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三历史 -> 高三下学期 -> 第六章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五节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7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重点理解的问题解析

  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目的:

  ①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大国形象。②发展贸易,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互补互利。③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作为封建王朝,开展对外交注的最根本目的当然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但我国古代开展对外关系是与近代西方殖民者以商业为目的、抢占殖民地、抢占商品市场有根本区别的。

  2.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条件、途经

  条件: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对外交通畅通.政府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等。

  途径:一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对外贸易往往伴随着文化交流.如西亚商人给我国带来宗教,向西方则传播了中国文化。二是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三是宗教传播,同时传播文化。四是战争,在客观上也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3.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兴起于封建社会早期,发展于它的上升时期.繁荣于资本主义萌芽发生前后,衰落于封建让会崩溃前夕。它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传播,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和成长,都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并非是在自由放任的条件下进行的。它一开始就以国家组织的形式进行,这种情况是由外贸必须服从外交、经济必须服从政治这一国策所决定的;而这一国策的发生又与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密切相关。因为国家对外贸的统制是中央集权意志的体现。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一般采取官营和私营两种经营方式,而官营贸易成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基本特征,即使私人经营的对外贸易,也被置于国家的严格控制之下。宋代提倡对外贸易。出口贸易一般由私人经营。元代,出口贸易有时由私人经营,有时由国家派船出海。明代则禁止私人出海,一般由国家派官员出海贩运。对于进口贸易,宋元以前各代多持积极态度并采取鼓励政策,甚至由国家派官招诱外商。但到明代则规定凡进贡的外商,才允许其携带商品人口,此即所谓贡舶制。然而不管采取何种管理方式,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总是被作为 对外经济交流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方面。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闭关锁国不是一种传统政策、对外开放和相互交流才是历史的主流,它占绝对优势的主导地位。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开放政策,渊源于秦汉,推行于隋唐,发展于宋元。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虽然有过较长时期的海禁,但也曾实行过开放政策。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和封建国家政府的倡导、管理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交往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而为世人所瞩目。

  4.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

  对外政策是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有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就有什么样的对外关系。自汉至明朝,我国一直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只是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统治阶级才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这一名称,并不见诸于任何官方文献和私人著述,而是后人对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实行的一系列对外政策加以概括而得出来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场所,行动范围,华夷交往等做出限制;设立公行制度,包办一切进出口贸易的独占权,限制对外贸易。清代闭关政策的形成并非历史的偶然。一方面,它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建统治者在简单再生产的磨盘上转圈,在自给自足的庄园内昏睡,既不了解世界大势的发展,也不依赖外国商品的进口。另一方面,闭关锁国政策又是清朝统治集团民族狭隘性的表现。它企图通过“海禁”、“闭关”,将国内汉人与外界完全隔绝,以防他们内外勾结,形成反清势力。只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华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闭关锁国政策在后期才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的自卫性质:闭关政策虽曾作为一种消极防御手段而起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也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因为 它作茧自缚.不利于中华民族同世界各民族的正常交往、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借以取长补短。闭关锁国政策和狂妄自大是互相联结的,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与这种状态不无联系。

  5.对郑和下西洋的认识: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对外关系史中最重大的事件。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统治者实行开放政策,进行主动外交,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郑和航海,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郑和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首先是从政治上考虑,而不是从经济上考虑的。明成祖要郑和出使西洋,制造一种“万国衣冠拜冕硫”的盛大景况,以便提高自己的皇帝声望。明成祖本人并不主张发展海外贸易,郑和使团在海外进行一些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只是附带进行的。这种交换活动只是作为与西洋诸国发展友好关系的手段,所换回的多是异域珍宝,供宫廷享用,它与赢利性的海外贸易是有本质区别的。郑和下西洋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政府造成巨大的负担。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也悄然结束。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郑和航海的壮举不但未能像哥伦布等人的航海那样导致地理大发现的后果,而且终因明朝国力衰退,宣德以后便成绝响。

