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MET的任务、性质、目的和内容
从1995 年始, 全国(除上海外)英语高考统一试题, 称为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 t,简称为NMET。
NMET的任务是选拔人才,NMET的性质是选拔性(常模参照性)考试,要求标准化,要求有较高的信度和效 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同样,任何考试,其最终目的不局限于考试本身,而在于反拨教学。NMET作 为全国性考试,对中学英语教学势必产生反拨作用。经过这几年的实践,NMET已经并且继续在我国中学英语教 学改革中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根据NMET的任务、性质和目的,NMET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英语知识和英语运用。全卷试题在考查语言知 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二.知识、运用和学习潜能的基本含义
1.知识
知识这里指的是英语两大类知识:
一类是陈述性知识,也就是英语的基础知识,它是关于事实本身的知识,如一些语法规则等。另一类是程 序性知识,指的是怎样进行认知活动的知识,也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能力或技能。
这两类知识互相有关联,但又不能互相替代。比如,语音知识不仅仅要知道英语有多少个音素,有什么样 的语音和语调,而是要会辨认,会发音,会读出这些语音和语调。懂得语言规则是一回事,使用语言规则来进 行交际活动又是另一回事。
就NMET来说,我们对英语知识和技能或能力都有要求,而且和中学的教学大纲的要求是一致的。
2.运用
运用指直接用英语进行交际,也就是在交际情景中为交际目的进行的英语的听、说、读、写。这里要注意 两点:
(1)没有交际情景和交际目的的听、说、读、写, 不能算是运用。不要把听写短文、填词造句、复述或 回答课文内容、按规定句型进行对话等语言训练误认为语言运用。
(2)交际的情景和交际目的,必须要结合实际, 否则也不能算运用。比如,让学生扮演课本上的人物进 行对话,那只是口语训练;让学生没有目的地用英语写自己的家庭情况,则只是一般的写作训练。
3.学习潜能
学习潜能,指的是学习英语的潜在能力。
上文已经提过,NMET的任务是选拔人才,因此在试题中除了考查英语学科能力外,还要考查其他能力,这 种做法是完全必要的。 比如,NMET中“短文改错”题能体现学习英语的潜能问题。
(1)“短文改错”题,难度系数高,经常达到0.30左右, 好像专供有潜能的学生做的。
(2)“短文改错”题,说到底,是对语文观察能力的考查。 敏锐的语言观察能力是整体语言能力和交际 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3)英语学习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知识的记忆与积累
2)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运用
3)知识在实际语言交际过程中的应用
语言观察能力在这三个方面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语言知识的积累需要把握重点,确定重点,抓住其实 质,都要借助语言观察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的运用或在实际应用中,了解语言如何表达,如何避免用语的失误 等,都离不开语言观察能力。在语言观察能力中,识别正确与错误,识别是否得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短文改错”这一题型所需要的基本能力正是语言观察能力。这种能力并未在中学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或提出
要求,但它确实是英语学习中的一种潜能。
三.知识和运用的关系
学习英语,是为了在交际中运用。英语是一种交际和文化传递的工具,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或交际能 力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要运用英语,少不了要有英语语言知识,但是,语言知识不等于语言运用。语音、语法、词汇,是语言运 用的准备,但不等于语言运用。语言运用,是在交际的实际环境中,为实现交际目的而运用语言知识。语言教 学的目的应是语言运用,而不是语言知识的掌握。能在实现交际环境中,为实际交际目的而运用语言知识,才 能算是学会了语言。
四.知识和运用在NMET各大题型中的考查
1.单项填空题
这是语言知识题,它包括单项的语音、语法、词汇题(在此不讨论语音题)。
NMET对单项填空题要求知识覆盖面广,注意语言的交际功能,很好地体现通过语境来考查词汇和语法知识 的运用。1998年的单项填空题加强了语境设置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为此,可以分为三类题:
