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说“文”论“言”话文言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2:49阅读:
字号:|

  说“文”论“言”话文言

  顾名思义,文言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一为“言”,一为“文”,何为“言”?所谓“言”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作用; 何为“文”?所谓“文”是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如何处理好文言文的文与言的关系是文言文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几个误区:一是舍本逐末“见言不见文”,教学只重视文言词句的解释翻译积累,把课堂变成了枯燥的古汉语学习,抛弃了文言文的文化、教育、艺术等文言文学习最重要的价值;二是急功近利“见文不见言”,脱离语言认知这一基础,架空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对语言的一知半解,必然导致内容理解的浅薄甚至错误,而且基础不扎实,也不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学习其他篇目。

  我认为文言文“文”与“言”的关系就好像是禾苗与土壤的关系,第一种做法只耕地不种植,错把手段当目的;第二种做法显然拔苗助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正确的做法是“文”与“言”并重,以“言”为土,精耕细作,以“文”为禾,播种育苗,以期“言”为“文”用,“嘉禾”蔚然。

  要突出“文”为目的,就要从解“文”入手解“言”。关键是注意整体阅读,即,把一篇文言文当做一篇文章去感知,去分析,去理解,而不是肢解成一个个的实词,虚词、句式。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下面几种方法是较好的,一是诵读贯穿教学,二是理解内容真正感觉到有障碍时,再去解决“言”的问题,使“言”为“文”用。

  ? 在这个方面,段淑君老师的课处理的非常好。段老师注重诵读,而且善于根据情节特点变换方式读,如“历史再现,分角色朗读15段”,“朗读负荆请罪”,“再读一遍,大家把廉颇的不服气的情感和蔺相如想得开的情感带进文字”,“分角色朗读门人与相如的一番对话”等等,通过朗读把冷冰冰的文字变成了鲜活的人物、动人的故事,通过朗读学生仿佛在与古人对话、与古人神交,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达成了。

  处理好两者关系,关键在于并重、融合。

  段老师并没有抛开“言”,脱离学生实际的大搞“人文教育”,而是在解“文”时就学生难懂的或忽视的文言现象,穿插强调,如“‘王必无人’的‘必’是如果的意思,表现了蔺相如谦虚、低调,说话有分寸”,轻轻一点,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可谓“点于当点处”。

  总之,要发挥“言”的手段作用,以解“言”为基础解“文”,一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词语句式知识,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二是在学“文”时,注意从“言”中找到根据,通过“言”的理解具体深入的解读“文”。 ?

上一篇: 语言表达和写作语言(四)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