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豪感----和谐班级的灵魂
自豪感——和谐班级的灵魂
自从大学毕业从教以来,我一直在疑惑:为什么有一些学生在班集体里表现出对任何东西都满不在乎,吊儿郎当,自己贬低自己的人格,无所事事,敷衍塞责,不愿掌握知识,厌恶学习,甚至仇视老师呢?特别是近两年来,做了班主任之后,这种疑惑更加强烈了,然而,始终无法获得最根本的原因。直到我读完前苏联着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之后,才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感。
其实,在我们自己的学生时代也会碰到这样的“烂”学生,可当时并不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好,有的还觉得很可爱。高中一、二年级我们班是全校最“烂”的班,可现在回想起来那两年是我的学生生涯中最美好的两年。而到现在做了老师见到这样的学生、班级就会深恶而痛绝之。这是为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是因为教师和学校舆论唯一根据分数来给学生做出好的或坏的结论。虽然我们现在在评价学生时表面上强调要全面的看,然而实际上,骨子里我们还是只看学生的成绩。最多是附带看一下学生在校的纪律表现,而成绩好的学生通常都是纪律表现好的,因为他如果不守纪律他就不可能集中精力学习,也就不会有好成绩。总之,分数成了我们评价学生成败的唯一标准,也是衡量班集体优劣的唯一标准,还是衡量教师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所以,在我们眼里成绩好的学生就“一好遮百丑”,而成绩差的学生就会被“一叶障木”。学生也会以成绩的好坏去评价其他同学,只是别人的成绩差对自己来说是一件“好事”,而且,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现成绩差的同学的其它闪光点。因此,老师和学生对同一个学生的评价不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人表现自己的领域越狭窄,全体教师的关心越是局限在知识上,那么反而对知识越有害,人对自己在学习上的成就就越冷淡,他的学习愿望就越低落。由于每个人的天赋、能力、爱好是不可限量的同时又是各不相同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我们有权利说他“无论干什么都不行”的人。所以我们不能以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在班集体中的表现。我认为教育的核心是使一个人对自己的成就和挫折非常关心。使一个人想成为好人,想竭尽自己整个心灵的全部力量,在集体的眼里把自己树立起来,显示出自己是一个完全合格的优秀的公民,诚实的劳动者,勤奋好学的思想家,不断探索的研究者,为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而感到自豪的人。这就是我们必须细心地准备的土壤。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要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的源泉,帮助他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成为维护自己尊严和集体荣誉的不可战胜的战士。
如果我们把一个班集体比做一支乐队,那么班主任就起着作曲家,指挥者和第一小提琴手的重要作用,他是别人的技巧的主要评定者,促使人们表现自己,并且在表现自己的同时鼓舞别人。假如班里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体验到自身的尊严感,没有产生集体的荣誉感,那么我们就会成为无能为力的教育者,我们的话、我们的教导和劝告都不会被学生的心所接受。也就不可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班级。
去年接手全年级最“烂”的班之后,为扭转班风,建成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我利用一切的机会甚至创造一些机会让班上每一位学生都有发挥其天赋,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我让班上成绩最差但最爱玩电脑。精通电脑硬件的同学做电教委员,负责本班课室电脑的维护,有时也请他来帮我维修电脑。他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也体现出了很认真的态度,获得老师和同学的敬佩,他也因此发现了自己在班级中是有正面价值的。如今他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其实,一个人只要能在一种活动中显示自己,他就不会变成对什么都不关心的人,他也就会在其他的活动领域(包括学习的领域)中找到克服困难的力量和愿望。只有在这样经常能够体验到一种深刻的、无可比拟的道德满足感、自豪感和尊严感的班集体里才能保护学生对自己和自己力量的自信心,才能使之成为可教育的人,才能促使他们敏锐地感受到长辈(父母、教师)的道德力量的影响,特别是敏锐地感受到集体的影响,才能把他们从灰心绝望,厌学仇师中解救出来。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烈地爱上一种活动,使他们的心由于激动和自豪而快乐地战栗,使他们在活动中自己尊敬自己,使们他由于珍爱自身的活动而珍爱自己,使他们用自己的钻研精神的亮光给别人照亮道路的时候,一个和谐的优秀班集体就形成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