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技巧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5:11阅读:
字号:|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技巧

  高考作文素材分类技法

  【摘要】针对高三考生面对高考作文写作素材缺乏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探讨高考作文素材五种分类技法:语言素材、情节素材、故事素材、人物素材、思想素材。并通过具体的内容展示,让学生明白作文素材的不同种类,学会按照分类的方式积累高考作文素材。

  【关键词】高考作文 课本 素材分类 技法

  ?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高考作文写作,拥有大量写作素材,是写好高考作文的前提和基础。不少考生觉得无话可写,究其原因是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而写作素材获取在于一个“积”字,因为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从何处积累?细心观察,留心体会,搜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自有一片灿烂的天地,一方无尽的宝藏,而语文课本就是最好的素材来源。

  目前广东使用的语文新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其内容涵盖广,思想层次高,设计内容多,蕴含着成千上万个高考作文写作素材,只要善于挖掘,巧妙进行分类,语文课本就是一个最好的写作素材库,笔者根据自己数年作文教学实际,提供如下高考作文素材分类技法,供广大考生选用。

  技法一、语言素材

  所谓语言素材,就是语文课本中每一篇课文和阅读材料里,思想和文采兼美的句子和段落。这些语言可以直接用在作文中,成为写作的原材料,成为最经典的写作元素。而语言素材涉及的面非常广泛,最简洁的办法就是直接从语文课文中进行截取,特别是每年考纲规定的高考必背篇目中的名言警句就是最好的语言素材。

  例如粤教版语文课本必修五中的《鸿门宴》,可以积累如下的精彩语言——

  【例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例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例3】秋毫无犯——秋毫不敢有所近;

  【例4】劳苦功高——劳苦而功高如此;

  【例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例6】竖子不足与谋;

  ……

  以上这些语言都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找到出处,一些语言至今还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在高考作文写作中直接运用。

  再如李清照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词人,从小学到高中,从选修到必修,我们学过了她的许多作品,运用归纳汇总的手法,我们可以从李清照的作品中,提取如下语言素材——

  【例7】《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例8】《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睡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例9】《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例10】《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例11】《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例12】《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例13】《鹧鸪天·桂花》——暗淡清黄体性柔,情疏绩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例14】《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师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以上内容均出自小学、初中、高中必修及选修课文中,这些语言素材可以直接拿来使用。

  技法二、情节素材

  所谓情节素材,就是语文课本中,讲述的一些很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而情节中包含有人物和事件,可以作为论据使用,成为写作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情节素材需要根据课本内容,兼顾考场写作题目需要,进行具体加工,加工后的情节可以根据写作题目进行压缩或扩展。

  例如人教版语文第六册《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里最精彩的故事之一,

  文章前半部分内容主要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历史人物。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三个精彩历史故事的叙述,刻画了蔺相如的临危授命、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维护团结、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私仇之上的精神,也表现了廉颇勇于改过、知错能改的可贵品质。

  这篇课文,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读,可以根据写作题目的不同,从不同人物的角度进行切入,通过对其故事情节进行压缩,作为行文素材,一材多用,为不同写作观点的论证起支撑作用。

  【例15】完璧归赵

  开始赵国宦官缪贤向赵王推荐蔺相如,称其为一个智勇双全之人,接着写蔺相如向赵王分析秦强赵弱的形势,权衡曲直利害,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对策,并自告奋勇接受出使秦国的重任。在出使秦国,与秦王斗争的过程中,蔺相如“献璧取璧”、“归璧于赵”、“廷斥秦王”,并理直气壮告诉秦王,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秦王无可奈何,蔺相如取得了“完璧归赵”的胜利,并功成加官。

  【例16】渑池之会:

  赵国战败,秦王提出渑池之会,形势严峻,廉颇与赵王一起赴会。渑池之会上,秦王步步紧逼,蔺相如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在蔺相如的逼迫下,秦王终于由“怒”而“不肯”,由“不肯”而“不怿”,虽“不怿”而不得不“为一击缶”,这段文字充分体现了蔺相如在强权面前的凛然正气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秦国“终不能加胜于赵”,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蔺相如因为功大被拜为上卿。

  【例17】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在外交上作出卓越贡献,被授予的官职超过廉颇。导致廉颇不满,廉颇居功自傲,口出狂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此主动退让回避,引起属下不满,蔺相如向舍人说明自己避让廉颇的原因不是害怕廉颇,而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使廉颇非常感动,于是廉颇“肉袒负荆,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体现出一种知错就改的品质,最后将相和好,成刎颈之交,留下千古美谈。

  再如粤教版语文课本必修五中的《报任安书》一文,更有许多值得积累的情节素材——

  【例18】司马迁忍辱负重的人生坎坷经历;

  【例19】司马迁面对宫刑绝境,选择“隐忍苟活”而不是一死谢世的艰难选择;

  【例20】李斯、韩信、周勃等成功者遭遇挫折而不放弃的经历;

