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三历史 -> 高三下学期 -> 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第四节 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7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与相关科目关联的知识点

  (1)北京的历史沿革(五代时的幽州、辽时的南京、金时的燕京,后改为中都)与北京自然、人文地理的联系。

  (2)南宋与金的分界线与地理学科中我国南北的分界线吻合,注意学科间的联系

怎样评价辽宋、夏宋、金宋之间的三次和议

  北宋与辽、夏和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即辽宋于1005年的温渊之盟、夏宋于1044年的和议,金南宋于1141年的绍兴和议。这三次和议基本是宋朝统治者以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的产物,是两宋软弱的表现,对两宋来说多是屈辱性的,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加剧了两宋的统治危机。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第一,结束了辽宋、夏宋、金宋之间的战争局面,使双方处于长期的和平稳定状态。从民族关系来看,各民族间的和平共处是主要的。第二,为各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正确认识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及民族关系

  (1)关于民族政权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辽、宋、夏、金这些政权的历史地位是平等的,并非一些古代的历史学家只视中原汉族的宋政权为正统,而辽、夏、金政权为“犯上作乱”的非法政权。这些少 数民族政权都为我国边疆的开发及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关于民族关系的问题

  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反映到历史现象上主要有战争、议和及经济文化交流。

  ①要正确看待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但不能用侵略和反侵略的概念,有是非之分。凡是反抗民族压迫和掠夺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凡是意在掠夺别的民族的土地和财产,施行民族压迫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对这一时期一些著名人物的评价也要注意,如:我们称岳飞为著名的抗金将领,但不能称为民族英雄。其理由是:我们主张把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的英雄,称为民族英雄。

  ②要正确评价两宋时期的三次议和。三次议和是指宋辽的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南宋和金议和。这三次议和对两宋来说,在接受了屈辱的条件下,统治者求得了苟安,而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议和本身是民族友好和睦的表现,它客观上使双方减少了战争,彼此获得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各族人民的友好交往。民族和好是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

  ③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辽、夏、金同汉族的商品贸易联系增强,有固定贸易场所榷场。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进程,各民族进一步融合。

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是指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来侵略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而岳飞就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因为宋金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民族之间的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不能用侵略和反侵略的概念,但有是非之分。凡是反抗民族压迫和掠夺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凡是意在掠夺别的民族的土地和财产,施行民族压迫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我们称岳飞为著名的抗金将领,但不能称为民族英雄。其理由是:我们主张把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的英雄,称为民族英雄。

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融合,是历史上进步的和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的前提。

  (1)上古神话中黄帝萤尤的传说与华夏族的形成,实际上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民族大融合。

  (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3)秦汉时期,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充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其中北魏更为突出。

  (4)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融合得到新的发展。

  (5)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时期,其中元朝更为突出。

  (6)清朝时期,各民族的融合与文化交流达到了新的高度。民族融合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7)民族融合是受经济规律支配的。落后民族在先进地区建立政权,终要适应相对发展的经济基础,引起本民族的改造,为被统治民族所国化。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