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地理 -> 初一下学期 -> 第十二章 西亚和北非

第三节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21:40:59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阿以矛盾概况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矛盾的实质是领土问题,双方的领土争端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把总面积为2.6万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14477平方公里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11655平方公里划给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并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即归属未定。

  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爆发的阿以战争中,以色列吞并了划归给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强行占领了西耶路撒冷。当时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占领了划归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共5268平方公里。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同时还占领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岛、1600平方公里的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管辖的加沙地带,又从约旦手中夺走了东耶路撒冷,并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1982年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10-15公里宽的狭长地带。根据1978年埃以达成的戴维营协议,以色列把西奈半岛归还了埃及。1974年,以色列曾把戈兰高地的一部分退还给叙利亚,但继续占领戈兰高地其余的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于1981年宣布将其并吞。

  近几年来,以色列在它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已建立200个定居点,犹太移民达10.4万。以色列的犹太移民政策是谋求通过改变其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从约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国。

  多年来,阿拉伯国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在被占领土上停止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撤出1967年其占领的领土,以“土地换和平”。以色列却认为,西奈半岛归还埃及后,它已完成履行联合国决议的要求,现在只需要以“和平换和平”。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占领土上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以色列却只顾同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代表讨论“有限自治”问题。叙利亚要求以色列归还戈兰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却一再表示坚持“寸土不让”。


扩展资料

巴勒斯坦的建立

  巴勒斯坦国位于亚洲西部的巴勒斯坦地区。公元前3000年迦南人定居于亚洲西部的巴勒斯坦地区,《圣经》上有记载,称之为迦南。公元前13世纪,来自爱琴海上岛屿的腓利基人迁徒至此。公元135年,罗马帝国将这块土地纳入版图,称为腓力斯丁。7世纪时,穆罕默德二世及其子孙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这个地方作为圣地成了帝国的中心,阿拉伯人涌入,成了该地的主要居民;他们沿用原来的地名,称之为巴勒斯坦。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衰落,巴勒斯坦逐渐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发起“犹太复国运动”,大规模迁回巴勒斯坦。根据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在巴勒斯坦实行分治,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的决议,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国,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阿拉伯国家面积为1.15万平方千米。中东战争使以色列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控制了大片阿拉伯领土,巴勒斯坦处于被占领状态。1988年巴勒斯坦解放运动组织决定成立巴勒斯坦国,定都圣城耶路撒冷,采用巴解的旗帜为国旗。1988年11月20日与我国建交。

  巴勒斯坦国国旗自上而下由黑、白、绿三色组成,靠旗杆一边是红色三角形。黑、白、绿、红四色寄托了巴勒斯坦人重建阿拉伯国家的光荣梦想,红色象征巴勒斯坦革命,白色象征革命的纯洁性和坚定性,黑色记载了巴勒斯坦人为恢复家国而英勇斗争的历史,绿色则表示巴勒斯坦人对伊斯兰教的忠诚信仰。


扩展资料

巴勒斯坦问题的历史背景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人口506万(1988年,包括流落在其它国家的巴勒斯坦人)。

  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是迦南人。约四千年前,希伯来人、腓力斯人先后迁到这里,希伯来人于公元前1020年建立了第一个希伯来人的王国。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国将大批犹太人掳到巴比伦。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允许被掳的部分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征服巴勒斯坦,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流往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迁入,形成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十九世纪末,生活在欧洲的犹太人发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并于1897年在赫茨尔领导下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犹太复国主义大会,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正法律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为保护其在苏伊士运河的利益,大力扶植利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以控制巴勒斯坦地区。1917年,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19227月,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在英国统治期间,大批犹太人从世界各地迁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的犹太居民从1917年《贝尔福宣言》发表前的5万人增加到1939年的44.5万人。犹太人侵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土地,驱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犹太人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暴力冲突。

