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三历史 -> 高三下学期 -> 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六节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6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教法提示

  一、教师可以利用本章课件提供的关于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一些理论,加深学生对秦汉时期民族关系史实的认识和理解,站在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高度认识这一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对祖国发展所作的贡献。在评价张骞、班超及汉武帝时,亦可调出列宁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论述,借此提高学生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本章课件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文献资料”和多媒体图片,对此,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适当给学生调出或引用,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增强历史的真实性、形象性;有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亦有很大作用,如关于张骞、班超的事迹,这些都值得教师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利用。

疑点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很显然西域大小政权并没有西汉直接管辖。西汉直接管辖西域是从公元前60年建立“西域都护”开始的;张骞的两次出使开始的时间分别为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 

  例: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西域归属中央的开始  B.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物产

  C.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  D.有利于汉朝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A

关于汉民族的形成

  汉族,是与汉朝密切相联的民族。对汉民族的形成,史学界长期存有争论。

  在“文革”前,对民族理论和汉民族的形成,都未摆脱斯大林理论模式的影响,无大的进展。

  “文革”后,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研究再度兴起。大家首先对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文化)进行了分析。其实,苏联学术界早已突破了斯大林的框架,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民族是各种历史形态的民族共同体。

  经过讨论,大家形成了共识: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的存在,是毫无疑义的。汉民族形成于秦汉的观点,已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

  对汉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具体历史过程,史学界也有争论。有人主张四阶段说。第一阶段,春秋战国,是汉民族形成的准备阶段。经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到秦汉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即汉民族。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是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经过氏族迁徙与对流,到隋唐出现了面貌焕然一新的汉民族。第三阶段,宋辽夏金元,是第三次民族大融合。主要在边疆地区进行。第四阶段是清代,第四次民族大融合,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和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基础。

  有人提出了三段说。即有先秦的“夷”、“夏”之辨而后有奏的民族统一,汉继之;有魏晋南北朝的“胡”、“汉”之别而后有陷的民族统一,唐继之;有辽金西夏的三朝鼎立而后有元的民族统一,明清继之。

对汉匈和亲政策的评价

  史学界对此政策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肯定说。这种政策,不论是当时统治者的主观愿望,还是一种策略手段,其结果都导致了汉朝和匈奴间、汉民族与匈奴间的和好关系,有利于两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也有人说,当时中原农业和草原牧业两种经济交往确以战争与和亲的方式进行;与战争政策相比,和亲政策更有利于两种经济的交流和发展。第二,否定说。认为和亲政策,企图换取边境暂时的安静,使匈奴愈益骄横,连年入侵边郡,两汉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应急、权宜、妥协的消极政策。第三,具体分析说。两汉和亲的效果和作用,主要是取决于两汉国力的强弱,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古代的民族间的交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不是甜美和谐的。

西汉的“和亲”问题

  “和亲”是西汉统治者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中原王朝无力用军事手段抵御外族的入侵,被迫采用了带有屈辱性的“和亲”政策。公元前200年,在“白登之围”中,刘邦被围七天。此后,汉政府感到实力不足,而采用刘敬建议,与匈奴结”和亲之约”,规定汉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匈奴最高统治者为阏氏(皇后),并每年奉送匈奴大量物资,同时进行贸易。这种政策一直实行到汉武帝统治初期。

  后来汉武帝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对匈奴进行反击,放弃了“和亲”政策。汉武帝以后,随着匈奴族的内部矛盾的激化,对汉战争的失败,特别是汉族文化的影响,不少匈奴人倾向于与汉族恢复和亲。汉元帝时,呼韩邪率都归附汉朝,汉匈结束了长期的战争状态,转入和平、友好的关系。呼韩邪单于提出要求当汉家女婿以便进一步亲汉时,宫女王昭君毅然应召,自愿扮演一个“和平使者”角色,于公元前33年出塞,嫁给呼韩邪。这是汉匈之间重大的和亲行动。但这次和亲不像汉初那样有屈辱性,而是在匈奴归附中原后发生的,是汉甸之间和平友好的重要表现,昭君及其后代对汉匈两族之间和平友好做出了重要贡献。除汉匈之间有和亲关系之外,为联络西域各族,共同抗击匈奴,西汉皇帝也曾与西域各族实行过“和亲”,如武帝时,曾将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下嫁给马孙王。这种和亲实际上成为一种外交策略了。

汉对匈奴战争政策的评价

  自西汉中期后,开始对匈奴进行了大规模的进攻,对此的评价主要有两种意见。第一,肯定说。认为西汉对匈奴的战争,主观动机是为了卫国护境,以维护西汉王朝的利益不受侵害。战争的结果,超出了狭隘的阶级范围,使和亲的政策产生了转变,对汉甸的民族融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标志着汉匈民族胜合条件的出现和产生。第二,否定说。认为汉匈在景帝和武帝前期,关系处于平和,出现了和平交往的局面。从武帝开始对匈奴用兵,这是非正义的,违反了当时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了破坏作用。也有人认为,武帝改变“和亲”政策,对匈奴大举进攻,虽经过几十年的残酷战争,带给双方的只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