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班级管理 -> 正文

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尝试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56:13阅读:
字号:|

  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尝试

  [摘要]新课改理念重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提倡“自主化的班级管理”。班队管理是小学教育管理的重要一环,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班队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本文就是探讨作为班级管理核心和素质教育实施者的班主任,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的尝试。

  “自主化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的立足点从直接管理转移到设计管理上来。在实际工作中,笔者依托我校全方位推进学生自主化管理工程的实施,在进行班级管理方面大胆改革,围绕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这一指导思想,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符合学生年龄段特征的班级文化目标,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教育能力,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探索。

  一、引导学生制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班级管理制度

  新课标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制定班级制度不仅是为了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更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对学生的要求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首先,我通过事例让学生认识遵守班级制度的重要性,对良好班级制度的迫切需要。然后,把制定班规制度的权利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需求,让学生自己来。我把学校纪律、班规章制度让学生学习、讨论,根据学生实际问题,制定了有班级特色的班规——《班级公约》。最后,细化管理制度,实施班级量化管理。班规的确定既规范学生的行为对学生起到了约束作用,又尊重了他们的个性,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良好的班风形成,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我根据班级的特点,首先打破了原有的少数班干部管理多数同学的局面,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管理:一是建立小干部轮换制,把管理的权利还给每个学生。定期进行班干部竞选、试用评议和正式任命。鼓励学生自我推荐,参与竞争。让学生锻炼了自己,增加了胆量,增强了民主意识,每一位同学都体验到了当家作主的滋味。二是班级中增设班级岗位,把主人的地位还给学生。比如班级中有图书管理员、卫生监督员、财务保管员、节能员等,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上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并在自主参与中提高了自主管理能力。

  三、丰富班内评价,把评价的责任和权利还给每个学生

  每周班队课,我都会让班干部把班级一周来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班干部职责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考核评定,接着负责不同班务的班干分别根据将自己记录下来的成绩和问题,依据班级公约对全班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考核,实施奖惩。最后不同岗位的同学也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现象,全班进行评价考核。考核成绩以分值记录,根据相应的班规有不同的分值,比如班干部全部要求达到10分,失职一次扣1分。学生平时常规每项5分,违反一次扣分0.5分。每学期下来,根据分值高低划分等级

  ,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及其它奖项的重要依据。即通过班干部考核表、全班同学常规考核表、特别表现考核表来实现班级管理中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效果。

  四、建设班级文化,把创造个性的任务还给学生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根据本班级学生人才多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把教室装扮成既富有学习的书香气息,有富有少年儿童的蓬勃朝气的愉悦的场所。墙壁上的名言警句,展板上的书画作品;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小报;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的“小小生物角”;引领学生走上知识殿堂的图书角等都是学生自己设计、创办的。一学期下来,班级成员不仅养成了爱学习的良好习惯,还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人人都以为班级出谋划策、美化教室为荣。通过参观、设计、制作,学生们的头脑里不断迸发创造性的火花,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也日益增强。  五、发生干群纠纷,班主任公正裁决

  让学生自己学会管理自己,并不是代表老师就可以撒手不管了,他们毕竟是孩子,还需要我们把握方向。有时遇到事情他们也处理不好,或者在工作中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这时就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去处理,在他们和同学之间做一个公正的裁判,同时又不能降低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也不能包容他们的错误,这就需要班主任亲自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所以,班主任的工作应该是“放”手而不是“离”手。

  六、尊重差异,发掘同学的潜能

  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都是唯一的,他们相互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在班级建设中,不仅承认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关注个体差异,更把这种差异当作一种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在学习上,我建立了学习小组,有意识地让后进生均衡地分布在小组中,然后在全班展开竞赛,引导孩子们共同关心和帮助他们,大大加强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让整个集体充满了人文气息。在活动中,老师们设计各种类型的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获得成功的机会,让那些后进生、那些平时易处于被人忽视的中间状态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表现自己的才能。

  七、导而弗牵,引领学生走上自主之路

  由于班级的主要成员学生是未成年人,所以,班级的另一特点便是它的“发展式半自治性”。所谓半自治性,是指作为未成年人的小学生最初参与班级管理、班级活动时,由于其角色意识水平的自治性倾向和依赖性倾向并存、其组织调控技能(如组织技能、平衡技能、协调技能、评价技能)的不成熟等原因,不能完全靠自身的力量管理班级,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成人(主要是班主任)的力量进行班级的管理。但是,成人的帮助只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这“半自治”中要突出的是“自治”的一面,这种“半自治”是发展式的“半自治”,随着学生的成长,最终将走向自治。

  工作中,我针对学生自主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困难,予以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例如指导图书管理员进行图书分类、编号,指导班费管理员如何记录财务开支,引导班长怎样策划班队会等等,授之以渔,让其自渔。

  总之,班级管理的自主动性化改革是一个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过程。在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如学生长期习惯于被“统治”,样样事情都要等待班主任来“发号施令”,一时“解放”,很难“自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不够强,一些重大问题不断需要班主任干预,甚至需要用强制手段来执行等,这样就有可能导致恢复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危险。同时,改革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只要我们坚信改革方向的正确性,不断研究、探索新的教育改革理论和工作方法,班级管理自主化的改革,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上一篇: 美国高中班级分流与我国教育改革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