  1947年,英国无法控制巴勒斯坦的局势,宣布从巴勒斯坦撤军,并将这一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同年1129日,联合国大会以33票同意、13票反对、10票弃权通过对巴勒斯坦实行分治的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两个独立国家,将巴勒斯坦2.7万平方公里土地中的1.52万平方公里划归以色列国,1.15万平方公里划归巴勒斯坦国。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托管,面积为176平方公里。19485月,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国。

  以色列建国后,曾多次对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侵略,霸占了巴勒斯坦的全部领土,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沦为难民。19645月,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组织(法塔赫)成立,通过了主张军事对抗犹太国的宪章,从此,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民族权利的斗争进入了新阶段。

  196511日,法塔赫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开始了反帝、反犹太复国主义的武装斗争。1987128日,被占领土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民发动起义,强烈要求恢复民族权利,建立独立的国家。198810月,巴解组织在突尼斯召开领导机构和各派别领导人联席会议,为建立巴勒斯坦国做准备。同年11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并表示接受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和倡导以土地换和平的联合国第338号和第242号决议。

  19897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提高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地位,有100多个国家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但因没有自己的国土,巴勒斯坦国仍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了世界的主流,阿以争端出现了新的变化。经过长时间的秘密谈判,巴以双方于1993913日签署了《巴以关于巴勒斯坦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即奥斯陆协议。协议确定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临时过渡期为5年,从自治第三年开始,双方通过谈判解决加沙和杰里科的永久地位和其他悬而未决的问题,最后地位的谈判应于199954日结束。199454日,巴以双方签订了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即开罗协议。

  同年71日,巴解领导人阿拉法特回到了巴勒斯坦的土地,并在加沙建立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

  1995924日,巴以双方签订了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塔巴协议,协议规定自治范围将扩大到约旦河西岸30%的地区。19964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删除了宪章中消灭以色列的条款,5月,巴以进行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的首轮会谈。1996529日,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大选获胜。他提出了以安全换和平的原则,明确反对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要求巴勒斯坦人接受自治为最终解决方式。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挫。1997115日,巴以双方签订了希伯伦重新部署议定书,但协议未能得到完全执行,巴以谈判中断。

  经各方努力,199810月,巴以在华盛顿签署了巴以临时和平协议,又称怀伊协议,以色列同意在3个月内分三个阶段从约旦河西岸撤出13.1%的土地,但以色列内阁在通过协议时附加了不许巴勒斯坦单方面宣布建国等一系列苛刻条件,并在执行了第一阶段撤军后,以巴方打击恐怖活动不力为由中止了协议的实施。根据巴以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协议,巴勒斯坦过渡自治应于199954日结束。但由于以色列方面的拖延,自治协议中的部分条款没有得到落实。

  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于1999429日决定自动延长过渡自治期,推迟宣布建国。19995月,以色列工党在大选中获胜后,重新启动了中东和平进程。巴以双方签订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根据规定,双方不迟于1999913日开始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215日前达成框架协议,913日前达成最终协议。

  200073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宣布,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将在913日巴过渡自治结束时成立。同年711日-25日,在美国马里兰州戴维营举行巴以美三方首脑会谈,就以巴最终地位、在中东地区实现永久和平等进行磋商,会议没有达成任何协议。910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决定,推迟执行7月作出的在913日建国的决定,并把新的建国日期定在1115日至2001年元旦期间。


扩展资料

耶路撒冷问题的由来

  耶路撒冷问题是指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由麦加夜行到此登霄的地方,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地。而犹太人则称早在公元前10世纪,他们的祖先大卫王就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以色列王国”,因而耶城应归他们所有。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强调,没有巴勒斯坦对东耶路撒冷行使全部主权,就没有巴以和约。巴勒斯坦方面要求,以色列应根据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将耶路撒冷同其他西岸地区一起归还巴勒斯坦,但是以色列方面表示,以只同意归还西岸和加沙94%-95%的土地,以换取以色列继续对东耶路撒冷拥有主权。

  耶路撒冷位于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中部,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65万。全城由旧城(东城)和新城(西城)两部分组成。旧城多宗教古迹,是巴勒斯坦人主要居住区。新城是在19世纪后逐渐建设起来的,主要是犹太人的居住区。

