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三化学 -> 初三上学期 -> 第一章 空气 氧

第二三节 氧气 氧气的制法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6 22:23:05阅读:nyq
字号:|


教学设计示例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设计

  引入:我们知道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空气,空气中有氧气。

  提问:请你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用到氧气的地方?

  学生回答:

  讲解:(音频—1氧气的引入)(同时展示画面---氧气的用途)

  引言:那么氧气具有哪些性质呢?化学上要系统的研究某种物质一般都有一个程序,即先研究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再通过性质研究它的用途。(学生思考)

  提问:请回想(1)什么是物理性质?(2)物理性质又包括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1)不经过化不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2)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等。

  展示:一瓶氧气(图片)

  提问(音频):这是一瓶氧气,你们能描述氧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吗?

  学生:(观察、讨论;一人回答,其它补充)

  讨论提纲:(与回答并行列表)

   1.说出氧气的色态;

   2.氧气有气味吗?(闻气味的方法)

   3.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4.在1升水中仅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气,怎样表示氧气的溶解性呢?

  学生回答:

   1.氧气是无色的气体;

   2.氧气是无味的;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重;

   4.氧气不易溶于水。

  讨论:如果改变条件,氧气的状态会不会改变呢?请大家看两副图片(液氧、固氧)

  讲解:如果我们改变条件,氧气会由气态变为液态,所以,说气体时必须要注明在通常状况下。(学生领悟)

  板书:

   一、 物理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2.比空气略重;

   3.不易溶于水;

   4.

  学生:记忆

  课堂练习一:(图片)

  (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____色____味的_____;_____溶解于水,比空气_____。

  2.液态氧为______色,由气态氧变为液态氧属于______变化。)

  学生:做课堂练习

  答案:

   1.无;无;气体;不易;略重。

   2.淡蓝色;化学。

  总结:放视频(氧气的物理性质)

  提问:大家接着回想下个问题,什么是化学性质?

  学生: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引言:(音频)下面我们通过实验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大家要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还要学会自己会做化学实验。(学生倾听)

  板书:(学生记录)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与木炭反应

  讲解: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三辰视频)

  观察提纲:

   1.木炭的色态

   2.用坩埚钳夹住木炭伸入氧气瓶中,有什么现象?

   3.用坩埚钳夹住木炭在酒精灯上点燃后,在空气中可看到什么现象,再把点燃的木炭伸入纯净的氧气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4.观察反应后生成物的色态,再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可看到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演示实验:(视频)注意:先静音;(学生观察、记录)

  学生回答:

   1.木炭是黑色的固体;

   2.用坩埚钳夹住木炭伸入氧气瓶中:没有发生变化;

   3.点燃的木炭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纯净的氧气中发出白光,生成物是气体;

   4.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讨论:木炭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条件是什么?说明观察提纲2中有能发生的反应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反应条件是点燃,因为2中反应条件没有达到,所以反应不能发生。

  小结:(视频)打开声音;

  讲述:(学生领悟)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出化学反应,写法如下: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即反应物写在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中间划箭头。

  (2)箭头上写反应条件。

  下面表示出木炭的文字表达式:(再现视频最后或打图片)

  板书:

  板书:

  2.氧气与硫反应

  演示:展示硫粉

  观察提纲:

   1.观察硫粉的色态;

   2.点燃硫粉后放在空气中可看到什么现象?

   3.把点燃的硫粉伸入纯净的氧气中可看到什么现象?

   4.生成物有味吗?

  演示实验:视频(先静音)

  学生观察、回答:

   1.硫粉是淡黄色固体;

   2.点燃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

   3.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火焰为明亮的蓝紫色;

   4.生成物有刺激性气味。

  小结:再现视频(打开声音)

  讨论:这种生成的气体对空气有污染吗?

  回答:有。

  讲述:(学生倾听)

  这种气体叫二氧化硫,有毒,近年来我国禁放烟花炮烛,是因为放后产生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环境,所以我们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从我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提问:怎样写出硫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回答:

  板书:

  板书:

  3.氧气与磷反应

  设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学生:(回忆)产生大量的白烟。

  讲解:产生的白烟是白色的固体小颗粒。

  提问:写出磷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回答:

  板书:

  引言:氧气能与碳、硫、磷发生反应,能否与铁丝发生反应,下面通过实验来验证。

  板书:

  4.氧气与铁反应

  观察提纲:

   1.观察铁丝的颜色、状态;

   2.观察集气瓶底放的是什么?

   3.将铁丝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有什么现象产生?

   4.观察生成物的色态。

  演示:视频(静音)

  学生回答:

   1.铁丝是银白色的固体,变成了螺旋形状;

   2.集气瓶底部放了少量的水;

   3.被加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

   4.生成黑色的固体。

  讨论:为什么集气瓶底部要加少量的水(或细沙)?

