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三历史 -> 初三上学期 -> 第五章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一)

第二课 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5阅读:nyq
字号:|


七 年 战 争

  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即英国-普鲁士同盟与法国-奥地利-俄国同盟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战场遍及欧洲大陆、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宾等地。这次战争对于18世纪后半期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年战争前夕,欧洲各大国之间的关系正酝酿着新的大变动,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其中对全局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英法矛盾。英国从16世纪末叶到17世纪70年代先后打败西班牙和荷兰,它同剩下的唯一强大对手法国的矛盾迅速上升,两强决战势所难免。其次是普奥矛盾。自从神圣罗马帝国分裂为一系列独立的诸侯国,普鲁士和奥地利最为强大,它们都想成为德意志诸侯国中的霸主,同时由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室领地西里西亚在两?quot;西里西亚战争"中被普鲁士占领,两国的斗争日益尖锐化。再次是俄普矛盾。沙皇俄国在18世纪初叶打败瑞典而成为欧洲强国之后,继续推行西进和南下扩张政策,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在上述背景下,各国都积极争取盟国,孤立对手,纵横捭阖,朝秦暮楚,展开尖锐而复杂的外交斗争。1756年1月16日,英普首先缔结《白厅条约》,规定双方负责在德意志境内维持和平,并以武力"对付侵犯德意志领土完整的任何国家",矛头直指奥、俄、法三国。鉴于此,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政府决心放弃原先签订的《俄英条约》,于1756年3月25日转向同奥地利结成攻守同盟。稍后,法王路易十五政府于5月1日毅然与宿敌奥地利签订相互保证的第一次《凡尔赛条约》,双方保证各自提供军队,援助另一方反击任何敌人。

  随着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双方都进一步争取同盟者。结果,汉诺威(英国王室在欧洲大陆上的世袭领地)、黑森-卡塞尔、不伦瑞克等德意志诸侯国以及葡萄牙先后参加英普同盟;瑞典、萨克森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多数德意志诸侯国以及西班牙则先后参加法奥俄同盟。

  在欧洲各派力量的分化组合行将完成之际,普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判断战争已不可避免,从普鲁士所处战略地位考虑,与其等待敌人进攻,不如趁敌人尚未完全准备就绪之机,先发制人,于1756年8月底亲率9.5万人的军队对萨克森发动突然袭击,七年战争由此爆发。

  在普军预有准备的军事行动面前,萨克森军很快陷入包围,被迫投降,首府德累斯顿随即被普军占领。在普军对萨克森军形成包围时,奥地利派出一支军队火速增援,双方在埃格尔河和易北河会合处的洛沃西采遭遇。交战结果,奥军未能突破普军防御,因此无法挽回萨克森的败局,1756年的战局以普军的胜利告终。

  1757年初,弗里德里希二世决定挟萨克森战胜之余威,进军波希米亚。5月6日,普军向布拉格发起进攻,奥军被迫退守城内。为解布拉格之围,奥军一部向布拉格开进,普军派一部迎击。两军在科林附近遭遇激战,普军失利,随后解除了布拉格之围,退回萨克森。此间,法军分两路在西线展开了军事行动。弗里德里希二世从布拉格撤军后,审时度势,选择其一路打击之。两军于11月间举行罗斯巴赫会战,法军大败。当年,俄军亦于5月间开始向战场调动军队。夏季,乘奥、法军对普军兵力的牵制,进军东普鲁士,期间两军展开大耶格尔斯多夫之战。普军先占优势,但俄军后又反败为胜。战斗中,俄军著名统帅,当时的旅长鲁缅采夫崭露头角。俄军取胜后,没有发展胜利。普军在罗斯巴赫会战后,主力又由西东进,截击进入西里西亚的奥军,并于12月间举行全年度的最后一次大会战洛依滕会战,取得全胜。

  1758年,反普同盟诸国总兵力进一步增加,但由于战略指导上缺乏全局观念,作战行动不协调的情况严重存在。普军趁敌方观望之机,由洛依滕长驱直下奥地利领地摩拉维亚,并包围奥军主力一部驻守的奥尔米茨。此时解冻期已过,俄军又重新西进。普军遂放弃奥尔米茨,北上迎战俄军。普俄两军于8月25日在屈斯特林城附近的措恩多夫村展开血战,打成平手。普军在休整期间,于10月间遭到奥军突然袭击,伤亡惨重,与战争初期相比,实力已明显下降。