  耶路撒冷是一座具有5000历史的城市。历史上,不同的民族,包括犹太人、亚述人、罗马人和阿拉伯人等,带着他们不同的宗教信仰都曾先后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征战、厮杀而占据这里。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这里经过长期的撞击和融汇,耶路撒冷这座古城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风貌,成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

  19世纪初,犹太复国主义兴起,居住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涌向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托管地的首府。后来,英国由于无法控制巴勒斯坦局势,宣布从巴勒斯坦撤走其军队,并将这一问题提交联合国。194711月,联大通过了有关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的国家和阿拉伯人的国家,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耶路撒冷被分为以色列辖区(西耶路撒冷)和阿拉伯即约旦辖区(东耶路撒冷)。1950年,以色列自行宣布耶城为其首都。在1967年的“六·五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大片阿拉伯领土,并于19807月宣布合并后的耶路撒冷为其永久的首都。此外,自1967年占领全部耶路撒冷以来,以色列历届政府采取耶路撒冷犹太化的政策,在耶路撒冷的东、南、北三个方向的巴勒斯坦土地上修建了一连串定居点,并力图把这些“卫星城镇”并入耶路撒冷,以改变耶路撒冷的人口结构。

  面对以色列的侵略和对其领土的不断蚕食,巴勒斯坦人从1965年起走上了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道路。19881115日,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成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九十年代初,巴勒斯坦人在国际社会各方力量的斡旋下,开始了与以色列和谈的历程。

  1993年,巴以双方在华盛顿签署的第一个和平协议规定,耶路撒冷问题将在巴以最后阶段谈判中解决,此前任何一方均不得采取单方面的行动改变现状。19999月,巴以双方在埃及签署的《沙姆沙伊赫备忘录》也规定,双方将在今年2月就耶路撒冷地位等棘手问题达成框架协议,9月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扩展资料

以色列农业的滴灌技术

  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曾预言,以色列的未来在南方沙漠。水是改造沙漠的命脉,以色列从1952年起耗资1.5亿美元,用11年时间建成了145公里长的“北水南调”输水管道。然而传统灌溉使农业革命和沙漠改造进展缓慢。

  1962年,一位农民偶然发现水管漏水处的庄稼长得格外好。水在同一点上渗入土壤是减少蒸发、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农药最有效的办法。这一发现立即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闻名世界的耐特菲姆滴灌公司于1964年应运而生。

  发明滴灌以后,以色列农业用水总量30年来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农业产出却翻了5番。滴灌的原理很简单,然而,让水均衡地滴渗到每颗植株却非常复杂。以色列研制的硬韧防堵塑料管、接头、过滤器、控制器等都是高科技的结晶。以色列滴灌系统目前已是第六代,最近又开发成小型自压式滴灌系统。如今,世界80多个国家使用以色列的滴灌技术,耐特菲姆滴灌公司年收入2.3亿美元,其中80%来自出口。

  滴灌根本改变了传统耕作方式,以色列大地遍布管道,公路旁蓝白色输水干管连接着无数滴灌系统。大田地头是1米多直径的黑塑料储水罐,电脑自动把掺入肥料、农药的水渗入植株根部。滴灌使沙漠城市也照样绿荫浓浓。

  在以色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真谛,不在于挖沟渠,而在于科学灌溉高效用水。滴灌使每寸土地都透着高科技,电脑控制的水、肥、农药滴喷灌系统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它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证明,以滴灌为代表的科学灌溉将大大缓解全球水资源危机。

  滴灌的优势:

  ○滴灌比漫灌节水1/3-1/2。

  ○滴灌可使单位面积土地增产1/3到5倍。

  ○滴灌使水、肥利用率高达90%。

  ○滴灌有效防止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板结。

  ○以色列水资源总共才16亿立方米,其用水总量为20亿立方米,不足部分靠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补足。


