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新课程下建立合作型学校的必要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6-12-18 9:28:28阅读:
字号:|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着“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的使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一场前所未有的整体性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顺应世界范围课程改革的潮流,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对传统的课程与教学进行了彻底摇撼,成为新世纪我国学校教育“范式转换”的发动机和起爆剂。在转变观念和方式的同时,重建制度,同样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就学校教育内部而言,观念的更新,方式的转变的最大阻力来自落后的评价制度和教学管理。现在的学校管理模式显得十分的滞后,并不能与新课程相辅相成。学校一方面以规范化管理为名,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行,强调的是“齐步走”、“一二一”,老师被迫充当警察的角色,师生之间是管与被管,看与被看的关系;一方面又要学生这也要做,那也要学,张扬个性,体现真我。本来需要心智水平,充满爱心、艺术、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变成了嘴勤、手勤、脚勤才能做好的体力活。貌似科学的“数字化”或“标准化”的量化管理很难让学生(包括老师) 成长为我们期待中的“新人”。我们的教育管理规章制度,正更多地充斥了行为规范、处罚条例、奖惩细则,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是千人一面,一条条,一项项,不可谓不具体全面,效果如何却往往不得而知。如何走出这种低效的繁重机制,建立适应新课程之下的更为有效的科学的新机制,将是摆在每所学校面前的重要任务,将决定新课程是否能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实践道路,是课程真正意义上实现成功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出现的“合作型学校”或许能给新课程之路以有效的拓展。它相对于日益落后的教育机制呈现出更富时代意义的新气象。

以下就合作型学校在新课程中的产生、开展及功用做几点说明。

一:变革教学范式,建立共同愿景

旧的教学范式基于约翰.洛克的假设:学生的大脑就像一张白纸,等待教师在上面涂写。教学表现为:1、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工作就是给予知识,而学生的工作则是接受知识。教师传授知识,并希望学生记住,然后背诵。2、用知识填满被动的容器。学生是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拥有学生必须记诵的知识。3、通过确定学生的等级对学生进行分类。存在永久不变的“剔除”不合标准学生的检查。4、在学生之中和师生之间无个人关系的背景中进行教育。学生和教师都被视为“教育机器”中可相互交换、相互替代的零部件。5、维持竞争性的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学生的学习就是为了胜过同学,教师的工作是为了超过同事。

在这样的状态下,学校的组织结构表现为“批量生产的学校”、“松散结合型学校”、“竞争性组织学校”。

第一类型的学校导致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单独工作,有自己的教室,自己的一组学生,使用自己的课程教材。种种障碍的存在使教师互相隔离,结果是每一位教师都把他的全部精力集中在整个课程中他所负责的一小部分。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被认为是整个教育生产“机器”上可互相替代的零部件。这里有这样一种假设:任何一组同学都能学习,任何教师都会教学,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相同的。此种组织结构的学校,重点放在通过标准化过程,以一定期望百分比的失败率为代价,“生产”出受过良好教育的学生。“缺陷”是学生就是失败者、辍学者、被冷落者。

第二类的松散结合组织,首先为目标模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能测量的。教育者不能具体说明达成学校目标所需要的日常角色行为,也无法对其进行测量。其次是低水平的积极的相互依赖。只有水平很低的劳动分工,低整合度的角色活动,低相关的奖赏。个人责任的可说明性低、社会技能被贬低,人际技能和小团体技术作用缺失直至小组解体。最重要的是群体系统加工和组织的有效性被贬低。教育者难以对教学过程作出解释、进行测量、加以分析。没有系统检查教学过程,很难讨论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

第三类竞争性组织的学校教师被明确期望或被鼓励去努力争取不同的优势;认识其命运的消极关联性(一个人得到越多,其他人就失去的越多);懂得他们的奖酬是由自己的成绩和同事的成绩二者来决定(一个教师没必要绝对优势,只要比他的同事做得更好就行);对同事的失败和问题幸灾乐祸(他们的失败增加了自己成功的机会)。几乎丧失了时代发展对所有人提出的效率意义,与其说是鼓励先进,不如说是制造平庸。

批量生产、松散结合、竞争性组织结构是在高稳定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们不得不认真注意到当前学校藉以发挥功能的现实环境的特征却是急剧而广泛的变化,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知识爆炸、技术爆炸、传播爆炸、互依性爆炸、健康关心的爆炸。在这样的环境下,成功的关键是要采纳以团队为基础的高绩效组织结构和强调组织的所有层面的持续完善。“在人类组织中,愿景是唯一最有力的、最具激励性的因素。它可以把不同的人联结在一起(沃伦.本尼斯)。”合作型学校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范式,是创建一个以团队为基础的高绩效组织结构。以寻求新的教学范式的愿景和以团队为基础的新的学校组织模式。