  1759年的战争又以俄军的西进为前奏。由于俄军已占领东普鲁士,因而在战略上作出调整,准备同奥军会合,攻克柏林。普军亦以俄军为主要目标,7月间在法兰克福东南截住俄军,但战败。8月,俄奥两军在法兰克福会师。为防俄奥联军进攻柏林,普军集结兵力再次前往阻截,双方展开了著名的库纳斯多夫会战,结果普军失败。这场会战使1759年成了七年战争的转折年,普军统帅弗里德里希二世对战争前途产生了悲观情绪。只是由于冬天的来临,俄奥联军才未对普军采取进一步行动。

  1760年,俄奥联军在战略上又产生分歧。俄军主张攻打柏林,而奥军则急欲夺取西里西亚,于是两军又各自为战。10月间,俄军乘奥军与普军周旋之机,曾一度偷袭柏林得手,后在普军主力回救时放弃。普军在解除柏林危急后,调头迎战奥军,双方在萨克森境内举行托尔高会战,普军勉强取胜,从而渡过了艰难的1760年。

  1761年,普军依然面临三面受敌的困境:法军威胁汉诺威,俄军伺机攻取科尔贝格,而奥军则占领了西里西亚。下半年,俄军主力南下同奥军会合,帮助奥军在西里西亚取得一系列胜利,使普军在全战线的防御岌岌可危。为攻克柏林,俄军另一部在鲁缅采夫将军指挥下开始围攻柏林的门户科尔贝格。当年12月,科尔贝格失陷。

  由于南北两线的相继失利,普军在战略全局上几乎陷入绝境。但这时发生了一个偶然的但对战争全局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这就是俄国女皇叶丽萨维塔病死,其外甥彼得三世继位。此人有一半普鲁士血统,从小在普鲁士长大,是俄国统治集团中亲普势力的总代表。他继位后,俄国立即退出战争,将所占土地归还普鲁士,并转向同普鲁士结盟。普鲁士由此免于彻底覆灭的厄运,有的历史学家称此为"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

  在欧洲大陆以外,战争主要表现为英国和法国在海上和各殖民地的争夺。战争初期,英国在战略上侧重于以海军同法国海军在海上交战。1756年,英国舰队在梅诺卡岛战役中失败。此后,受命组阁的英国陆军大臣皮特提出了以争夺海外殖民地为主的新战略。英国逐渐扭转了战略上的被动局面,先后夺取了原属法国的加拿大和加勒比海大部地区。1762年,又从站在反英一方介入七年战争的西班牙手中夺取了古巴。英国还以殖民军队为主力,在海军的支援下,同法国殖民军在印度和菲律宾等地展开角逐,最终完全控制了这些地区。

  以俄国退出战争为标志,七年战争进入了尾声。由于英国在海外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普鲁士又重新夺回了西里西亚,加之各国已被战争拖得筋疲力尽,七年战争的结局基本已经形成。基于这一情况,交战各国相互间签订了一系列停战和约。1763年2月15日,以普鲁士为一方,奥地利和萨克森为另一方,签订了结束七年战争的《胡贝尔图斯堡和约》。

  根据上述协议与和约,普鲁士巩固了它对西里西亚的占有权;英国取得了加拿大和法国割让的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所有领土,并且用梅诺卡岛换取了塞内加尔,用古巴换取了佛罗里达的一部分;奥地利放弃了收复西里西亚的要求;法国丧失了北美和南亚的大部分殖民地,但重新获得英国归还的贝尔岛、瓜德罗普、马提尼克、圣路西亚、加利,以及北大西洋的密克隆和圣皮埃尔岛;西班牙在付出代价后,重新获得古巴和菲律宾。

