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三历史 -> 高三下学期 -> 第六章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7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重点理解的问题解析

  1.明清时期思想、文学和教育的特点:

  ①思想: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如黄宗羲揭露和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应当由公众评判天下的是非。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制度日趋没落的思想的反映。②文学:出现许多优秀长篇小说。如《红楼梦》,通过描写封建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过程,批判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它提示了明清时期的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③教育:实行了更加规范和严格的思想控制。从科举考试到学校教育都绝对禁止学生发挥主观见解,对违反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进行惩罚,私人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这是封建专制主义强化及维护封建制度的体现。④明清时期的文化特征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封建制度束缚之间的矛盾。预示着维护封建制度和反对封建制的斗争即将来临。

  2.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

  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开明政策,促进了我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代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之,我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我们分析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繁荣的时候,首先要关注它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这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去分析:①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②政治因素: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③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繁荣。④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⑤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

  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世界地位:

  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各国占42%左右。英国剑桥大学凯思斯学院院长李约瑟博士研究后指出,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我国先进的技术成就和在天文、数学、化学、医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向东传播到朝鲜和日本,向南传播到印度,更重要的是通过丝绸之路和海路,向西传播到波斯、阿位伯,并且扩散到欧洲,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马克思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除了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民聪明勤奋,在长期和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这些条件外,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没。在封建社会,个体农民、小地主、手工业者,他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供养脱离生产的科技人员,因此对于科技的发展来说,国家的支持就显得特别重要。比如,造纸技术的改进是在宫廷官员领导下取得的,经过皇帝下令推广。张骞、班超、甘英等探险家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都是由朝廷组织的。火药虽然来自炼丹术,如果没有统治者的支持,炼丹家不但无法生活,更没有炼丹必须的设备和原料。标志航海技术水平的郑和远航,完全是由国家组织领导的。各朝都把天文历法当做国家重要大事来抓,观测研究天文的机构——司天监由高级官吏太史令直接领导。皇帝还经常过问天文观测的历法改革。我国所以有世界最丰富的天象记录,应该主要归功于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

  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没有发展成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原因:

  首先这一时期中西科技成果在内容和方法上的差距加大。在内容上,中国在科学上的主要成就大多属于应用科学,如《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而同一时期西方科学的发展主要是理论科学。科学家努力的重点,不在于实际的应用,而在于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在研究方法上,西方科学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大多使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而中国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16世纪中西科学在内容上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别,正是近代科学与传统科学本质差别的具体体现。

  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②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也阻碍了和工商业有关的科技的发展。③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把大量知识分子迫入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观察研究的歧途,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④教育的落后。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僚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而在教育上采取的私塾教育,既不利于科学间的互相融合,也不利于培养大批人才。总之,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中国近代科技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易错、易混的概念或问题解析

  1.珠算与算筹:

  算筹指算具,最初的筹码用小棍,木制、竹制、骨制都有,算筹长短约一二十厘米。在运算中,占地较大,算筹也易于被移动。后来,算盘取代算筹。珠算地盘小,算珠即使移动也易被发觉。珠算简化了算筹的运算方法,运算起来也迅速便当。因此,得以推广普及,很受欢迎。

  算盘是我国的发明,起源很早,在宋、元著作中多有提及。明代中晚期是珠算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专门介绍珠算的书籍和珠算家。现存最早的珠算专著是徐心鲁著于1573年的《盘珠算法》,收藏在日本内阁文库。在珠算的推广和普及上贡献最大的专著是程大位的《算法统宗》。

  2.明安图割圆九术与《割圆密率捷法》:

  明安图,字静庵,蒙古族正白旗人。青年时被选为官学生学习天文、数学,后在钦天监供职,历任五官正、监正,参与编纂《历象考成》等大型天文著作的任务。康熙年间,法国传教士杜德美传授了圆径求周等三个无穷幂级数公式,即“西士杜德美法”,没有说明理论根据。乾隆年间,明安图积三十余年心血,写成《割圆密率捷法》一书,在杜德美的基础上,证明了九个无穷幂级数公式。这九个公式是:①圆径求周;②弧背求正弦;③弧背求正矢;④弧背求通弦;⑤)弧背求矢;⑥通弦求弧背;⑦正弦求弧背;⑧正矢求弧背;⑨)矢求弧背。有人笼统称这九个公式为“杜氏九术”是不对的,只有前三个是“杜氏三术”,后六个则是明安图所创。此书在明安图生前未定稿,1774年,他的门人陈际新等算校整理成书。这部书揭开了清代中末叶无穷幂级数研究的序幕。

