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物理 -> 初二下学期 -> 第十三章 简单机械

第三节 滑轮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5 10:02:59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一幅漫画激发学生的的好奇心.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左图说的是一个瘦子,看到一个胖子正在用定滑轮把重物拉上楼去;中图表示胖子让瘦子替自己拉着重物,自己上楼去取重物;右图表示胖子到了楼上,看到瘦子没有拉住重物,反而被重物拉上了楼.这个故事是讽刺一个不懂得定滑轮作用的人在使用定滑轮时闹出的笑话.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思考,定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

  学生带着这样的兴趣开始学习滑轮的知识.随后通过提升重物的两种方式的比较使学生对定滑轮和动滑轮建立初步的认识,再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和特点.滑轮这节课,也贯穿了杠杆平衡的思想,通过教材图13-13的观察,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把杠杆知识迁移到滑轮,使学生从杠杆平衡的角度去理解定滑轮的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个省力杠杆.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为了充分发挥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优点,将它们组合起来,综合运用,即成未滑轮组.

  教材最后通过"想想议议"栏目提出问题.本节"想想议议"中的问题,要让学生讨论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图13-8中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胖子体重大于要提起的物体重,所以胖子能把重物拉上去.而瘦子的体重比物体轻.所以瘦子拉不住重物,而是被重物把自己拉上去了.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滑轮组的思考.

  关于“滑轮”实验的教学建议

  1.定滑轮的作用是在实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实验时按照教材图13-10那样,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把钩码提起来,再用定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在误差范围内弹簧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可以看作相等的.但是运用定滑轮改变了力的方向.这个实验的主要误差是:弹簧测力计直接提钩码时,弹簧测力计是在竖直放置的情况下使用的,这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最常见的方式,因而弹簧测力计是在竖直情况下调整零刻度的,在这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测力计钩所受的重力都使弹簧伸长.在课本图13-10所示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钩朝上,则弹簧和弹簧测力计钩所受的重力不使弹簧伸长,而要平衡掉一部分钩码重.如果图13-10实验中绳子拴在弹簧测力计环上,用手向下拉秤钩,则弹簧测力计受的重力要平衡掉一部分钩码重,带来更大的误差.这一实验减小误差的办法是尽可能选用重的钩码(当然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称量限度),使弹簧测力计本身受到的重力的影响相对减小.向学生说明这一点,可以为下章讲机械效率作准备.

  2.动滑轮的作用,教材是通过实验和分析得出的.做动滑轮的实验时,要注意:

  (1)跨过动滑轮的两段绳竖直平行才能得出动滑轮省力一半的结论.(初中不要涉及两段绳不平行的情况)

  (2)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重才可忽略不计,近似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因此实验时,钩码应尽量重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称量限度).

  以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验,如果有条件,最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样学生更有兴趣,印象会更深刻.

  在用实验说明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后,对于程度好的班级,可以讲课文中“滑轮是杠杆的变形”这一内容,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一半力的道理.

  3.滑轮组是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综合运用.讲述滑轮组之前,可以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然后通过实例说明有时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以便操作,这就必须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由此引入滑轮组.

  滑轮组的教学最好采用随堂实验的方式,使学生有机会练习组装滑轮组,和更直接地观察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但给学生的滑轮组不要复杂,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即可.

  使用滑轮组的时候,动力和阻力的关系:“物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这是理论值,是在不计动滑轮重的前提下得出的.实验时,只有物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才能近似得出上述结论,一般情况下误差较大.可向学生说明.

  在滑轮的教学中应注意为下章学习“功的原理”、“机械效率”作准备.结合实验和分析说明使用动滑轮或滑轮组可以省力,这省力是费了距离换来的.

  4.滑轮和滑轮组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教学重要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它们的广泛应用.

  5.教学中课结合定滑轮与动滑轮结合组成另一种机械的思想,可简单介绍简单机械的组合形式,如起重机中滑轮组与杠杆,以开阔学生的思路,但限于简单的定性分析,不要求定量计算.

  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往往不会判断物重由几段绳子承担.可用下面两种办法帮助解决.

  (1)一条绳子串绕在滑轮组上以后,绳子就被动滑轮和定滑轮分成了几段,除了手拉的一段需要判断是否承受重力外,其余的几段都是承担重力的.手拉的一段如果与动滑轮直接接触,就承担重力.如果与定滑轮直接接触就不承担重力.

  (2)在动滑轮与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将它们隔离开来(如图),只查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图(a)中动滑轮上有4段绳子,拉力是物重的四分之一;图(b)中动滑轮上有5段绳子,拉力是物重的五分之一.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