  七年战争是法国革命战争前欧洲各主要国家都相继卷入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英国由于在战争爆发时已经历资产阶级革命,并处于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经济、军事实力获得长足发展,同时由于以老威廉·皮特为核心的统治集团的战略指导发挥了积极作用,因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普鲁士由于在军事上作出了充分准备,加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统帅才能,以有限的人力物力在欧洲大陆上同当时几乎所有的大陆强国相对抗,取得多次会战的光辉胜利,但它称霸欧洲,多面树敌,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政策是不足为训的。七年战争中,法国、奥地利、俄国等国结成联盟,在总兵力上并不弱,但其内部战略目标各异,形不成合力,授敌以可乘之隙,犯了联盟战争之大忌。

  七年战争对军事学术的重大影响主要在于,它暴露了当时欧洲军队盛行的分兵把口式的"警戒线战略"和以威胁敌军补给线为主要目标的"机动战略",以及呆板的线式战术的缺点。随着各国经济承受能力的提高,军队人数增大,火力加强,后勤补给制度也不单靠补给线,这些新的历史条件,呼唤着集中兵力,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决战战略和便于利用地形地物发挥火力,保存自己的比较灵活的战斗队形和战术。从七年战争的某些会战胜负原因中,可以看出几十年后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中臻于完善的决战战略和疏开队形的端倪。



英荷战争 --"海上马车夫"的永久憾事

  荷兰,这个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国,按理并不足道,但它却在历史上有过一段耀眼的辉煌。17世纪上半叶,它拥有商船1.6万艘,是法国、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国商船总吨位的四分之三。荷兰人垄断了世界的贸易,荷兰商人的足迹遍及五大洲各个角落。因而荷兰人被称之为"海上马车夫"。

  然而,正像历史上许多国家一样,其衰败往往从一次大的灾难性的战争开始。荷兰17世纪上半叶对海上的垄断权,当成为后起的英国海外扩张最大的障碍和威胁之时,战争就不可避免了。正因为英荷战争,使得荷兰从海上霸主地位上,迅速跌落下来,从此再也没有占据海上霸主地位,此战成为"海上马车夫"永久的憾事。

  17世纪起,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而摆脱西班牙统治的荷兰,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在发展上超过许多欧洲国家,成为"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由它运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产品,由它运往北欧。它于1619年在爪哇建立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然后由爪哇向西侵占苏门答腊岛,向东从葡萄牙手里夺取香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还相继侵占了马六甲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在亚洲东部一度侵入中国领土台湾。在日本九州岛的长崎取得了商业据点。1652年,荷兰在南非建立了好望角殖民地,为它在亚洲的殖民扩张取得了强大的中继站。在北美以哈得逊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在河口夺取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安得列斯群岛中的一些岛屿。

  英国于16世纪晚期,挫败了西班牙海上霸权,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垄断局面。英国脱颖而出,逐渐发展为后起的却又是强大的殖民主义国家。它在同荷兰殖民强国的斗争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要求独占海权、独占原料、独占市场,因此由竞争、抢夺发展到武装冲突。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这就是说不许其他有航运能力的国家插手。荷兰一向以商船多、体积大、效率高、组织完善而成为贸易中介国家、全世界商品集散的中心。英国的新航海条例显然是对付荷兰的,打击它在英国对其他国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荷兰反对英国的航海条例,英国拒绝废除航海条例,这就导致了英荷海上大战。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年),是荷兰于1652年7月28日发动的,目的是为了回击英国国会针对荷兰把持贸易经纪权而于1651年通过的航海法案。英荷之间,除了在两国近海展开作战行动(如1652年普利茅斯海战、1652年和1653年纽波特海战、1653年波特兰海战)以外,还在地中海、印度洋以及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各海峡同时进行了海战。英军舰艇装备有较先进的火炮,而且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占优势,因此击溃了荷兰海军,并对荷兰海岸实施封锁,迫使荷兰于1654年4月14日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根据这一和约,荷兰实际上承认了航海法案。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年),是由于英国占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而引起的。1665年1月24日,荷兰对英宣战。1666年2月,法国和丹麦同荷兰结成同盟。在1666年6月11-14日的敦刻尔克海战中,廖特尔海军上将统率的荷兰舰队击败了英军,但未能巩固既得的战果。同年8月4-5日于北福伦角再度交战,荷军败北。1667年6月,荷兰海军封锁泰晤士河口,歼灭部分英国舰只。由于伦敦直接受到威胁,英国被迫缔结和约。根据1667年7月31日《布雷达和约》,英国占有新阿姆斯特丹,但将英军在战争期间占领的苏里南(在南美)归还荷兰。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年),是荷法战争(1672-1678年)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英王查理二世和法王路易十四之间的秘密条约,英国参加了这场战争。英军突然袭击了荷兰海军。1673年8月,廖特尔指挥的荷兰舰队在特克塞尔附近击溃英法联合舰队。海战失利和对于比荷兰更危险的竞争者法国实力增强的畏惧,促使英国退出战争。1674年2月19日,《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1667年《布雷达条约》继续有效。