  讨论回答:因为反应非常剧烈,生成物固体温度很高,落到瓶底时容易将瓶底炸烈,所以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水。

  提问: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回答:

   板书:

  课堂练习二:(图片:习题1、2、3)

  答案:图片

  回顾:再放视频(打开声音)

  讨论:

   1.氧气能与碳、硫、磷、铁等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那么氧气是不是活泼气体呢?

   2.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纯氧中燃烧哪个更剧烈?为什么?

  讨论回答: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剧烈,因为空气中氧气浓度小。

  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多种气体发生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课后小结: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会写文字表达式,及对反应现象会描述)

  当堂检测题:

  (内容):用符合题目要求的序号填空:

   ①氧气 ②空气 ③二氧化碳 ④三氧化硫 ⑤五氧化二磷 ⑥四氧化三铁

  ⑴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是

  ⑵有刺激性气味并且污染空气的气体是

  ⑶属于黑色固体的是

  ⑷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⑸属于白色固体的是

  课堂练习答案:

  检测答案:⑴ ①②③; ⑵ ④;⑶ ⑥;⑷ ①; ⑸ ⑤。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氧气的制法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收集氧气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难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教学过程:

  提问: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学生回答、阅读:氧气的工业制法

  提问:工业制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回答:工业制氧是物理变化。因为这里只是利用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把空气中的氧气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

  小结: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的不同,使液态空气的各成分分离,是物理变化。

  板书:

  引入:上节课我们验证氧气性质时用的一瓶瓶氧气,量不大,但要纯净。这一瓶瓶氧气又是怎样制取的呢?

  板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提问: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如何将空气和氧气两瓶无色气体分开?

  学生回答: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的性质,可用余烬木条检验。能使余烬木条燃烧的气体是氧气。

  小结:好,下面就来做三组实验,大家仔细观察,并用这方法来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演示:展示一瓶氯酸钾,一瓶二氧化锰,请学生观察。

  ①给氯酸钾加热,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

  ②继续加热至熔化,再检验。

  ③再继续加热至沸腾,再检验。

  ④试管离开火源沸腾状态消失,检验。

  ⑤利用试管余热,向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检验。

  ⑥另取一试管单独放入二氧化锰加热,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

  ⑦向上述实验⑥的余热试管中继续加入少量氯酸钾,再检查。

  ⑧继续加热直到氧气不再产生后,再补加少量氯酸钾,再检验。

  填表:

实验

现象

带火星木条现象

结论

  加热氯酸钾

 

  木条不燃烧

  不产生氧气

  白色粉末熔化

  木条不燃烧

  不产生氧气

  药品沸腾

  火星更红

  产生氧气

  沸腾状态消失

  木条不燃烧

  不产生氧气

  氯酸钾+二氧化锰

  ⑤很快有气体放出

  木条迅速燃烧

  产生氧气

  二氧化锰

 

  木条不燃烧

  不产生氧气

  二氧化锰+氯酸钾

  ⑦有气体放出

  木条燃烧

  有氧气产生

  ⑧又有气体放出

  木条燃烧

  有氧气产生

  讨论回答:

  ①加热氯酸钾能否产生氧气?什么时候产生氧气?

  ②加热二氧化锰是否产生氧气?

  ③当二者混合遇热时能否产生氧气?反应的速率如何?

  小结:

  氯酸钾加强热,可以产生氧气,但二氧化锰不行。

  仅仅加热氯酸钾,放出氧气慢,加入二氧化锰后能很快放出大量氧气。

  二氧化锰第二次还能用,说明它性质没变化。只是氯酸钾放完氧气就消耗完了。

  引出: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板书: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②加热高锰酸钾

  学生:理解

  提问: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哪些仪器?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选用哪些仪器?

  回答:实验室制氧气需用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酒精灯。

  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选用的仪器有水槽、集气瓶、玻璃片。

  讨论:

  1.为什么盛固体药品的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

  2.试管内的导管为什么不直伸得过长?

  3.给药品加热时,为什么要先均匀加热然后再固定加热?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为什么开始有气泡产生时不能马上收集?

  5.实验结束时,为什么必须先撤出水槽中的导管然后再移开酒精灯?

  小结:

  为了防止试管上冷凝的水滴倒流致使试管破裂。

  导管插入试管内过长不利于气体的导出。

  可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匀而引起炸裂。

  开始出来的气泡是试管受热排出的空气,要待气泡连续不断且均匀放出方可收集。

  如先移开酒精灯,试管内温度骤降,水槽里的水会倒吸流入,使试管炸裂。

  讨论:

  1.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

  2.氧气的验满与检验区别是什么?

  回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验满。

  检验是木条伸到瓶中检验。

  提问:

  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什么变化?这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区出别?

  学生回答:(略)

  板书: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本节课小结:

  课堂检测:

  作业(略)

  板书设计:

  一、空气的工业制法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②加热高锰酸钾

  实验注意事项: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