  6.明清时期中外关系的特点:

  明代以前中外关系以使节往来、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为主。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在:①自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明末清初,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日本的商人、武士、海盗也骚扰中国东南沿海。②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戚继光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康熙帝阻止了沙俄在黑龙江流域的扩张。③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徐光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著作,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④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中外贸易,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7.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给我们的启示:

  ①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②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③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④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易错、易混的概念或问题解析

  1.南洋、西洋和东洋:

  我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以皇帝的宝座作为全天下的中心,以此划分东西南北四方。在明清两朝,则是以太和殿至天安门一线作为中轴线,以此往南一直到文莱,此线以东的海洋就为东洋,此线以西的海洋就为西洋。因为郑和远航的线路多在文莱以西,所以我国古代历史上经常称郑和的远航为郑和下西洋;而近代历史上,在此线以东的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我国,故日本侵略者被我国人民称为东洋鬼子。与此同时,我们也称呼中国南方的海洋为南洋,南洋中的群岛也被称为南洋群岛。

  与前后章节综合思考的问题

  1.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在古代,我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开拓了辽阔的疆域,而且对外贸易也很发达。古代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经济交流,对人类生产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西汉时,由于西域交通的沟通,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运到西亚大秦。

  唐代对外贸易兴盛。唐都长安是亚洲经济文化中心。对外贸易经陆路和海路与亚洲、欧洲各国往来。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此时贸易的重点是亚洲,交往对象主要是朝鲜、日本、天竺、波斯、大食等。

  南宋造船业进步,罗盘针应用于航海,对外贸易大大发展,对外贸易东达日本、朝鲜,西至非洲一些国家。元朝对外贸易更加繁荣。

  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明朝海上贸易的发展。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古代对外贸易开始进入萧条时期。

  古代对外贸易的启示: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流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2.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商路:

  秦汉:以陆路为主。当时中国的丝绸等物品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运到西欧各国。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也已开辟。

  隋唐:分海、陆两路。海路从广州出发,经过马来半岛、印度可达波斯湾,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从登州、扬州出发,可达朝鲜、日本。

  两宋:陆地丝路中断,夏、辽政府将“岁币”经内蒙西运,出现了又一条北方“丝路”。特别是南宋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外贸易,中国的丝绸、瓷器大量输出日本、朝鲜和非洲一些国家,换回外洋货物。

  元明清:元朝水陆两条“丝路”并进,明朝初期海运船队远达东非和红海,中西贸易兴旺一时。清朝康乾以后,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接待外商,“海上丝路”不畅。

  3.古代促进中外友好交往的代表人物:

  张骞:通西域后,开通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从此中国文明源源不断传到西方。

  甘英:97年受班超之派出使大秦,到达亚洲西部波斯湾。

  安敦:166年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这是中欧友好往来的最早记录。

  鉴真:唐朝高僧,六次东渡日本,终于到达,在日本居留十年,传播唐文化。

  阿倍仲麻吕:日本人,唐太宗时来中国学习,取汉名晁衡。他汉文诗写得好,和我国诗人李白、王维建立友谊。

  玄奘:唐朝高僧,唐太宗时去天竺研究佛经,促进中印文化交流。  

  马可·波罗:意大利人,元世祖时来中国,著有游记。

  郑和:1405、1433年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利玛窦:欧洲传教士,明朝时来中国,带来欧洲科技著作。

  与相关科目关联的知识点

  1.中外文化交流:

  地理:了解古代对外贸易的路线:丝绸之路及唐、宋、明对外贸易路线,并能识图。

  政治:唐朝对外开放,国力强盛;清代闭关锁国,积弱积贫。这说明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重大。

  联系我国对外开放有关政策,充分说明党的决策的正确性,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经验表明:坚持对外开放是发展经济、振兴祖国的必由之路。

  “十五”计划期间,为适应全球化趋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加入世贸组织,二是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三要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四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比较有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