扩展资料

阿以矛盾概况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矛盾的实质是领土问题,双方的领土争端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把总面积为2.6万多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一分为二,14477平方公里划给犹太人建以色列国,11655平方公里划给阿拉伯人建立巴勒斯坦,并将耶路撒冷暂定为“国际城市”,即归属未定。

  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爆发的阿以战争中,以色列吞并了划归给巴勒斯坦的6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强行占领了西耶路撒冷。当时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占领了划归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共5268平方公里。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同时还占领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埃及西奈半岛、1600平方公里的叙利亚戈兰高地、埃及管辖的加沙地带,又从约旦手中夺走了东耶路撒冷,并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1982年黎巴嫩战争中,以色列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10-15公里宽的狭长地带。根据1978年埃以达成的戴维营协议,以色列把西奈半岛归还了埃及。1974年,以色列曾把戈兰高地的一部分退还给叙利亚,但继续占领戈兰高地其余的70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于1981年宣布将其并吞。

  近几年来,以色列在它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已建立200个定居点,犹太移民达10.4万。以色列的犹太移民政策是谋求通过改变其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从约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国。

  多年来,阿拉伯国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在被占领土上停止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撤出1967年其占领的领土,以“土地换和平”。以色列却认为,西奈半岛归还埃及后,它已完成履行联合国决议的要求,现在只需要以“和平换和平”。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占领土上建立自己独立的国家,以色列却只顾同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代表讨论“有限自治”问题。叙利亚要求以色列归还戈兰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却一再表示坚持“寸土不让”。


扩展资料

巴勒斯坦的建立

  巴勒斯坦国位于亚洲西部的巴勒斯坦地区。公元前3000年迦南人定居于亚洲西部的巴勒斯坦地区,《圣经》上有记载,称之为迦南。公元前13世纪,来自爱琴海上岛屿的腓利基人迁徒至此。公元135年,罗马帝国将这块土地纳入版图,称为腓力斯丁。7世纪时,穆罕默德二世及其子孙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这个地方作为圣地成了帝国的中心,阿拉伯人涌入,成了该地的主要居民;他们沿用原来的地名,称之为巴勒斯坦。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衰落,巴勒斯坦逐渐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发起“犹太复国运动”,大规模迁回巴勒斯坦。根据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在巴勒斯坦实行分治,建立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的决议,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国,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阿拉伯国家面积为1.15万平方千米。中东战争使以色列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控制了大片阿拉伯领土,巴勒斯坦处于被占领状态。1988年巴勒斯坦解放运动组织决定成立巴勒斯坦国,定都圣城耶路撒冷,采用巴解的旗帜为国旗。1988年11月20日与我国建交。

  巴勒斯坦国国旗自上而下由黑、白、绿三色组成,靠旗杆一边是红色三角形。黑、白、绿、红四色寄托了巴勒斯坦人重建阿拉伯国家的光荣梦想,红色象征巴勒斯坦革命,白色象征革命的纯洁性和坚定性,黑色记载了巴勒斯坦人为恢复家国而英勇斗争的历史,绿色则表示巴勒斯坦人对伊斯兰教的忠诚信仰。


扩展资料

巴勒斯坦问题的历史背景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人口506万(1988年,包括流落在其它国家的巴勒斯坦人)。

  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是迦南人。约四千年前,希伯来人、腓力斯人先后迁到这里,希伯来人于公元前1020年建立了第一个希伯来人的王国。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国将大批犹太人掳到巴比伦。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允许被掳的部分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征服巴勒斯坦,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流往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迁入,形成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十九世纪末,生活在欧洲的犹太人发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并于1897年在赫茨尔领导下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犹太复国主义大会,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正法律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为保护其在苏伊士运河的利益,大力扶植利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以控制巴勒斯坦地区。1917年,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19227月,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在英国统治期间,大批犹太人从世界各地迁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的犹太居民从1917年《贝尔福宣言》发表前的5万人增加到1939年的44.5万人。犹太人侵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土地,驱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犹太人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暴力冲突。

