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生物 -> 初一下学期 -> 第四部分 动物[第十一章 哺乳类]

第一节 家兔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9 8:31:34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哺乳动物的出现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和哺乳。雌雄个体通过体内受精,胚胎就在母体内发育成型,经过不同的孕育期再降生下来。幼体靠吸食母乳生长,一定时期后才能自由觅食,然后过独立的生活。哺乳动物又是恒温动物,且循环、消化、神经、生殖、呼吸等系统都进化得十分发达和完善,从而更加适应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成为动物界中最高级的一类动物种群。

  哺乳动物可能是由爬行动物中的下孔类进化来的,这类爬行动物的头骨和骨骼与哺乳动物相近,但是与哺乳动物动物又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科学家把它们称为似哺乳动物。古生物学家认为,似哺乳动物从二叠纪晚期(距今 2.5亿年前)就开始由爬行动物演化而来,到了三叠纪它们慢慢演化并发生了分异,到距今约 1.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真正的哺乳动物开始出现了,这时候的哺乳动物只有很少的族群,而且个体细小、长得有点像现在的老鼠。

  这些最初从爬行动物发展而来的小型哺乳动物,可能是以昆虫和恐龙蛋为食物的小动物。在恐龙称霸的整个中生代里,哺乳动物向不同方向演化,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机能,以便获得在陆地上生活的最佳的能力。一直到距今6500万年前,哺乳动物才逐渐兴旺起来开始活跃起来,但与中生代的爬行动物相比,它们则位于不显眼的地位。它们只有老鼠那么大,与自己的祖先爬行动物相比,有两个不同的特点:第一,它们遍身长毛;第二,它们的血是温热的,而大多数爬行动物的血液不能保持一定的温度。

  在距今6500万年的白垩纪未期恐龙大规模灭绝中,在中生代不引人注目的最原始的哺乳类、原始鸟类和蛇、龟等小型爬行动物,却躲过了那场史无前例的生物大浩劫,顽强地生存下来,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进入新生代,这些新兴起的哺乳动物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最常见的大哺乳动物是有蹄类,各个地质时期的有蹄类组成都不相同,经过不断的演变,才形成现代面貌。在第三纪(距今6500-300万年前),古新世(距今6500-6000万年前)的有蹄类由现已绝灭的踝节类、钝类(发陛齿 、古菱齿)、南方有蹄类(如古柱齿)等组成,它们与现代哺乳动物没有直接系统关系,随着始新世(距今6000-4000万年前)的奇蹄类的兴起,这些动物很快衰落。始新世和渐新世(距今4000-2500万年前)可以说是奇蹄类世界,原厚脊齿 、巨犀、大角雷是这一时期的代表,而大唇犀、安琪马、三趾马、和普氏野马则第三纪晚期的代表,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已基本出现。始新世奇蹄类出现的同时,偶蹄类也悄然崛起(如古鹿),到第三纪晚期是偶蹄类和象大量繁盛时期,新食肉类不断发展,动物群总的面貌与现代更为接近;偶蹄类的大为繁盛,几乎取代了前一阶段的奇蹄类,现在不论在数量上或是在种类上远远地超过奇蹄类。最终,哺动物成了地球的新霸主。


扩展资料

哺乳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地球的每个角落均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哺乳动物,但哺乳动物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是极其错综复杂的,许多种哺乳动物只适应于一定的环境范围内。环境一般包括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两大类。生物因子又被称为有机环境,主要指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因素,动物又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等;非生物因子又被称为理化因子,主要指气候、基底和水等自然因子。基底则系指动物生命活动过程中栖息、隐蔽、活动和觅食的环境,如土壤、岩石、树林等均是陆生哺乳动物的基底,海水、淡水等又是水生哺乳动物的基底,基底的类型与结构对哺乳动物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水分、气候、光、温度、湿度等因素,都是哺乳动物的生活和生存的重要限制因子。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均表现了对各种环境的适应。

  全身被毛是哺乳动物适应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毛是无生命的,不会受到太阳辐射的灼伤,又能起到隔热的作用,使被毛与皮肤之间形成温度梯度。由于生境、季节的不同,各物种的被毛的质量、组成、疏松程度等亦有差异。许多种类在不同的季节还有换毛的习性,通常一年有1一2次周期性的换毛,多在春秋季节进行有秩序地脱换,一般先从头部开始,夏毛短而稀,冬毛长而密。被毛在身体表面的覆盖并不是均匀的,一般腋下、腹股沟、阴囊、乳房等部位均裸露,如同一个气窗,可以调节体温。还有一些种类,如鲸、海豚等,体表无毛或几乎无毛,它们或者生活在温暖的水域,或者具有某些特化的组织,如厚厚的皮肤等,可以隔热。