  3.王阳明与心学:

  王阳明(1472~1529),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因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封新建伯。著有《王文成公全集》,其中《传习录》和《大学问》是重要的哲学著作。他的心学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心是唯一的实在,主张发明本心,无须外求,以“尊德性”为入圣之要,攻朱熹为“支离”;朱熹认为理在心外,以“道问学”为修养阶梯,斥陆九渊为“简易”,两大学派纷争不已。王阳明反对程朱的“知先行后”,主张“知行合一”,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是知的表现形式,是知的补充,“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察精觉处即是知”。他反对程朱的“格物致知”,主张“致良知”,说良知即天理,不学而知,不虑而能,为吾心所固有,不假外求;致良知就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使良知明白,就不会违背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他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实集陆九渊以来心学之大成,并称为陆王心学。明代中期以后,阳明学派影响很大,流行到 日本。

  4.《永乐大典》与《古今图书集成》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1403年,明成祖朱棣敕命翰林侍读解缙主持编纂,参与其事者147人,第二年完成,初名《文献大成》。成祖认为采摘不广,记载太略,继命太子少师姚广孝与解缙同为监修,翰林学士王景等为总裁重修,于南京文渊阁开馆,参与其事者2169人,以皇家图书馆文渊阁所收宋、元御府藏书为基础,并派员至全国征集经史子集释藏道经等,辑录先秦至明初书籍七八千种,于永乐六年告竣,更名为《永乐大典》,正文22877卷,凡例、目录60卷,共22937卷,装订成11095册,约三亿七千万字。《永乐大典》是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举凡经、史、子、集、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无不统括在内,资料广博,为中国古代文化成果的宝库。全书体例按《洪武正韵》的韵母分列单字,按单字分类汇辑与这一单字有关的天文、地理、人事、名物以及诗文词曲等各项内容,即所谓“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所引材料,或整部、或整篇、或整段辑入,均照录各书原文,一字不易,因而许多宝贵的文献能赖以保存。清修《四库全书》时,从中辑出佚书385种,共4926卷。其中包括有晋杜预《春秋释例》、唐林宝《元和姓纂》、宋薛居正《旧五代史》、李心 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这样的重要著作。《永乐大典》原只抄写了一部,并未付印。1562年明世宗朱厚命阁臣首辅徐阶监督儒臣109人摹写了副本,至隆庆初年完成。原本藏南京,毁于明亡之时;副本藏北京皇史,入清以后也渐散失。1773年开四库全书馆时已散失2400多册,剩下9677册。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永乐大典》遭受了浩劫,后只剩下64册。世界上现存的《永乐大典》约只370多册,远非全貌,这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个无法估量的损失。

  《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现存的一部规模最大、体例最善、用处也最广泛的类书。初名《古今图书汇集》,陈梦雷原编,后由蒋廷锡重加编校,康熙帝为之改名,雍正帝给写了序言。全书1万卷,目录40卷,附考证24卷,一亿六千万字。雍正六年(1728)刊印。《古今图书集成》是一部完整的、自成体系的古代百科全书。共分为六汇编,三十二典。(一)历象汇编,包括乾象、岁功、历法、庶征四典;(二)方舆汇编,包括坤舆、职方、山川、边裔四典;(三)明伦汇编,包括皇极、宫闱、官常、家范、交谊、氏族、人事、闺媛八典;(四)博物汇编,包括艺术、神异、禽虫、草木四典;(五)理学汇编,包括经籍、学行、文学、字学四典;(六)经济汇编,包括选举、铨衡、食货、礼仪、乐律、戎政、祥刑、考工八典。每典之下又分若干部,共6109部,部是最基本的单位。每部列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九事。汇考记述大事,引证古书,详其源流;总论收录经、史、子、集各书对该内容的议论;图表是用图表的形式加以说明,这一事项要看内容需要,不是每部都有;列传记载历代名人传记;艺文是采集与该内容有关的诗、文、词、赋等;选句是摘出俪句对偶,供吟诗作文 时使用;纪事是罗列琐细小事;杂录、外编收录前述各项之外的有关材料。《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古代仅次于《永乐大典》的一部类书,内容广泛,材料丰富,分类详细,编排有序,寻检方便,在《永乐大典》缺失太多的情况下,更显出它搜罗宏富,而备受重视。1888年(光绪十四年),英人安·美查和弗·美查兄弟设“图书集成印书局”予以出版。1911年,英人翟理斯编《古今图书集成索引》;1934年,日人泷泽俊亮编《古今图书集成分类索引》。外国汉学家称它为“康熙百科全书”。

