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之后话语文
评课之后话语文
前短时间全州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在我校举行。所上的课文有高一一册(人教版,下同)的《胡同文化》《我有一个梦想》《劝学》《烛之武退秦师》,高二三册的《故都的秋》《灯下漫笔》《泪珠与珍珠》《我为什么而活着》《六国论》《游褒禅山记》。每位参赛教师大约有两星期的准备时间,准备较充分。竞赛中,每位参赛教师均展示了扎实的业务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技能(特别是娴熟的多媒体运用技术),注意落实新课改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较好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上得热闹好看而极富观赏性。这是我作为评委评课之后的最大感受。但也感到有不足之处,如:有的文言文只有架空分析;有的文言文光讲语法知识;有的现代文在微观的关键点和宏观的整体把握上不够恰当……总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似乎还有可商榷之处,它反映了新课改背景下一些深层次的认识问题和观念问题。下面谈谈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关于教学内容的选取
1.关于文言文教学内容的选取
文言文主要教什么?怎么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有的认为主要应教诵读,故试图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培养语感,自己感悟;有的认为主要应教语法,故试图通过知识讲解让学生掌握规律,举一反三;有的将其等同于现代文,故着重讲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结构技巧……这些看法和做法自有其合理之处,但都有明显弊端。第一种做法忽视了文言文的“文言”特点,且夸大了“诵读”和“感悟”的作用。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有很多文字障碍,很多文章光靠“诵读”是不可能“感悟”的,通常是“书读百遍”而“其义不见”!这类现象很多,不必举例。既如此,怎一个“读”字了得?怎一个“悟”字了得?即便是现代文,光“读”也不能解决问题,适当的讲解分析是必要的。关于“读”和“悟”的局限性,福建师大教授孙绍振在《朗诵不可滥用》(《中学语文教学》2008.4,《语文学习》2008.5)一文中分析得很透彻很全面,读后会有启发。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也指出:“光凭语感并不能解决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问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很多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理论逻辑,如果完全不从语言方面分析,悬空而无据地感悟,采用完全经验性的学习,学生是学不会自己分析鉴赏的,更不能达到通过别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语言能力的目的。……语感不是毫无依托的感悟,不能带有随意性,要有理性的理解做基础。”(《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文教学》,《语文建设》2008.9)这些精辟的见解,深刻地论述了缺乏理性理解做基础的盲目的“读”和“悬空而无据”的“悟”的局限性,能给我们启发。第二种做法聚集了文言文“文言”的难点,且未充分估计到学生的知识缺陷。由于教学“淡化语法”,学生语法知识十分欠缺,缺少最起码的知识基础,再加上语法知识较抽象难懂,纯粹的语法知识讲解会将难点集中,不利于学生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第三种做法偏离了文言文的学习重点,将文言文等同于现代文。文言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文言文的词句基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以便“读懂”文言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进而受到思想熏陶,继承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文化。故文言文学习不宜架空分析,一般不把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结构技巧等作为教学重点(这些主要是现代文教学的任务)。我认为,文言文教学还是“中庸”一点,将几种做法“结合”起来好些——诵读不放弃知识讲解,诵读中穿插知识讲解;讲解与诵读结合,不满堂灌“语法知识”;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结构技巧的分析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进行,且只作适当点拨,不作重点讲解。文言文教学要关注是否“读懂”,要扫清文字障碍,要分散教学难点,要注意“读”“译”结合。“译”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抓手,是宏观感悟与微观理解的一个结合点,它“上”可以促进整体感悟,“下”可以促进词句理解。“译”可以巩固知识:在“译”的过程中,记忆中较熟悉的词句知识将进一步得到强化与深化。“译”可以暴露问题:疑难词句是否理解,关键之点是否落实,一“译”就得到检验,问题会暴露无遗。“译”可以弥补不足:问题一暴露,自然会促使学生针对问题去探究、去询问,从而弥补不足。“译”可以分散难点:“译”不只涉及对词句语法知识的理解,还将涉及对语句、语段、语篇内容的理解与欣赏,这就避免了光学语法容易产生的繁难感、畏难感、枯燥感,分散了教学难点。如果“译”得准确通畅(信、达、雅),文言文学习的所有问题差不多都得到解决,更不要说对付考试了。文言文课文,适宜采取读一读、译一译、议一议的做法。较浅易的语段语篇,以学生自译为主,教师讲解(针对难译之处)为辅;较难译的语段语篇,教师可以搞点“串译”,同时让学生练习巩固。笔者主张文言文教学要注重理解,如果能够,应该做到“字字落实”,只不过要注意“读”“译”结合,要注意分散难点。具体论述,参见拙文《文言文教学要注重理解》(《语文教学之友》1998.4)。