  前后达20多年的英荷海上争霸战争,尽管荷兰在军事上没有完全输给英国,但从整体上说,荷兰海上实力大为削弱了。荷兰在经济、贸易、海运方面的实力大为下降,从此"海上马车夫"把海上霸权让给了英国,沦为欧洲二流国家,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以这次战争为标志,海上霸权斗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是西欧各国进一步鼓励造船工业的发展,以增加本国船只数量,以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海战,进行更大的海外贸易;颁布和完善排它性的航海条例,或禁止外国船只装运货物进出本国及其殖民地港口,或对进出本国港口的外国船只课以重税,以促进本国航运业的发展;发展渔业,以扩大航海人员的来源;招聘外国科技人员,以研究和提高本国的航海造船技术。

  总之,西欧各国此时期实行了全面的拓海政策,增强海上实力。二是改进海上武器装备,强化海上武装力量,提高海上作战能力。①研制和装备大战船。这个时期战舰最大长达300多英尺,有的排水量达2500吨左右,载负约1000人;②在战舰上装备多种大口径火炮,以增强火力,大型战舰装有甲板,共配备数十或100门以上的完全标准化的加农炮等;③采用旗语,使海军历史上指挥官第一次能够在交战开始前对舰队实施不间断的指挥和发布命令。与此同时,海上战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如英国海军发明了海上封锁和拦截的战术。

  三是抢占海上交通要道、占据海上岛屿、掠夺海外殖民地等进一步加剧。英国、美国、荷兰、法国等国,以原殖民地为基础,进一步实行扩张政策,到处争夺殖民地,侵略魔爪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英国,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在先后的两个多世纪中一直成为世界超级殖民、商业和军事大国,在世界各地发动殖民战争,制造一个又一个灾难。



 英胜法败原因何在?

  17世纪后半期,英国在殖民扩张中,首先打败了荷兰,接着,为了争夺世界殖民霸权,与法国进行了长期的殖民战争。从1688年"光荣革命"后,到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英法共进行了四次重要的殖民战争,结果英国打败了法国,夺取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那么,英国打败法国的原因是什么呢?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两国对外扩张的侧重点不同。法国对欧洲霸权的兴趣比对海外殖民扩张的兴趣更大,所以长期以来,它主要致力于欧洲大陆的领土扩张。从16世纪开始,法国统治者就处心积虑地夺取意大利的地盘,并长期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争霸。只是到了18世纪末,波旁王朝被推翻后,法国才开始把主要精力转向海外扩张。而英国则自从17世纪开始就把经营海外事业、夺取海上霸权放在首要地位。并且,为了打败法国,夺取世界殖民霸权,在欧洲大陆上,英国站在法国的对立面,用金钱和武器支持德意志和西班牙等国组成的奥格斯堡同盟,让它们与法国作战,自己则集中海军力量在海外打击法国。这就造成了两国海外扩张中实力的差别,使英国在海外争夺中处于优势地位。

