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与“独白”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与“独白”
在语文教学中“对话”理念已深入人心,对话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主旋律,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就是要求创设民主、尊重、信任的交往场,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相互对话,让师生共同获得生命的成长,对话教学是追求人性化的一种教学形态,对话教学也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对话”就是强调师生共同参与教和学活动,彼此相互信任、密切合作,享受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这是追求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教学是一种特殊交往关系的最佳形式。在对话过程中,对话双方形成“倾听”与“言说”的“你与我”的平等关系,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寻求理解和不断沟通中形成共识,获得精神上的交流和文化的共享,在对话过程中师生是彼此合作的,教师既不凌驾于学生之上,也不迁就学生,教师以真实完整的人格面对学生,而学生在对话和交流中充分体现主体性,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感受到自我的价值,从而不断发展自己。关于对话教学的研究成果是很丰硕的,上述简述只是强调 “对话”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其实,我这篇博文更为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在高度关注“对话”教学时却不可把“独白”一棍子打死,认为现代语文教学绝不能有“独白”,相反,在“对话”教学时如果适时适度精当用一用“独白”,会使语文教学的效果更佳。
的确,与对话教学对应的是独白式教学,这种教学是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形态,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是课堂的主宰者,因此教师是知识传授者而学生是知识接受者。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动学习者。独白式教学本质上是灌输性的、机械性的教学,而不是生成性的、创造性的教学。因此为现代教学论所唾弃是势在必然。但语文教学却不能因为不可采用“独白式教学”就一概排斥“独白”,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给“独白”留一点空间,有的课一旦有了“独白”就会激情四溢,有的课一旦有了“独白”就会余味无穷,有的课一旦有了“独白”就会生动传神,就会刻骨铭心,成为人一生的美好记忆。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文学性很强的课文就是“独白”经典呈现,像《哈姆莱特》就是以人物的“独白”著称,教学时就得采用“独白”,这就体现了以其文之道教学其文的科学方法。《史记》中也有许多人物“独白”,教学中也应该用用“独白”方法。很多课的精彩之处往往就是语文教师的“独白”所显现的,很多课的结课都是语文教师的“独白”而有豹尾之强的,给人以难忘印象的。因此,这样的“独白”恰恰是教学设计的高妙之处,也是教学智慧的形象诠释。
不过,语文教学中的语文教师“独白”设计应该是追求文采与理趣的,或者是具有文学的形象传神,或者具有睿智的深邃丰富,或者具有实用的朴实清晰。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会从不少形式化的“对话教学”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聆听中加深体悟与感悟,更加喜欢语文课。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