  当地表温度很高时,啮齿类动物大多躲进地下洞穴并堵住洞口,生活于干旱和沙漠地区的黄鼠等还有夏眠的行为。夜行动物,如眼镜猴、懒猴等则攀在通风阴凉处的树枝上,等待天黑以后,地面温度降低,湿度较高时,才到地面或树木之间进行活动觅食、梳理等,开始夜行生活。很多哺乳动物因为具有发育良好的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对生境进行精确的选择。如果在夏季,当其生活的地区气温很高时,为了躲避阳光直射,就到树荫深处或河边去休息,伸展身体使肚皮贴着地面,以便利用潮湿的地表来散热,还可以到河里或池塘中长时间地浸泡、水浴或泥浴。水生哺乳动物则将整个身体沉浸于水中,以头对着流水的方式来散发体温。

  在哺乳动物中,偶蹄类及一些食肉类动物没有汗腺。在夏天气温高时,总是蹲在荫凉的地方伸着舌头喘气,来散发体温。奔跑时则是通过喘气和体内暂时贮存余热的方式调节体温。还有的利用分泌大量的唾液来代替出汗散热。

  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北极熊等都具有十分丰厚的被毛,起到良好的保持体温的作用,因而可以有效地抵御北极的严寒。同样生活在极地寒冷水域的海豹等鳍脚类动物则依靠毛被和皮下脂肪来保温。它们的皮肤细胞也对寒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在低温下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有的物种的身体具有局部异温的现象,如狗的体表温度比其深部低得多,尤其是脚、腿、尾、耳尖、口和鼻部等温度均比体表其它部位低,这样就能够减少能量流失,成为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这也是它们经济利用热能的一种方式。

  此外,啮齿类等穴居的哺乳动物也有防寒之意。啮齿类以及猪类、蝙蝠类等,也常采取群栖的方式来大幅度降低每一个个体对热能的需求量,以利防寒。熊类、蝙蝠、黄鼠等还以冬眠的方式来抵御冬季的寒冷。


扩展资料

哺乳动物分类

  全世界现存哺乳动物有约4180种;我国约509种。哺乳动物通常分为原兽亚纲、后兽亚纲和真兽亚纲。分类的依据主要是外形、头骨、牙齿、附肢和生殖方式等。

  1.原兽亚纲:是哺乳动物中最原始的类群;卵生,产具有壳的多黄卵;有泄殖腔(故通常称为单孔类);肩带具有单独的大形乌喙骨、前乌喙骨和间锁骨,腰带有上耻骨(又称袋骨);无耳郭,体表被毛;具无乳头的乳腺;体温基本稳定在26℃~35℃。常见种类有:

  鸭嘴兽属鸭嘴兽科。身体被短密的绒毛;具外盖裸皮、宽而扁的喙,其内侧具有可以压碎螺壳的角质板;眼小;无耳廓;背腹扁平;尾大;足具五趾,趾间有蹼,趾端有爪,雄性跟部有距;脑不发达;幼仔有真正臼齿样乳齿。穴居,穴端开口于水中,另一端在陆上,并扩大成巢,母兽在巢中孵卵。

  针鼹又称澳洲有刺食蚁兽,属针鼹科。身体笨重,被粗毛,毛间夹杂棘刺;吻长,渐尖,状如鸟喙;舌长,有黏液,具有伸缩性,适于捕食蚁类;长爪有力,适于掘洞;尾只留遗迹;雄性的跟部有细距;成体无齿;大脑较发达;生殖时形成“育儿袋”,卵生。

  2.后兽亚纲:即有袋类,主要分布在澳洲及附近岛屿,少数产于南美及中美。胎生,但一般无胎盘,胎儿产出前发育不完全;腹部有育儿袋,袋中有乳腺和乳头,幼仔在育儿袋中发育;具有一对支持腹壁的袋骨;双子宫双阴道,肛门与生殖泌尿道分开;体温较恒定,较原兽亚纲体温较高,基本稳定在33℃~35℃。常见种类有:

  美洲负鼠属多门齿亚目或称食肉有袋亚目。树栖;大小与猫相似;上颌每侧一般有4或5枚门齿,下颌少1至2枚,犬齿与臼齿具尖锐齿突,适于食肉;有长的缠绕尾;幼仔被负在母体背上;夜间觅食,杂食性。

  大赤袋鼠属双门齿亚目或称食草有袋亚目。体形较大,体长一般2米以上;上颌门齿三对,下颌一对,上下颌臼齿数枚,有锐利突起;前肢短小,后肢长大,第二、三趾合并,第四趾发达,善于跳跃:尾为运动时的平衡器;育儿袋发达,多达4个乳头。

  3.真兽亚纲:又称有胎盘亚纲,为哺乳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具有真正的胎盘,胎儿借胎盘与母体子宫壁联系,幼仔发育完善才产出,无育儿袋及袋骨;牙齿为再出性,即乳齿和恒齿更换明显;体温高而恒定,一般达37℃;具有单个阴道。本亚纲共17个目,种类最多,达4000多种。

  食虫目为本亚纲最原始的类群。身体小,具有细密的毛或刺;吻尖而长,齿列尖锐,分化不明显;大脑小,没有沟回。常见种类有:针鼹、刺猬等。

  翼手目前肢的上臂、前臂以及第2~5指的骨骼延长,在伸长的前肢、体侧、后肢和尾之间有薄的皮膜连接而成的翼;胸骨有龙骨突,胸肌发达,锁骨强大,适于飞行;视觉弱,听觉和嗅觉灵敏,利用所发出的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捕食昆虫。常见种类有:蝙蝠、吸血蝠、果蝠等。

  灵长类是本亚纲中最高等的一目。大脑特别发达;第一指与其他指形成对握;分为原猴亚目和类人猿亚目。前者颜面圆,吻不突出,第一对上门齿间有间隙,前肢短于后肢,如蜂猴;后者颜面似人,吻不突出,前肢大多长于后肢,第一对上门齿间无间隙,为单子宫,如金丝猴、长臂猴、猕猴、猩猩和叶猴等。

  兔形目又称重齿目。上门齿两对,前后重叠,门齿终生生长,没有犬齿,上唇裂开,尾较短,常见种类有华南野兔、鼠兔等。

  啮齿目上颌只有一对门齿,且门齿终生生长,没有犬齿。生活习性有地栖、树栖、穴居或半水栖。种类繁多,是本亚纲中种类最多的一目。常见种类有家鼠、竹鼠、河狸和豪猪等。

  鲸目体形似鱼,前肢变成鳍状,后肢退化,成体无毛,外鼻孔开口于头的背侧,眼小,没有耳壳,外耳道外端封闭,皮下脂肪层极厚。常见种类有白暨豚(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江豚、鲸、蓝鲸、抹香鲸、虎鲸和座头鲸等。

  鳞甲目头、吻尖,无牙齿,身体表面被覆瓦状排列的角质鳞,鳞片间有稀疏的毛。舌较细长,前爪十分锐利,穴居生活,以蚁类为食。如穿山甲等。

  食肉类门齿较小,有发达的犬齿,还具有裂齿,足具利爪。除大猫熊科、浣熊科、熊科等外,一般属肉食性、如狼、狐、狸、黄鼬、水獭、虎、豹、熊猫、狮和美洲豹等。

  鳍脚目四肢桨状,趾间具蹼,适于水中生活。如海象、海豹等。

  长鼻目鼻和上唇愈合并延长成为长鼻,一对门齿发达而突出唇外,称为象牙。如非洲象和亚洲象(一级保护动物)。

  海牛目身体纺锤形,前肢演化为桨状,尾水平,具稀毛,皮厚、眼小,没有耳壳和后肢,仅有六枚颈椎。如海牛、儒艮等。

  奇蹄目四肢中第三趾特别发达,其余趾退化或消失。如野马、犀牛、斑马等。

  偶蹄目四肢中第三、四趾特别发达,其余趾退化或消失。如野猪、牦牛、鹿、黄羊、獐、麂、角马、叉角羚等。


扩展资料

胎盘的结构与功能浅述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除单孔目和有袋目之外)的胎儿都是在母体内发育。当幼体离开母体时,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能力,这就是所谓的胎生。正是这种优越的生殖方式保证了哺乳动物有很高的成活率,从而使之成为地球上占统治地位的一个动物类群。