  第二、英国海外移民的人数大大多于法国移民。两国海外移民数量的差别,主要是两国政府不同的政策导致的。法国政府严禁法国新教徒移往殖民地,而英国则对新教徒采取放任态度。另外,法国土地肥沃,法国农民留恋故土,不愿远徙海外。而英国农民则因圈地运动的推行,纷纷失去土地,流离失所,只好到海外去谋生。英国也有少数乡绅因物价上涨和固定地租,生活陷入困境,同时由于他们多半信仰清教而失去了担任官职的资格,所以这部分人也成为新大陆的移民。到1688年,有30万英国移民聚居在北美英属殖民地沿海一带。而法国只有2万移民散居在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流域。英国殖民地上的移民人数众多,在英法战争中,大大加强了英方的战斗力。移民的支持成为英国在北美战场上打败法国的重要原因。

  第三、英国工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在16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英国工业增长迅速,不但那些老的工业部门,而且新出现的一些工业部门都发展很快。主要原因是:三十年战争增加了对军事物资的需求,因而刺激了英国采矿业、冶金业和化工业的发展;来自德国、法国及佛兰德斯的移民带来的新技术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15世纪末开始的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原料和市场。法国的工业尽管在产量方面与英国相仿,但法国人口是英国的三倍以上,而且法国工业以生产奢侈品为主,而英国工业则以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为主,因而法国工业在质的方面落后于英国。英国工业的迅速发展,既有利于建设强大的海军,也成为对法战争的经济基础。

  第四、英国海军实力强大。英国是岛国,向来重视海军建设,特别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更加狂热地从事大规模的海军建设。1649-1652年三年中建造的军舰比整个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建造的还要多。其中,1652年秋决定建造的军舰就达30艘。到18世纪,英国海军之强,不仅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英国由此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英国海军在英法殖民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最大,特别是它切断了法国殖民地与宗主国的联系,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最终大部分被英国夺去。  



殖民活动改变了世界

  西欧向海外殖民扩张造成的结果是多方面的、深刻的。

  首先,它导致了人种的重新分布。1500年以前,世界各地的人种是相互隔离的,黑人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及少数几个太平洋海岛上。蒙古利亚人种住在中亚、西伯利亚及东亚,而高加索人种住在欧洲、北非、中东及印度。但是到1760年,这种分布情况大大变化。在非洲,荷兰人在海角地区建立了一个永久居留地。到1760年为止,荷兰人已步步向北扩展,并且已开始渡过奥伦治河。这样,白人渗入了南非。

  美洲人种的变化最大。在1492年以前,美洲印第安人人口估计在1400万至4000万人之间。但是不管印第安人的原来人口实际数目多少,欧洲人之入侵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的灾难之大,是肯定无疑的。在白人入侵后,印第安人到处成群成群地死去,原因甚多,有的被白人杀死,有的在强迫劳动中死于过分劳累,有的死于白人带来的新的疾病,更有的死于白人征服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创伤。在地理大发现以后的100年间,印第安人人口减少90%一95%。加勒比海的岛上及热带沿海地区的印第安人蒙受的打击最大,因为这些地区的印第安人在一个世纪之内就灭绝了。例外的只是南美热带高地及低地(巴西及巴拉圭等地)的印第安人,他们几乎原封不动地生存下来。到20世纪,只有热带地区的印第安人的人口恢复到1492年以前的水平,至于其余地区的印第安人人口仍远远低于原来的水平。

  在印第安人人口大量减少的同时,欧洲白人及非洲黑人大批涌到美洲。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上,除了印第安人之外,还有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白人和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由于白人男人比女人多,许多白人男子娶印第安女人为妻或妾。于是出现了印欧混血人种,他们的人数在许多地区超过欧洲人及印第安人。在西印度群岛由于印第安人灭绝了,成为当地主人的英国人、法国人及西班牙人便从非洲掠夺、贩运黑人奴隶,迫使他们在种植园中劳动。后来黑人人口竟大大超过了白人。黑、白人结婚的也不少,出现黑、白混血儿。

  结果,美洲成为世界上人种混合最甚的地区:既有土著印第安人,又有外来的欧洲白人及非洲黑人,既有欧、印混合种人,又有黑、白混合种人。

  其次,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也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移到美洲的白人把旧世界的各种家畜(特别是马、牛和羊)以及农作物(小麦、燕麦、大麦及裸麦)带到新世界。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与此同时,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地瓜)、花生、各种豆类以及南瓜、可可等。可以有把握地说,今天世界植物食品中至少有l/3来自美洲。