  1947年,英国无法控制巴勒斯坦的局势,宣布从巴勒斯坦撤军,并将这一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同年1129日,联合国大会以33票同意、13票反对、10票弃权通过对巴勒斯坦实行分治的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两个独立国家,将巴勒斯坦2.7万平方公里土地中的1.52万平方公里划归以色列国,1.15万平方公里划归巴勒斯坦国。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托管,面积为176平方公里。19485月,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国。

  以色列建国后,曾多次对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侵略,霸占了巴勒斯坦的全部领土,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沦为难民。19645月,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组织(法塔赫)成立,通过了主张军事对抗犹太国的宪章,从此,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民族权利的斗争进入了新阶段。

  196511日,法塔赫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开始了反帝、反犹太复国主义的武装斗争。1987128日,被占领土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民发动起义,强烈要求恢复民族权利,建立独立的国家。198810月,巴解组织在突尼斯召开领导机构和各派别领导人联席会议,为建立巴勒斯坦国做准备。同年11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并表示接受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和倡导以土地换和平的联合国第338号和第242号决议。

  19897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提高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地位,有100多个国家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但因没有自己的国土,巴勒斯坦国仍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了世界的主流,阿以争端出现了新的变化。经过长时间的秘密谈判,巴以双方于1993913日签署了《巴以关于巴勒斯坦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即奥斯陆协议。协议确定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临时过渡期为5年,从自治第三年开始,双方通过谈判解决加沙和杰里科的永久地位和其他悬而未决的问题,最后地位的谈判应于199954日结束。199454日,巴以双方签订了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即开罗协议。

  同年71日,巴解领导人阿拉法特回到了巴勒斯坦的土地,并在加沙建立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

  1995924日,巴以双方签订了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塔巴协议,协议规定自治范围将扩大到约旦河西岸30%的地区。19964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删除了宪章中消灭以色列的条款,5月,巴以进行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的首轮会谈。1996529日,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大选获胜。他提出了以安全换和平的原则,明确反对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要求巴勒斯坦人接受自治为最终解决方式。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挫。1997115日,巴以双方签订了希伯伦重新部署议定书,但协议未能得到完全执行,巴以谈判中断。

  经各方努力,199810月,巴以在华盛顿签署了巴以临时和平协议,又称怀伊协议,以色列同意在3个月内分三个阶段从约旦河西岸撤出13.1%的土地,但以色列内阁在通过协议时附加了不许巴勒斯坦单方面宣布建国等一系列苛刻条件,并在执行了第一阶段撤军后,以巴方打击恐怖活动不力为由中止了协议的实施。根据巴以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协议,巴勒斯坦过渡自治应于199954日结束。但由于以色列方面的拖延,自治协议中的部分条款没有得到落实。

  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于1999429日决定自动延长过渡自治期,推迟宣布建国。19995月,以色列工党在大选中获胜后,重新启动了中东和平进程。巴以双方签订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根据规定,双方不迟于1999913日开始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215日前达成框架协议,913日前达成最终协议。

  200073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宣布,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将在913日巴过渡自治结束时成立。同年711日-25日,在美国马里兰州戴维营举行巴以美三方首脑会谈,就以巴最终地位、在中东地区实现永久和平等进行磋商,会议没有达成任何协议。910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决定,推迟执行7月作出的在913日建国的决定,并把新的建国日期定在1115日至2001年元旦期间。


扩展资料

耶路撒冷问题的由来

  耶路撒冷问题是指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由麦加夜行到此登霄的地方,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地。而犹太人则称早在公元前10世纪,他们的祖先大卫王就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以色列王国”,因而耶城应归他们所有。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强调,没有巴勒斯坦对东耶路撒冷行使全部主权,就没有巴以和约。巴勒斯坦方面要求,以色列应根据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决议将耶路撒冷同其他西岸地区一起归还巴勒斯坦,但是以色列方面表示,以只同意归还西岸和加沙94%-95%的土地,以换取以色列继续对东耶路撒冷拥有主权。

  耶路撒冷位于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中部,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65万。全城由旧城(东城)和新城(西城)两部分组成。旧城多宗教古迹,是巴勒斯坦人主要居住区。新城是在19世纪后逐渐建设起来的,主要是犹太人的居住区。