第一类:必须完全依靠语境进行判断的题,如第6,7,10,13
,15,19和24题。
第二类:需要参照语境进行判断的题,如第9,14,16,18,20,21,22,23及25题。
第三类:虽然需要参照语境,但主要是依据语法结构及词汇知识进行判断的题。如第8,11,12及17题。
完全脱离语境的题可以说无,可以看出单项填空题是运用语境和情景的精心设置来增强其交际性和综合性 。
2.完形填空题
完形填空题旨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1)它首先是一篇短文,学生起码要具备如下能力;
1)篇章意识,阅读文章掌握大意的能力;
2)上下文逻辑思维能力;
3)双向(顺向和逆向)逻辑推理能力;
4)凭借经验,利用常识的判断能力。
(2)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词汇知识,并要求辨明词义;牢记搭配。
完形填空题虽然不直接考查语法知识,但它处处有语法现象,不了解语法,阅读短文本身就无从谈起。
3.阅读理解题
阅读理解能力,是高
中英语教学中要侧重培养的能力。从NMET考查中,阅读理解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可 以总结以下六点:
(1)找出文段中心思想
(2)理解、推测、判断
(3)时空顺序
(4)评价观点
(5)图示图表
(6)语气心绪
为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能力培养:
(1)要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2)学会阅读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
(3)要掌握背景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4)学会快速阅读,提高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5)提高语篇的聚合能力、语篇语义的概括能力、 语篇内部结构的逻辑分析能力及语篇宏观语境的推断 力和想象力。
4.单词拼写题
单词拼写题是检查考生书面语基本功的题,事实上它是听、说、读、写“四会”技能之一“写”的一部分 。它要求考生不仅要识记单词,还要理解,还要会在句子中使用,要有语境或情景。总之,单词拼写题
测试书 面表达最基本的技能,有助于减少因大量采用选择题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促使考生重视单词拼写。
5.短文改错题
短文改错的测试思路是以间接的方式检查考生在写的方面的各种技能。用词、用语和词序一直是短文改错 考查的重点,它广泛涉及到语法结构或规则问题,但是它不是单纯的知识检测,而是在改错和写的过程中,在 语篇上下文理解的大环境中运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的语言问题。实际上,它与完形填空题一样是英语知识的综 合运用题。
6.书面表达题
NMET对书面表达题的要求是:根据所给情景,写一篇100 个单词左右的书面材料……。
中学教学大纲规定在高中阶段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所以,写作的标准要低于阅读的标准。只要在写作训练 中能注意和掌握以下技能,那么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会得到提高的:
(1)书写、拼写、正字的技能;
(2)书写速度的技能;
(3)运用词及运用语法规则的技能;
(4)运用不同形式表达意义的技能;
(5)利用各种信息或提示组
合语篇的技能;
(6)根据不同交际目的写出不同语段的技能;
(7)运用逻辑手段清楚表达主题的技能。
五.中学英语教学
1.中学英语教学现状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很不平衡。一些经济和教育水平高的地区,英语教学发展相应快些;而另一些贫 穷落后或对教育重视不够的地区,英语教学发展较慢。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着重语言知识、轻交际能力的倾向。这种倾向,从多年来普遍反映的英语教学实 际效果,从多年来NMET考试结果中,都可以得到印证。
尽管承认我国中学英语水平尚待提高,但是恐怕很少或者没有一位英语教师承认他们是为教知识而教知识 。然而,事实还是不能否认存在这些问题的:
(1)在教学中,对语法规则、句型结构学得太死, 偏重一般规则而忽视特殊用法。比如:
A:You must do as I tell you.
B:Oh,I must,________?
A.should I B.mustn't I C.ought I D.must I
这题的答案,
如果死扣语法规则,可能要选择B。但是正确答案是D。这里有一种语境,在肯定句后面用肯 定的疑问尾句,表示惊奇或愤怒。本题可译为:
甲:我叫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
乙:是吗?我才不干呢!