二:校长在合作型学校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为以团队为基础的高绩效组织结构和新的教学范式,教育被视为一种人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一起合作工作,以保证学生主动建构他们的知识,教师则把注意力放在发展学生的能力与潜能上。这种关于学校能够如何和应该如何的愿望,把全体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到需要在教学实践和共同协作方面进行改革上。校长在其中必须起到引领者的作用,而非管理者的简单作用上:1、小组导向高绩效的清晰的愿景,阐明学校的使命和目标,并使全体教师记住“在使工作高效之前,先要把工作做对,在有效地进行工作之前,先要做正确的工作”;2、仰和满腔热情来传递这种愿景,需要清晰地,不厌其烦地,反反复复向教师传递,描绘这样一幅令人憧憬的图景,点燃他们激情的火焰,校长首先要成为“梦的看护人。”3、使领导者的愿景变成被全体教师接纳为自己的愿望的共同愿景,在师生员工中建立一种“沉浮与共”的普遍感情。领导者就是要把自己的生命力化成他人的希望与梦幻,并使他们把激动人心的未来可能性视为一个努力追求的共同目的的支点。

当现状与合作型学校愿景之间的冲突使得教师产生了变革的动力,发动以团队为基础的高绩效组织结构背景下的新教学范式变革。创造的张力源自看清了这两者之间的落差:我们希望成为我们的、“我们的愿景”与我们的处境、我们的“当前现实”。今天回头看洋思中学,我们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蔡校长当时“现实残酷,心中有梦”下的大胆革新所凸现的先进理念。当他面临几乎走到绝境的现实,在黑板上写下“人去楼空”之时,其实正是在向员工传达一个清晰的愿景:我们不能这样下去!而他日后所做的一切也正实践了高绩效组织结构的要义。先把工作做对,做正确,然后做到有效、高效。直到今天,他作为学校“梦的看护人”的角色未有一丝的改变,引领学校走出一片片精彩。

三、合作型学校组织的要义

简单说,合作型组织结构通过小组(团队)授权,授权给学生、教师及相关人员。建构起使团队运转的基本因素,向每个团队传授持续完善的方法,实施合作学习,把教师组织到同事教学小组中去,建立基于现场的决策小组。

合作团体的成员接受积极的相互依存,相互间支持他人对做自己公正的工作分额负起责任,促进相互间的成效和成功,适当地运用成功的合作努力所需要的人际关系技术和小团体技术,作为一个团体来分析如何使成员有效地共同工作。建立持续完善学习、教学和行政管理。如改进学习过程的基本团队是合作学习小组,改进教学过程的基本团队是同事教学小组,改进行政管理的基本团队是同事行政管理小组。建立程序指的是选择一种提高的过程,界定此过程,每一个步骤都是在对有关资料加以收集和分析之后才予以实施,然后规划如何改进这一过程,并予以实施。反复使用,直至其成为小组职责的一个日常组成部分。这里的实施合作学习中包含教和学两方面。学生给他们搭配学习的合作伙伴,让他们进行合作性的工作。其中既有正式的合作学习,也有非正式的合作学习,前指学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一起工作达成共享的学习目标,并合作完成特定的任务和指定的作业。后者指为达成临时的共同目标,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在洋思的成功范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之所以能让“三流的学生”成为“一流的业绩”,具体的一个操作就是利用合作基本小组,在长期的,具有稳定 成员关系的异质团体中,为小组成员提供相互支持、帮助和鼓励,并利用完善的管理机制(以学定教、过程前移、周五验收、“堂堂清、天天清、月月清”等)对成员进行支持与检测考量。最终实现异质互补,共同进步。

同事教学小组的组建源于教学要求太高,所需才能的范围太多变、太广泛,对不断增长的专业知识的需求超出了个体教师的能力。为改进教学过程的质量而向教师授权,把教师组织到同事教学小组中去。具体活动:经常进行合作学习的专业讨论;共同规划、共同设计、共同准备和共同评价合作学习课和教学单元;共同执教合作课,共同处理其结果。明确这是个“真实世界”,每个成员负有团队责任。综观洋思中学的管理机制,“目标责任”、“抓最后一名、抓其始年级、抓新生入学第一天”及“承包责任制”。无不闪烁着以团体或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标准,严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暑假,对课程、作业做全方位的研究更凸现教师团体的合作效果。洋思中学的成功经验里,或许正可以用“合作型学校组织结构”来加以纵横的剖析。

“仅知道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应用。仅有意愿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行动。”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文章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