  耶路撒冷是一座具有5000历史的城市。历史上,不同的民族,包括犹太人、亚述人、罗马人和阿拉伯人等,带着他们不同的宗教信仰都曾先后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征战、厮杀而占据这里。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这里经过长期的撞击和融汇,耶路撒冷这座古城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风貌,成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

  19世纪初,犹太复国主义兴起,居住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涌向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托管地的首府。后来,英国由于无法控制巴勒斯坦局势,宣布从巴勒斯坦撤走其军队,并将这一问题提交联合国。194711月,联大通过了有关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的国家和阿拉伯人的国家,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耶路撒冷被分为以色列辖区(西耶路撒冷)和阿拉伯即约旦辖区(东耶路撒冷)。1950年,以色列自行宣布耶城为其首都。在1967年的“六·五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大片阿拉伯领土,并于19807月宣布合并后的耶路撒冷为其永久的首都。此外,自1967年占领全部耶路撒冷以来,以色列历届政府采取耶路撒冷犹太化的政策,在耶路撒冷的东、南、北三个方向的巴勒斯坦土地上修建了一连串定居点,并力图把这些“卫星城镇”并入耶路撒冷,以改变耶路撒冷的人口结构。

  面对以色列的侵略和对其领土的不断蚕食,巴勒斯坦人从1965年起走上了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道路。19881115日,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告成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九十年代初,巴勒斯坦人在国际社会各方力量的斡旋下,开始了与以色列和谈的历程。

  1993年,巴以双方在华盛顿签署的第一个和平协议规定,耶路撒冷问题将在巴以最后阶段谈判中解决,此前任何一方均不得采取单方面的行动改变现状。19999月,巴以双方在埃及签署的《沙姆沙伊赫备忘录》也规定,双方将在今年2月就耶路撒冷地位等棘手问题达成框架协议,9月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


扩展资料

以色列农业的滴灌技术

  以色列首任总理本·古里安曾预言,以色列的未来在南方沙漠。水是改造沙漠的命脉,以色列从1952年起耗资1.5亿美元,用11年时间建成了145公里长的“北水南调”输水管道。然而传统灌溉使农业革命和沙漠改造进展缓慢。

  1962年,一位农民偶然发现水管漏水处的庄稼长得格外好。水在同一点上渗入土壤是减少蒸发、高效灌溉及控制水、肥、农药最有效的办法。这一发现立即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闻名世界的耐特菲姆滴灌公司于1964年应运而生。

  发明滴灌以后,以色列农业用水总量30年来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农业产出却翻了5番。滴灌的原理很简单,然而,让水均衡地滴渗到每颗植株却非常复杂。以色列研制的硬韧防堵塑料管、接头、过滤器、控制器等都是高科技的结晶。以色列滴灌系统目前已是第六代,最近又开发成小型自压式滴灌系统。如今,世界80多个国家使用以色列的滴灌技术,耐特菲姆滴灌公司年收入2.3亿美元,其中80%来自出口。

  滴灌根本改变了传统耕作方式,以色列大地遍布管道,公路旁蓝白色输水干管连接着无数滴灌系统。大田地头是1米多直径的黑塑料储水罐,电脑自动把掺入肥料、农药的水渗入植株根部。滴灌使沙漠城市也照样绿荫浓浓。

  在以色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真谛,不在于挖沟渠,而在于科学灌溉高效用水。滴灌使每寸土地都透着高科技,电脑控制的水、肥、农药滴喷灌系统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它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证明,以滴灌为代表的科学灌溉将大大缓解全球水资源危机。

  滴灌的优势:

  ○滴灌比漫灌节水1/3-1/2。

  ○滴灌可使单位面积土地增产1/3到5倍。

  ○滴灌使水、肥利用率高达90%。

  ○滴灌有效防止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板结。

  ○以色列水资源总共才16亿立方米,其用水总量为20亿立方米,不足部分靠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补足。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