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策略分析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策略分析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不仅可以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而且具有更多地陶冶学生情操的条件。因此,本文通过详细介绍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审美教育
在高中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并且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1 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语文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愉快教育的需要,丰富学生美感,发展其创造智慧,最终实现人文关怀的需要语文教材中充满了自然美、人性美、哲理美等,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胜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喜欢学习、热爱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品格性情,在愉快的氛围中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创造心理学把美感称为“审美智慧”,并认为审美智慧在人的智能结构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美感能触发人的探索欲望和创造激情,让思维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并借助丰富的审美想象力,使经验信息网络的固有排列重新组合,从而产生出崭新的思想和见地。语文教育本身承载着教育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它通过充满丰富人文情怀和教育内涵的文章,教育学生,鼓励学生,从而实现其对真善美的追求。
2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2.1要培养学生审美感受
语文教学应是开放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学到字、词、句等基础知识,还要学会感受语文学习中“美”的存在。对于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我们学习的过程必然是先认真阅读,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方能感受它的节奏、它的韵律、它的意境。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对描写“月下的荷塘”与“荷塘的月色”两节,不只要求学生会背诵,关键的是要学生体会其中的优美意境。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感受荷塘的美丽与月色的轻柔朦胧。这样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钟嵘的<诗品序>提出“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阅读是打开诗歌大门的一把钥匙,这种读从本质上区别于将书写的字形付诸于物理的声音,也不同于小学生那种典型的“唱读”,它要求通过声音表达出诗歌内在的韵律和附着其上的情感。
2.2在教材中挖掘审美因素
即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再现教材中美的因素。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引导学生进入美的艺术境界的基础上,让学生被美的境界激发的感情与作品寄寓的感情产生共鸣、交流。为达此目的,可以通过分析,咀嚼文中重的字、词、句,准确把握文章的感情,挖掘出作品的深层内涵,使学生在受到感情熏陶的同时,更能提高审美情趣。如教授王维的《山居秋螟》时,我们可以通过挖掘“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所蕴含的艺术美,感受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这两句的主动者是“浣女”和“渔舟”。只有浣女归来竹林才会喧闹,只有渔舟下流莲荷才会动摇。但实际上,诗人先听到的应是“竹喧”,先看到的是“莲动”,“竹喧”说明竹林深密,“莲动”说明莲荷稠密。另外,竹林是静的,因浣女而喧;莲荷也是静的,因渔舟而动。两句都是动景与静景相结合,描绘出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美好意境。因此,通过深入地玩味,与作者共鸣,就发掘出了作品中蕴含的美。
2.3运用美的课堂语言
美的语言是学生所向往的美妙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生听着老师充满个性美的语言,感受着教师美好的情感,所有这些交织在一起时.便会使学生从中获得一种鲜明亲切的美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指导学生把“美读”、“美说”作为课堂参与的主要内容.于漪认为“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深入体会语言的气势、节奏、韵味和神采……而表情朗读是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一种手段。”这种“美读”能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尤其是诗歌教学更应注意这一点,让学生通过“美读、美说”,从语调、音色、音韵、节奏等方面不断加深自己对美的感受。“真正的文学大师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灵性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应该细心地去体味、沉吟、把玩,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审美力将得到真正的激发与升华。”
2.4展开想象的翅膀,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散文的意境、小说的氛围、诗歌的画面感与立体美等等,仅靠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渲染描绘。并不能全面地再现出来.必须调动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艺术情感力和艺术想象力.才能唤起相应的审美意向。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入境、人情,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强化特定的审美情感。从而产生一种与教学内容“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审美效应要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就要引导学生想象。雪莱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通过想象.把语言文字转化成厕面,利用文巾的艺术空白和学生的阅读期待.体会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学生的思维“杂树生花吗,群英乱飞”,生成自己心目中的“哈姆雷特”。为了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获得完整的艺术形象,有时需要根据文字叙述来加以想象,如《琵琶行》中作者写琵琵女自述身世时忽而写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触景生情,想到自己由长安谪迁浔阳,产生了今昔感叹。琵琵女昔日在京城,“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和诗人被贬以前的情况有些类似之处,所以诗人才有感伤今昔之叹。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潜心挖掘丰富多彩的美育素材,让学生感受美,熏染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操,最终形成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田忠辉李淑霞.语文教育中审美素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01).
[3]章承董.语文课审美教育方法浅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22).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