  此外,美洲印第安人也向世界提供了两大经济作物-烟草和棉花。最早吸烟的就是印第安人。在1500年以前,在新、旧世界都出产不同品种的棉花,但是今天的经济棉花主要来源于美洲印第安人培育的品种。值得注意的是,美洲产的几种药品,也在近代医疗中被广泛使用,如南美的古柯可以制成可卡因和奴佛卡因;南美产的马钱子可以制成麻醉药;美洲产的金鸡纳树可以制成专治疟疾的奎宁;美洲产的曼陀罗可以解痛,药鼠李可以用作缓泻剂。

  一言以蔽之,地理大发现及西欧人的殖民征服,大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的另一个重大后果,便是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也密切了,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到18世纪后期,大陆之间的贸易的发展规模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在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这种数量有限的奢侈品贸易已经发展为生活必需品的大宗贸易了。大西洋贸易尤其如此,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烟草、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因为种植场生产的是单一作物,所以种植场需要进口一切日常必需品,其中有粮食、鱼、布匹及金属用具。这些种植场也要求进口劳动力,所以就导致"三角贸易"的繁荣-从欧洲把甘蔗酒、布匹、枪支及金属用具运往非洲,从非洲运奴隶到新世界,再从新世界运砂糖、烟草及白银到欧洲。当然也从欧洲运日用必需品到美洲。

  这个时期新兴的大宗全球贸易的另一个分支便是西欧与东欧之间的贸易,西欧进口的是原材料,特别是粮食,因为西欧人口增长,农田变为牧场。在但泽(波罗的海粮食贸易的主要港口),在1550到1600年间裸麦价格上升247%,大麦的价格上升187%,燕麦价格上升185%。这大大刺激了东欧粮食及其他原料出口的增加,所以在这几十年间波兰及匈牙利向西欧的出口价值通常为进口的两倍。波兰、匈牙利、俄国及巴尔干诸国则进口纺织品、武器、金属产品及殖民地商品,出口的则是粮食、牛羊、皮革、船上用品及亚麻。

  西欧对亚洲的贸易,与西欧对美洲、西欧对东欧的贸易相比要小得多,其原因有二:第一,西欧纺织工业家反对进口亚洲诸国的棉织品。东南亚的纺织品在西欧颇受欢迎、质轻、鲜艳、价廉,而且可以洗濯,因之一个时期大批输往西欧。结果英国纺织工业家向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它通过法律,禁止进口印度棉织品。另一个原因是:很难找到可以在亚洲市场上出卖的产品,因为亚洲人对于欧洲商品不感兴趣。一句话,到18世纪末欧洲开始工业革命之前,一直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只有到工业革命后,欧洲用机器生产廉价的纺织品后,才向亚洲出口大宗纺织品。

  随着世界规模的经济联系的加强,国际的劳动分工第一次大规模地实现了。

  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品,非洲提供劳动力(奴隶),亚洲提供奢侈品,而西欧则在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并且越来越集中力量于工业生产。

  但是这种劳动分工是以残酷的剥削为代价的。美洲出口的原料品是由种植场上的奴隶生产出来的,巴西、西印度及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南部的种植场经济为世界市场提供大宗原料品,但是这些原料品的生产是建立在黑人奴隶制上面的。东欧之向西欧出口大宗粮食,也是以农奴制的发展为代价的。西欧对于粮食的需求,推动中欧及东欧的地主加强对于农民的剥削 (一周要求农民在地主土地上劳动6天)。为了达到迫使农民完成徭役的目的,国家通过法律一步一步地限制农民移动的自由。最后,他们完全被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农奴。

  但是,世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却给西欧带来无限的好处。西欧是世界贸易的指挥者和受益者。他们从奴隶贸易、甘蔗及烟草种植业以及东方贸易中收取最大的利润。最重要的是,新的全球贸易对于欧洲经济的刺激作用。如在前面已经谈过的,在18世纪晚期开始的工业革命所需要的资金全是从海外殖民掠夺及贸易中积累起来的,这次工业革命也是海外市场对于欧洲制造品的需要增长的结果。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欧洲在世界经济中跃居先进地位。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