  与前后章节综合思考的问题

  1.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西周:商高讲过勾股定理的特例,载于《周器算经》。春秋:九九乘法表。西汉:刘歆推算圆周率为3.1547。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三国: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96~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000年;他还为《九章算术》作注;又著《缀术》等书。唐朝:著名数学家王孝通撰写的《缉古算经》,首次提出三次方程式正根的解法,能解决工程建设中上下宽窄不一的计算问题,是对古代数学理论的卓越贡献,比阿拉伯人早300多年,比欧洲早600多年。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算法统宗》,奠定了后世珠算法的基础。清代:蒙族数学家明安图推出“割圆九术”。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割圆密率捷法》。他用解析几何方法把三角函数和圆周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中国古代的著名医生:

  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我国医生所沿用。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搜集民间许多灵验的药方,结合自己的实践,写成医学著作。后人尊他为“医圣”。

  华佗是东汉末年一位以治疗外科病而负盛名的民间医生。他制成了麻醉药剂“麻沸散”,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他还创作体操“五禽戏”,使人体许多部位得到运动。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被后人称为“药王”。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掌握了丰富的医疗技术和经验。他研读大量医书,走访很多地方,收集民间药方,采集药物标本,并虚心向药农和其他劳动人民请教。

  3.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著作:

  《内经》是战国时编写的著名医书。书中叙述了人体的内脏部位和血脉循环情况,提出了病理学说,介绍了311种病候和汤液、针炙、按摩等方法。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书中记录了三、四百个药方,有许多至今还被广泛运用。书中阐述的中医学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唐本草》是唐高宗时政府组织人编写的,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

  《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著作。书中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和5000多个药方。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著作。书中收录1800多种药物,其中新增药物370多种。对每种药物的产地、形状、颜色、气味、主治、功能等情况都详加说明。附有大量药物形态插图。载录1万多个药方。

  4.中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

  荀子认为,星坠日食,刮风下雨,春生夏长,是自然变化,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人力能够征服自然并使之为人类服务。

  王充指出,日食、月食都有一定规律,打雷下雨都是正常现象,并非天降灾害。他批判迷信鬼神思想,他认为:人死了,形体腐朽,变成灰土,精神也随之消亡,不会变成鬼。鬼是不存在的。

  范缜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着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去,精神也随之消失。

  柳宗元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与天命无关。他还认为,人类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并不由“圣人”的意志决定。

  刘禹锡认为,天地都由物质构成,他还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即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观点。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他还重视实践对人的认识的作用。

  5.农业、手工业论著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著,是现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梦溪笔谈》:北宋沈括著,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农政全书》:明末徐光启著,论述了农学理论,并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农学著作。《天工开物》: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被后人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河防一览》:明朝潘继驯所著,总结了我国古代治理黄河水患的经验。

  与相关科目关联的知识点

  1.中国古代的地理成就:

  《周易》一书首先提出了“地理”名称。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中外地理的认识。西晋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即“制图六体”。这一理论一直沿用到明末。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明代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

  2.中国古代的建筑成就:

  战国:鲁班会建筑房屋桥梁,改进生产工具,被奉为木匠祖师爷。

  隋唐:著名建筑师宇文恺主持修建了大兴城,

  唐朝将大兴城扩建为长安城。长安城整体设计合理,建筑规模宏大,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称得上是“奇巧固护,甲于天下”,在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五代:木工喻皓著《木经》一书,这是我国劳动人民撰写的第一部建筑工程专著。

  两宋:北宋李诫编写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史上一部杰出的著作,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学有重要意义。名建筑:①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北京天宁寺砖塔,都是前代所无的实体八角形塔。②津北蓟县独乐寺,是古代木结构阁楼的杰作。③宁夏银川的成天寺塔是西夏建筑艺术的杰作。④金代的卢沟桥以坚固实用、美丽壮观闻名中外。

  明朝:①北京:布局严整,建筑壮丽,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②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