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地理 -> 高一下学期 -> 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第二节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21:41:00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关于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增长的教材分析

  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呈现出如下形态:大量开采资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这种模式是建立在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基础之上的,是不可循环的因而也不可持续的。“虽然贫困导致某些种类的环境压力,但全球环境不断退化的主要原因是非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的这种模式。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加剧了贫困和失调。”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鄙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动作用的灵魂;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财富的增长是如此巨大,……,以致这种财富对人民说来已经变成了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人类的智慧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了。”美国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生产、高消费与人的异化也作过精彩的分析,他指出:“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被工业官僚阶层和职业政治家所控制。人们被社会影响所左右,他们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和尽可能多的消费,并把这作为自我目标。一切活动都从属于经济目标,手段变成了目标。 人变成了物,成为自动机器:一个个营养充足,穿戴讲究,但对自己人性的发展和人所承担的任务却缺乏真正的和深刻的关注。……,应该使得人不再同自己的力量产生异化并且不再通过崇拜新偶像——国家、生产、消费——的方式去体验自己的力量。”应该说传统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在经济上是不可持续的,从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而言,是一种病态的、人类自身异化的现象,不克服这种异化,环境问题就不会得到真正的解决。在当代社会,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文明问题,它深刻地揭示了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无论在技术、经济、宗教、伦理方面人类都必须面对一场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诘,只有终结传统的弊端,诞生一种新文明——生态文明,环境问题才会得到根本的解决。

关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教学建议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提供人口、资源消耗等数据,引导学生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发达国家的过渡消费是对耗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根源,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贫困才是最大的环境问题。”当发达国家把大量的社会财富用于改善生活质量和追求高层次的心理享受的时候,许多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正在饥饿、贫困、落后的怪圈中徘徊,在饥饿与死亡的边缘挣扎,为最基本的生存权而斗争。在此基础上讨论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确立的发展观背后的经济根源,让学生理解传统发展模式以传统经济指标来衡量,而其中却没有考虑到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人们无偿的使用资源,向环境中排放废物,对利润追求的狂热已经使人类对自然的使用超出其能承受的范围,人类活动带来的自然系统、循环难以预估的变化,正渐渐在人类生活中显现,而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转变却相当缓慢,甚至还在延续危险的老路。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某种程度上就是发展问题,而观念、现实的转变需要每一个人付出努力,人们必须客观面对和承当起自己的责任,这是唯一的选择。

关于人口压力的教材分析

  在了解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教材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教材首先分析了人口问题对环境的影响。当前的人口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全球人口总数大大增加。二人口增加速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明显的不均。而考察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究其根源包括两方面一是每个人消耗多少;二是多少人在消耗。人口总量的剧增形成了对地球维持生命系统与日俱增的压力。另一方面个人消费水平的增长比人口数量增加更深的影响和给环境带来压力。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达人口对环境的影响:

  人数×每个人所用的资源单位数量×资源使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环境影响。

  人口爆炸与消费水平空间提高的背景是十八世纪中叶以来的工业革命。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化石燃料代替了人力、畜力,劳动生产率提高使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前所未有的丰富,医疗卫生水平的改进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人类对疾病的抗争。世界人口数量空前增长。即使消费水平保持不变,人口数量越多,消费总量越大,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深刻。而比人口数量增长更严峻的问题是消费水平的增加。今天的人类不仅要求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特别是发达国家个人的消费水平两封建社会最奢侈的皇帝也望尘莫及。持续增加的人口和消费需求使人类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输入与输出不断增加,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索取的速度超过了自然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人类向环境中输送的废弃物数量也超出了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人类生存的整个系统正日益发生偏离应有的平稳状态,这就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

关于人口压力的教学建议

  对人口爆炸导致的环境问题可以提供相关的图标和数据,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理解人口压力对环境的深刻影响。分析世界人口增长图,该图反映出1800年以后世界人口变化的特征是?在近50年来的变化特点?出现这样人口变化特点的原因是?在此基础上分别看世界各地区之间人口变化的特点,分析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图,该图反映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洲人口变化的特点,存在哪些共同趋势,又有什么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而得出工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变化的两个特点。接下来提供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资源、空间需求、废弃物排放急剧增加的数据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消费水平差异的数据。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得出人口压力不断增加是环境问题产生和加剧的根本原因。

关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教材分析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认识或技术上的不足,造成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对不可再生资源(矿产)的不合理开采,以及对可在生资源的滥用造成自然资源不可逆转的退化,表现在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的利用方面。由于人类的无知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而比无知更危及环境的是由于后面提到的追求经济上的增长而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采和向环境中肆意的排放废弃物。在人们研究环境问题的早期认为环境问题就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足而引起的,倾向于仅从技术角度来研究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如果仅限与此,通过有关环境知识的教育就可以帮助遏制环境问题的越演越烈,而事实并非如此,玛雅文明的衰落虽然说明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无知使自己走向毁灭,但千百年后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不但没有摆脱困境,反而根深切更广泛的体会到生存环境恶化的威胁。这说明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相当复杂的,应当从多学科的、多维的视角予以研究。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对资源滥用背后的原因进一步挖掘,关注国内身边发生的资源不合理利用问题,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更多的思考环境问题背后折射出的社会问题。

关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的教学建议

  阅读教材提供的“玛雅文明的衰落”材料,提问分析玛雅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2500年后的今天是否有类似的现象?读图(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就该图表进行讨论:这个图说明了什么?造成粮食不足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改进?如果通过使用化肥、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是否可以完全解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有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在此基础上提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例如:焦点访谈——绿树成碳叹青山的报道),对生活中真实现状进行分析,材料说明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解决办法、对我们的启示、从自身出发应该做些什么?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