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地理 -> 初二上学期 -> 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三节 黄河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21:40:59阅读:nyq
字号:|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具】: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引入]: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

  [板书]一、黄河的基本概况

  [活动]请学生读"黄河流域水系略图",并依次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形状:5500多千米、"几"字形;

  3、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

  4、结合中国地形图,看看黄河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5、在图上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

  6、找到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注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黄河的哪一个河段。

  [教师过渡]:黄河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板书]二、黄河的水文特征

  [教师提问]:大家注意看,课本上说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以将长江、黄河和珠江的流量列成表)因为水量不大。

  [板书]1、水量不大

  [提问]提起黄河,你的第一印象如何?(水特别浑浊)这说明什么?(黄河泥沙多)

  结合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黄土覆盖且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是导致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录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板书]2、中游含沙量大

  [补充]: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转折提问]:黄河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黄河出孟津后,水流平稳,大量泥沙淤积而成)

  [板图讲解]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板书]3、地上河

  [提问]这样的"悬河"有什么危害?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黄河泛滥时人民逃难的录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痛苦的回忆"部分阅读材料(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加深对黄河之害的理解,培养学生治黄的责任感。

  [板书]4、易泛滥




教学设计方案2

  [引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等基本内容,还学习了黄河的水文特征。谁来说一说黄河的水文特征都有什么呢?(回答略)

  [过渡]黄河除了经常会泛滥之外,还有其它的灾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大家注意看黄河的流向,在上游和下游地区都出现了由低纬向高纬流动的河段,到了要结冰的季节,会出现什么情况?

  [讲解]介绍凌汛。

  ①危害:容易冲垮堤坝;对船只也有威胁

  ②发生河段:上游宁夏和下游山东境内

  ③发生时间: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引导学生利用气候知识分析)

  ④解决措施:爆破

  [板书]5、凌汛

  [补充]除了上述的不利影响之外,还有一种,那就是"断流"。

  [板书]6、断流

  [活动]请学生读 "黄河断流"阅读材料并讨论:

  形成的原因:自然(降水较少);人为(上游和中游人口增多,工业及农业用水量过大,超过了自然限度)

  解决措施:统一管理,计划调配。

  [提问]现如今,还有什么新的危害吗?

  [学生讨论回答]水污染问题等。

  [转折提问]黄河虽然有这么多的不利方面,但它被称作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什么?如果没有黄河,中国将会是什么样子?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黄河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宁夏平原被称作?quot;塞上江南";是华北平原的塑造者。

  [过渡]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同时又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治理与开发黄河。

  [板书]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引导学生分析]:黄河多灾的原因是下游形成"地上河",易泛滥成灾,但其根本原因是来自中游的泥沙,所以治黄的关健是治沙。

  [板书]1、中游治沙

  [引导学生思考]:治理黄河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呢?(讨论后由教师小结)

  2、治黄的措施:

  下游:加固大堤:(应使学生明白这是应急措施,是治标。)

  中游:①保持水土,植树造林;(是治黄的根本措施,是治本,展示图片)

     ②打坝淤地,修筑梯田;(展示图片)

     ③修建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展示图片)

   (②③两点是为了进一步保证①的实现;同时强调治理黄河一定要标本兼治)。

  开发利用:

  ①梯级开发上游水电;(请学生读图,找出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让学生明确位置)。

  ②引黄灌溉;(介绍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与华北平原,说明其有利的一面)。

  【教学小结】

   1、黄河的源地、入海口、长度、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分界

  2、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

  3、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名称和分布;

  4、黄河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5、黄河治理及开发利用;




教学设计方案3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黄河壶口瀑布的景观图片

  【讲述】今天,我们学习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

  【活动】读"黄河流域水系图",找到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展示】"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课件

  【讲述】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向东注入渤海。

  【展示】黄河源头和入海口的图片

  【活动】读"黄河流域水系图",找到黄河流经的省区。

  【展示】"黄河流经的省区"课件

  【讲述】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和山东,全长5464千米。

  【展示】"黄河水系图"课件

  【讲述】黄河的主要支流有湟水、洮河、汾河、渭河。黄河以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和河南的旧孟津为界划分为上、中、下游。

  【活动】观察中国地形图。找出黄河、判断其流向,并说明其原因。

  (自西向东。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黄河发源于第一阶梯--青藏高原。)

  【讲述】李白有一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说明了什么?(反映出黄河发源地海拔高,并最终注入海洋。)

  【活动】观察中国地形图,黄河都流经哪些主要地形区?

  【展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课件

  【讲述】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当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时,其落差较大,加之上游河段也有较多支流汇入水量较丰富,其中必然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展示】"黄河水系水电站分布"

  【活动】读图,看一看我们对黄河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状况。读图时注意找出主要水电站,并看一看其主要分布在哪个河段;哪些已建成,哪些正在建设。

  【展示】"黄河水系水电站分布"课件

  【讲述】黄河的主要水电站: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峡谷段。

  【展示】通过课件的链接展示主要水电站的景观图片

  【讲述】黄河出峡谷段,继续东流,如此丰富的水资源我们是如何开发利用的呢?(发展灌溉农业)

  【展示】"河套平原引黄灌溉"图片

  【活动】读"中国地形图"。黄河在河口进入黄土高原。请大家回忆一下它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和植被状况,想一想中游河段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展示】"壶口瀑布"、"黄河水"、"黄土高原上的黄河"图片。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大量泥沙汇入,水体深黄因此得名。

  【展示】黄河同世界其它河流含沙量比较表格

  植被遭到人为破坏,疏松的黄土一遇暴雨就大量流失,并随支流汇入黄河,河水由清变黄使其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展示】"地上河示意图"

  黄河水流变缓慢,泥沙沉积,河床不断升高。人在不断地筑堤束水,逐渐超过开封铁塔,形成"地上河",它一旦决口就造成水灾。

  【展示】地上悬河景观图片

  【展示】阅读材料,了解黄河的洪灾。

  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到新中国成立前2000多年中,黄河下游因洪水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平均3年2次,下游少道26次,其中较大而长时期的改道有9次,曾有7个入海口,涉及范围北至津沽,南达淮河,约25万平方公里,淮河和海河也成了黄河的受害者。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江河横溢,人为鱼鳖"的凄惨景象。例如1933年黄河发大水,下游决漫堤72处,使河北、山东、河南三省67个县受灾而积达12000平方公里,364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18000多人被夺去了生命。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