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体会
一知识内容的转变
1、 知识内容的安排体现了知识产生的“过程”
知识的内容安排尽可能的展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完成了从强调学生的学习结果到强调学生的学习的过程的转变。与旧教材不同的地方是:新教材是在学生现有的现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设置学生所熟知的、身边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去感知、去体验、去讨论。再将知识内化。更加强调了让学生们从直接经验获取知识,然后形成结构,再应用于实践。改变了以往的把理论知识(间接经验)直接灌输给学生。
2、 教学内容安排更加重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应用性的题目增加了许多。这些题目的安排,在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同时,进可能是学生身边的事情,而且是在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随学随用。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时候,学生掌握了负数以后,学生就可以利用温差来估测山高;学习了平面图形,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所学,尝试平面设计;有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重点放在应用上。而且应用题也不人为地分出类型交代给学生,而是与现代的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销售问题、储蓄问题等等。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的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 内容的安排更加突出知识的趣味性
新教材的内容更加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生活中的平面图形的时候,学生利用学具,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去搭配几何体,亲自去感知,去从不同的角度看。又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时候,让学生利用“扑克牌”做游戏来强化有理数数的运算法则。学生非常乐意参加,而且积极性高涨。这些内容是以往的教材所没有的。让学生在操作中、在游戏中获得了知识。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1、 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新不仅在教材内容设置上有了变化,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了明显的变化。改变了以往的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在新教材中的每一节课设置很多情境,让学生“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试一试”等等,“说一说”就是让学生参与的过程;“想一想”、“做一做“就是让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而“议一议”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说、想、议、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试一试”则是对形成的理性认识的应用的过程,强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
新教材在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的同时,更加重视学习能力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学会了学习。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则不能,需要在日常的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积累而形成的。是在教与学的互动当中不断向学生渗透而形成的。如:在“水位变化”一节当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会了画折线图的问题,更重要的一点是向学生渗透了收集信息和处理星信息的能力问题。
三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
1、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
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教师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完成教案,按照教案的内容把知识讲解给学生,学生只要听,加强训练就可以了。而是如何收集材料、制作课件,创设情境,如何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想法设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考虑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机会,让学生去说、去做、重在引导学生参与。
2、 教师是新课程、新教材的再开发者
新教材的内容设置给教师更大的空间,不在是以往的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和学会学习的方法,教师要研究新教材的内容,不是照搬照用,而是不断的开发,让其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除了教学内容以外,;教师还要钻研电脑知识,如powerpoint、几何画板等教学软件的使用,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才能真正地以人为本创新教学。为人类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通过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实践,自己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合格的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就是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去教育学生,让学生学什么样的数学,培养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的问题。这是自己在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将其凝成文字,以便激励自己在课程改革中尽快的成熟。
教育是事业,事业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在于创新。让我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去努力的工作。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