  【例21】文王、仲尼、屈原、左丘明等人在困境中成就伟业的动人事迹

  ……

  再如出自《鸿门宴》中的典型情节——

  【例22】开篇曹无伤告密——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

  【例23】结尾沛公诛杀曹无伤——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温馨提示】对于课文中的情节,要成为写作的素材,有时候可以全盘选用,但更多时候需要作者根据写作需要,进行剪接加工,该压缩压缩,该提炼提炼,以写作需要为使用原则。

  技法三、故事素材

  继续以《报任安书》这篇课文为例,课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者,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其实熟悉历史的人知道,这一段话涉及到许多历史人物,其中包括的故事情节也很多——

  【例24】孔子困厄

  孔子有一腔报国之志,可命运多舛.仕途不顺,徒有远大抱负却无用武之地,统治者对他始终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68岁时返回鲁国,致力于整理文献与教育学生。

  【例25】屈原放逐。

  作为楚王的同姓贵族,屈原起初颇得楚怀王信任,但他极具理想主义色彩的诗人气质注定与混乱的政治环境格格不入,这种困境让他遭到两次流放。楚怀王时,他被流放到汉北;楚襄王时,他被流放到沅、湘。在孤独困境之中,屈原写就了《离骚》这首伟大的浪漫主义诗歌。

  【例27】孙子膑脚

  作为春秋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孙膑曾与庞涓同向鬼谷子学习兵法。两人情谊甚厚,结为兄弟。庞涓成为魏惠王将军之后,十分嫉妒师兄的才智。竟然骗膑入魏,割去了孙膑的膑骨。尽管惨遭不幸,孙膑却写就《孙膑兵法》,创造了前无古人的高度。

  再比如出自粤教版必修二中的课文《赤壁赋》也饱含如下故事——

  【例28】乌台诗案

  这是宋元丰二年发生的一起文字狱,纯属政治迫害。御史中丞李定、舒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告发并逮捕了苏轼。后经力保,苏轼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常有乌鸦栖息筑巢,自汉代以来别称“乌台”。

  【例29】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

  还有修选二中的《藤王阁序》包含如下故事——

  【例30】冯唐易老

  冯唐因说话直率,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代,直至白发皓首,还是一名郎中。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武帝问道:“你这么老了,怎么还是一个郎中?”冯唐直言不讳地说:“文帝好文。而我好武;景帝好美,而我貌丑;陛下即位,你喜欢年少的,而我却老了。”武帝听了他的话很感动,想提拔他为车骑都尉,可冯唐此时已经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后世用这个典故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

  【例31】李广难封

  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是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将军。他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小70多仗,威名远扬,人称“飞将军”。唐人王昌龄曾写诗赞美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就是这样一位戎马一生的名将.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却一直难以封侯,最后自杀身亡。

  【例32】贾谊被贬

  贾谊是西汉著名的大儒,最为人称道的政论作品是《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汉文帝对贾谊很器重,但遭到群臣的反对。后来汉文帝开始有意疏远贾谊,贬谪他为太傅。汉文帝十一年,梁怀王不幸坠马而死,贾谊认为自己作为梁怀王的太傅,没有尽到责任,一年以后,伤感过度而死.年仅33岁。

  【提示】其实我们所学许多课文中都有表现各种不同主题的小故事,如果对这些小故事加以整理,并对应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这些故事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然后根据需要加以扩展丰富,运用到不同的写作题目中。

  技法四、人物素材

  所谓人物素材,就是语文课本中涉及到的各类人物,例如课文作者、传记中的传主、各类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等等,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作品故事、奇闻逸事都可以成为高考作文积累的素材。

  对于人物素材积累,要进行全面的搜集和整理,重点落在人物人生经历、相关事件以及其作品上,这样的素材积累,可以让我们对一个人物的挖掘深入全面,可以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关照,便于写作时根据需要灵活使用。

  【人物素材1】李清照

  身份:宋代著名女词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多次出现在初、高中语文课本中。

  性格:天资颖悟,嗜书如饴,志存高远,倔强好胜,调悦风流,才华横溢。

  特长:工诗词文赋、善金石文物、晓书法绘画音律、通医药博戏教育,集多种文化素养于一身。

  作品:留存后世的作品有千古绝唱的词、正气浩然的诗、回肠荡气的文赋,其《词论》首开中国词学批评史之先河。

  成就: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杰出、影响深远的女词人。她的艺术成就在历代为数不多的女词人中是首屈一指的。有人曾以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来称赞她是词家一大宗师。后人以“词魂”来赞誉她,一方面凸现了其在词创作方面的杰出成就,更因为她是宋代婉约词派的担纲人物和领军人物。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前期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痛苦。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主要突出一个“乐”字。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惶难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第二年赵明诚死于建康,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词人晚年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词更为深沉感人。

  李清照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后称“易安体”。李清照词中“愁”的渲染、“红”字的巧用、“瘦”字的美学意蕴、迭字的探胜等写作风格,成为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

  【人物素材2】蔺相如

  1、身份低微——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2、勇于为国家承担责任——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3、善于观察情势、分析情况的才能——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4、智和勇——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5、临危不惧的“勇”——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廷斥之。