  动物界中还有其它一些动物的胚胎也是在母体内发育,例如某些蛇类。但它们和哺乳类的胎生不同,其胚胎发育时和母体之间没有营养联系。所以称之为卵胎生,以示区别。

  所谓胚胎和母体的营养联系是指胚胎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氧气、养料和水)由母体提供,而胚胎新陈代谢的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和多种含氮废物)也通过母体排出。子宫中的胚胎(也称胎儿)和母体的这种营养联系是通过一个特殊结构——胎盘来实现的。

  胎盘是在胚泡(受精卵经多次分裂形成的细胞团,内有充满液体的空腔)着床于子宫内膜后逐渐形成的。具体地说,胚泡着床后的子宫内膜在激素的作用下,上皮细胞快速增生,形成了蜕膜。同时,胚泡外层的细胞也迅速分裂,形成了一些突起。而后胚胎发育形成的血管和组织侵入这些突起,并使它们进一步延长、分枝,这就形成了绒毛膜绒毛。这些绒毛伸入到蜕膜中所形成的一个复合结构就是胎盘。胎盘中绒毛膜绒毛的周围由于溶细胞作用,形成一些空腔,称为绒毛间隙。同样的原因使蜕膜里的子宫小动脉破裂,血液进入间隙形成血池。血池又和子宫的静脉相通,因此成了母体血液循环的一部分。绒毛血管和绒毛间隙的血池之间只隔着很薄的几层细胞,有利于两侧血液中的物质进行交换。由此建立起胎儿和母体的营养联系。

  随着胎儿的发育长大,它与胎盘之间逐渐变成以一根脐带相连。脐带中有脐动脉和脐静脉。脐动脉里的血液是由胎儿身体流向胎盘的静脉血。在胎盘中经过物质交换:二氧化碳和含氮废物从绒毛血管扩散或主动运输到绒毛间隙的血池中,进入到母体;母体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则由绒毛间隙的血池进入到绒毛血管里,把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再经脐静脉流回胎儿身体,供胎儿生长发育。所以说在妊娠过程中,母体提供了胎儿所需的营养,胎儿新陈代谢产生的全部废物也通过母体排出。

  胎盘在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不仅仅是胎儿的营养供应基地,其本身还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可以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能协助脑垂体维持黄体的功能;雌激素有刺激子宫内膜上皮增生的作用;孕激素有安抚子宫和刺激乳腺腺泡发育的作用。因此胎盘的内分泌作用,对维持正常的妊娠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扩展资料

兔的消化

  一、家兔的食性

   1、草食性:兔以植物为食物,主要采食植物的根、茎、叶和种子。

   2、食粪性:家兔食粪行为是完全正当的生理现象,这种现象在鼠和豚鼠等动物也可以看到。家兔排泄两种粪便:白天的硬状粪便、晚上的软团状粪便,而软粪一排出就被自己全部吃掉。因此我们可以由此判断家兔的健康情况,但无菌兔和摘除盲肠的兔没有食粪性。有人对此进行了分析,结论是:软粪比正常粪中的粗蛋白和水溶性维生素多。如下表:

 

软  粪

干  粪

干物质(克)

6.9

9.8

粗蛋白(%)

37.4

18.7

脂  肪(%)

3.5

4.3

灰  分(%)

13.1

13.2

纤维素(%)

27.2

46.6

其他碳水化合物(%)

11.3

4.9

烟  酸(微克/克)

139.1

39.7

核黄素(微克/克)

30.2

9.4

泛  酸(微克/克)

51.6

8.4

维生素B12(微克/克)

2.9

0.9

  二、家兔的消化特点

   1、家兔对粗纤维的消化率高:家兔具有极度发达的小肠和大肠。小肠和大肠的总长度为兔的10倍左右,肠内微生物大量繁殖,具有反刍动物第一胃的作用,使家兔能大量消化粗饲料。据调查,家兔每日采食的青草量一般为其体重的10%—30%。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为65——78%,仅次于牛、羊,高于马、猪、鸡。如下表:

畜   别

微生物消化处所

粗纤维的消化率(%)

牛、羊

瘤 胃

盲 肠

盲 肠

盲 肠

盲 肠

50——90

13——40

3——25

65——78

20——30

   2、家兔对粗饲料中的蛋白质消化率也较高:家兔除对粗纤维具有较高的消化率外,还能充分利用粗饲料中如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家兔与猪和家禽相比,家兔能有效地利用饲草中的蛋白质。以粉蛋白质为例,猪低于50%,而家兔约75%。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