2.关于现代文教学内容的选取
一篇现代文教什么?王荣生博士将课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类,认为“定篇”是经典文本,应全面掌握,可以处理为“教教材”,其余的可以作为教学凭借“生成”教学内容,应该处理为“用教材教”。我认为,教材中的课文几乎都是经典文本,几乎都可以处理为“教教材”,故一般来说,既要让学生了解“写什么”,也要让学生了解“怎样写”,即内容形式都要引导学生了解。一般应遵循“点面结合”的原则——“点”即知识点、疑难点、关键点,“面”即全文的内容与形式。一方面,要有微观意识,要关注“点”,备课时要有起码的语言敏感,对课文中可能是疑难点或关键点的地方给予重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点”,理解这些“点”,从而提高对文本的解读和品味的质量。如《胡同文化》中写北京人易满足一段:“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个“嘿”字韵味十足,传神地表达了北京人“易满足”心理,值得朗读玩味(宜用升调朗读);这一段“满足程度”依次加深,朗读情感也应逐渐增强;这一段用北京方言土语,写北京特定的食物风俗,具有浓郁的京腔京味,值得引导学生体味。再如写北京人“忍”的一段中的“下黄土”,形象地突出了北京文革时期的“乱”,能很好地反村北京人的“忍”;“睡不着眯着”也形象地突出北京人的“忍”;“北京人,真有你的!”表达了作者对北京人“忍”的复杂态度……对这些“点”,教学不应忽视,应引导学生体味,从而提高解读深度和品味质量。再如《故都的秋》中的虚词及短句的运用,增强了抒情性,烘托了浓浓秋味,教学也不应该忽视……另一方面,要有宏观意识,要关注“面”,教学要引导学生把握全篇的内容要点与形式特点。如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逻辑(集会目的——斗争策略——梦想内容——呼吁追梦),散文《我为什么而活着》的“总分总”结构,散文《泪珠与珍珠》的“串珠式”结构,等等,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使他们能在作文之中学习借鉴。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组时髦用语,也可以说是一对矛盾。在“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问题上,新课改是主张“用教材教”的。在新课改的强大舆论下,一般来说,“教教材”会被看作观念传统,做法保守;而“用教材教”则被看成观念新潮,做法新颖。故老师们一般来说口头上会赞成“用教材教”而反对“教教材”,不敢承认自己是在“教教材”,担忧被讥笑为观念落后,做法保守。笔者是主张不要忽视“教教材”的,认为教好教材就不错(参见拙文《不应忽视“教教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年第6期》),但很希望看到“用教材教”的课例。但很遗憾,即便是竞赛评优课,也没有看到“用教材教”的课例,所有参赛课都是“教教材”,都是教完课文后搞点拓展延伸,即都是非常传统和常规的做法。看来,事实上大家比较认可“教教材”,比较熟悉“教教材”;当然,或许因为“用教材教”要求更高,操作更难,大家还欠缺相应的技能。
二、关于教学方法的采用
每位参赛教师方法多样,特别注重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于是,几乎每位教师都安排有让学生分组讨论的环节。但这一环节安排的时间多为两三分钟,时间太少,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更谈不上深入展开讨论。故这一环节质量不高,有效性差,观赏性大于实效性,象征意义大于实质内容。因此,笔者认为:这一环节要么给足时间,保证质量;要么取消,不必为了体现所谓新课改理念而作秀。平心而论,我们平时看书看报看文章,只需集中精力阅读文本即可,并不需要任何花哨的形式。高中生的学习也不会例外。有疑难问题,他们可以自主探究解决,可以问问老师,可以问问身边的同学,大可不必一定要前后左右分成若干小组瞎折腾!当然,教师们让学生“分组”,或许得到专家们的理论指导——我就亲自听到有的专家主张“分组”,亲眼所见有的专家上示范课有“分组”环节;但“分组”到底有何特殊作用,似乎没有专著或理论文章论及。
“预设”与“生成”也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组时髦用语,也可以说是一对矛盾。在“预设”与“生成”的问题上,新课改理论是主张“生成”或主张“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故在新课改的强大舆论下,平时教师们也接受这样的观点,不敢单纯主张“预设”,唯恐被讥笑为“做法老土”“观念落后”。笔者是主张重视“预设”的,因为教材体系“预设”了教学目标(参见拙文《不应忽视“教教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年第6期》);但很希望看到“生成”或“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课例。但很遗憾,即便是竞赛评优课,也看不到课堂临时“生成”教学内容的课例,所有参赛课均为纯“预设”课,均严格按教师课前设定的目标和程序进行,没有丝毫“生成”的影子。看来,临时“生成”教学内容的课不好上!
总体上看来,这些竞赛评优课以及我所见到的其他竞赛评优课,完全不同于常规课,它热闹、好看、观赏性强,远不像常规课那样朴朴素素;但不能不说,或许是受时间限制的原因,这些竞赛评优课都上得还比较浅,文本解读和语言品味都还没有“到位”,其深度、广度、效度都还不够,如果要对付考试(特别是高考),课后还需要做许多补救性的工作。而这绝非个例,这是竞赛评优课的普遍现象与共性问题。看来,我们应该正视和思考这一现象与问题。有感于此,写了本文。
(原载《中学语文》2010年第7-8期合刊)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