角声久久不能散去。

  颈联写战乱,更透出感伤之气。“野哭千家闻战伐”,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

  尾联写知交零落,存者音讯不通的情况下,聊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自解,更显内心凄苦。

  学生背诵。

登岳阳楼

(一)背景

  这道诗是大历三年(768)冬天,诗人自长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时所作。

(二)分析

  提问:此诗单从题目上看,是一首写景诗,是这样吗?

  明确:不是。此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首联写登楼。“昔闻”表明久闻大名,如今如愿登上岳阳楼,看到了什么呢?

  颌联写登楼所见之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不仅是自然之景,更是诗人心中之景,气象雄浑,视野开阔,大气磅礴。心中有如此开阔之景的人也必有开阔的胸襟。

  颈联承尾联借景抒情。先说个人景况。孤身一人,亲朋音讯皆无,天可依托,且身染重病,生活困顿,加重了诗人自伤飘泊的感情。但这并非诗人时时牵挂的,个人的痛苦在其次,关键是国事的艰难。当诗人站在岳阳楼上远眺时,联想到当时吐蕃犯边的情况,不禁潸然泪下。

  说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因为他胸中时时以天下事为念,这首诗写诗人在生活清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心中所想的仍是国运艰难,甚至为之流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学生背诵。

板书设计

17.杜甫律诗五首

  



《兵车行》教学设计示例

一、导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索绕在我们的脑海中,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黯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二、简介背景
  出示杜甫在长安十年所写的反映人民疾苦的有关诗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这首诗。
三、诵读
  1.教师范读(也可听艺术家朗诵录音)。
  2.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3.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一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四、鉴赏
  方法:在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这首诗的章法,找出诗中的警策句,赏析名句,品味语言表达的特点。落实课后练习二、三的要求。
  明确:
  1章法严密。形式上采用古称“一头两脚体”的结构方式。从整体看,节奏整齐又略有变化;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 一 。内容上,一是前后呼应,二是层层递进。
  2.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感染力通过高度的艺术性表现出来。
  ①重墨铺染。大氛围的粗略勾勒和具体动作的细致刻画相结合,描绘了一个悲怆而震撼人心的出征场面。诗的开篇展现出一幅出征图.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接着展现出震人心弦的送别图。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的渭水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走”字刻画出眷属们在亲人出征时追来呼号和那一刹那的生离死别的情景。“牵衣顿足拦道哭”,连续四个动作,把进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令人触目惊心。诗人的重墨铺染,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
  ②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劳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③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因而也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冯伟)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