以上例子就是反意问句的一种特殊用法,与一般规则不同,是一种用在特殊情景下的或用在实际生活中的 典型例子。
(2)语音、词汇、句子是语言的有机统一体, 脱离句子的词汇和脱离语境的句子是无法确定其真实意义 的,不能把它们各自孤立开来。但是在老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没有能始终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或语 境)的教学原则。
(3)在课文教学中,不是所有老师能坚持整体教学法, 而多是沿用分段教学法,把一篇完整的课文(文 章)进行分段,在每段教学中,既讲这一段课文内容又讲语法、词语,往往出现支离破碎或多而杂的现象。
以上种种,显而易见,是老师在忙于教学生知识,做不到我们一贯倡导的“为运用教英语,在运用中教英 语,通过运用考英语”的教学思想及教学原则。
2.关于语法、词汇及课文教学的一些想法
&
nbsp; (1)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语法,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语法教学的 最终目的是帮助培养交际能力。人们要达到交际目的,不仅要正确理解和生成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还应该根 据不同的语境恰当地运用语言,因此,在语法教学中,除了语法的正确性外,还应考虑到语言的可行性,得体 性以及接受性等因素,这就为语法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1)在教学中,对语法项目要区别对待:常用的要精讲多练, 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在口头上不常用而为提 高阅读能力所需要了解的语法项目,只需作简要的讲解和少量的练习。
2)语法教学中,练是重点,讲是为更好地练开路。 讲与练常常又是相结合的,即讲中有练,练中有讲, 精讲多练,熟练运用。
3)要结合话语教语法,句型练习为学生提供句子的典型结构, 有助于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初级阶段的语 法教学更是如此。
4)以学生为主体学习语法, 改变过去语法教学多为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使学生变被动理解为主动理解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法规则的能力。
&
nbsp; 5)语法教学要有针对性,主要针对难点和重点, 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要注意由简到繁,逐步扩大和深 化。
总之,语法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语法教学不强求系统性和完整性,要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 进行教学。
(2)词汇教学
1)词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没有词汇就谈不上语言材料。没有语言材料,必然难于组织语音和语法教学 。学习英语,不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就不可能用英语进行任何形式的交际。总之,英语教学的各项任务,如 听、说、读、写等,都与词汇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不少教师说,学习英语词汇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即“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是很重要的经验,它实质 上是词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把学过的词汇放在句、文中进行训练,才能检验学过的词汇是否掌握得牢固, 是否有运用词汇知识的能力。脱离句子的词汇和脱离语境的句子是无法确定其意义和含义的。词汇放在语篇中 教,不但有助于学生在上下文中准确理解词义,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在言语活动中学习单词,从而
提高学生的 语言实践能力,达到教、学、用三者的统一。
2)在贯彻“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原则中, 要有配套的训练方法,比如进行“翻译→造句→书面 表达”三步法。
词语:set up,make progress,be strict in,take part in,make up one's mind,devote oneself to
要求把以上六个词语放在三个不同练习方式上进行训练:
1.学校附近正在建造一座现代化电脑中心。
第一步:汉译英练习(括号内是答案)
(A modern computer centre is being set up near our school.)
2.他们英语大有进步。
(They are making great progress in English.)
3.李老师对他的工作,对一切事情都要求严格。
(Mr Li is very strict in his work and in everything.)
4.我们学校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植树。
(The students in our school took an active part in planting trees.)
5.他们下决心更加努力学习。
(They made up their minds to work ever harder.)
6.他一生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
(He devoted his life to promoting world peace.)
第二步:造句练习。用以上六个词语造句,可以模仿以上六句话,也可以并提倡创造性造句。
第三步:书面表达练习
要求:用上面六个词语根据提示写一篇短文。
提示:外宾将到东风路第二中学参观。请你用英语写一篇简介,内容要包括:此校建于1949年。目前学校 有24个班,150多位教职员工,约1200个学生,学生们学习目的明确,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并积极参加体育活 动。师生对工作和学习都能严格要求,互相帮助。他们决心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答案略)。
(3)课文教学
应提倡“整体——分散——再整体——运用”的课文整体教学法。
整体:首先让学生整体上阅读一遍课文,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知识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等(用一节课)。
分散:分
散地解决课文中的词语难点和重点,使学生在学习的深入过程中逐渐理解掌握,使学生学有所得 ,复习有依据(用两节课)。
再整体:指在前两个过程的基础上,再次全面深化课文,进一步掌握全篇课文的知识理解结构体系,达到 完整的掌握一篇课文的目的(用一节课)。
运用:指对所学语言知识灵活运用,对一篇课文教学结果的总体检测(用一节课)。
课文整体教学法使学生见树又见林,容易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克服课文分段教学只见树不见林及偏重知 识、轻视运用的弊端。课文整体教学法要求教师更认真背课,特别是在如何处理好知识与运用的关系上下功夫 。
结束语
NMET与中学英语教学的关系,桂诗春教授有过一个准确的论述,在此摘录一段,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他说 :“作为一个参加过教学而又来参加命题的教师,我们想得最多的是教学和考试应该怎样补充,互相促进。我 们最愿意看到的是,学生能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全面掌握和复习一个科目的内容,而考试的试题又 能根据这些大纲和要求来出,让考试的结果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真正水平,内容掌握得好的考生可以得到好的成
绩,掌握得差的考生成绩就没有那么好。这样考试对教学提供有用的反馈信息,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李连瑞《英语教学论》
李筱菊:《为运用而教英语,在运用中教英语,通过运用考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