  6、其“能言善辩”的外交家的形象与“知死必勇”的策士风度——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7、不计个人私仇而以国家利益为先的优秀品质——“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提示】许多语文课本中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也可以成为我们作文写作的素材,根据写作的主题,我们有目的加以选择,就可以巧妙成为作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作文写作的元素。

  【人物素材3】陶渊明

  1、从称呼的角度:

  五柳先生(因住宅旁边有五颗柳树而得名,诗人如此描绘“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以此自况。)

  彭泽令(辞官归隐前所任官职,官职很小,但很有骨气)

  靖节先生(诗人死后,是后人对他的称赞,以此褒扬其高洁操行)

  南山隐士(诗人一生三次出仕,最后一次辞去彭泽县令41岁,到最后去世,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居住在南山之下。)

  闲云野鹤(常以此来比喻诗人飘逸、不问世事的超脱与悠闲)

  田园诗人(诗人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

  2、从经历的角度:

  五斗米(根据记载推算,晋时的县令每日的禄米正好是五斗,所以五斗米指的是县令一日的禄米,由此五斗米成为官员禄薄的代名词。)

  不为五斗米折腰(诗人此举,对后代文人影响极大。诗人自言:“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耶!”遂因此辞官归隐,开始了生命中最后的隐居生活。)

  素琴(诗人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徵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菊花酒(以菊花为伴,以酒为伍,体现其人品高洁与脱俗。)

  三次出仕(诗人29岁第一次出仕任江州祭酒,出仕时间并不长;第二次出仕在35岁,担任幕僚,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尽管身在仕途,心在田园,37岁时,母亲去世,按古代丁忧规矩,诗人辞职回家,守孝三年。第三次出仕在40岁,纸做了一年多官,因为不愿折腰向乡里小儿,辞官不做,最终再未出仕。可见仕途坎坷。)

  3、从作品的角度:

  东篱(诗人有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内涵可代表归隐田园,回归大自然)

  菊花、菊香、篱下菊、采菊、种菊(均出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言外之意为追求一种恬淡悠闲的生活状态,品质高洁的象征)

  南山(就是今天九江庐山,出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此后人也称南山先生)

  世外桃源、桃花源、桃源、无人问津(诗人有传世之作《桃花源》)

  带月荷锄(诗人有诗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羁鸟池鱼(诗人有诗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心远地偏(诗人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归去来兮辞(诗人解印归隐,写作此文,名其志,文中如此表明心迹:“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提示】对于历史人物和文学人物,我们要分别进行处理,对于一个人物素材的积累,可以从其身份、地位、经历、与其相关的故事、内在思想以及其作品、对后世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积累,如果对一个人物的研究达到一定深度,我们就可以以一人来应对不同的作文题目的写作。

  技法五:思想素材

  人的健康离不开思想的健康,人的成长离不开思想的成长,从语文课本中我们可以获取富足的思想精华,因为前人的思想会给我们启迪和教益。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课文中获取不同的思想营养。当我们不得志之时,我们不妨看看古人:司马迁从文王、仲尼、左丘明、孙子、吕不为、韩非子等人身上,获得了重新生活的勇气;战国时的李斯从厕所与仓库中老鼠的不同际遇中悟到了人生应该发愤图强,终成大器;史铁生在地坛里悟出了生命的价值不是自我抛弃,而是要从逆境中崛起。我们从语文课文中也可以悟出许多思想素材,从而运用到作文写作中。

  1、《报任安书》的思想素材

  (1)大丈夫志当存高远,面对命运的折磨,当忍辱负重,执着前行;

  (2)面对挫折,勇敢面对,不要放大痛苦,活着理当追求人生的价值;

  (3)逆境出人才,自古雄才多磨难,历史的先贤给我做出了榜样;

  (4)官场失意的司马迁却为后人留下了光耀千古的《史记》,可见,人生道路上,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开启了另一扇通往光明的窗,所以,不要为已倒的奶瓶哭泣,抬起头来,去寻找新的更可口的食源;

  (5)人生不仅要‘立功’,还要‘立德’、‘立言’”,为后世留下精神财富;

  (6)面对人生的转折点,要抓住机会,要化不利为有利,要学会选择;

  2、《喜看稻菽千重浪》的思想素材

  (1)因为他的存在,因为他的杂交水稻,让人类远离饥饿的阴影;

  (2)实践是袁隆平发现真理的途径,行动是实现一切梦想的最好手段;

  (3)敢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打破常识,勇于创新是其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4)面对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局面,袁隆平是真理的捍卫者,是事实的追随者;

  (5)充满希望、引领绿色革命是袁隆平始终坚持奋斗的助推器,是其一生奋斗的动力源泉;

  (6)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提示】思想素材的获取,难度较大,需要我们对于所学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要根据课文内容,从其内在的思想层面加以感悟,在深入感受的基础上,提炼出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然后以此作为写作素材,巧妙运用到作文行文中。

上一篇: 高考作文教学策略浅探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