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物理 -> 正文

物理学习的习得性失助感及其防治研究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4:44阅读:
字号:|

  物理学习的习得性失助感及其防治研究

  物理组

  (仙桃中学,湖北仙桃)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习得性失助感的由来,然后分析了物理学习的习得性失助感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最后提出了防治物理学习的习得性失助感的几条措施。

  关键词:物理学习 习得性失助感 防治

  中图分类号:G633.7

  1.习得性失助感的由来

  1953年,哈佛大学的实验人员所罗门、坎明和维恩把40只狗置于“穿梭箱”里。箱子分成两边,中间有阻隔体。一开始,阻隔体只有狗背高。从格栅箱底上对狗脚发出千百次电击。狗如果学会跳过阻隔体到箱子的另一边,就可以逃脱电击。然后,实验人员在狗跳入另一边时,也在格栅箱底通电,并且狗须跳100次才终止电击。“当狗从一边跳入另一边之际,发出可免遭电击的松释声,但当它跳到格栅的另一边而重遭电击时,则发出惨叫。”接下来,实验人员用透明塑料玻璃作为穿梭箱的阻隔体。狗触电后向另一边跳跃,头撞击玻璃。狗开(始“惨叫、发抖、畏缩、咬撞器材”等等;但10天至12天之后这些无法逃避电击的狗,不再反抗。实验表明,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造成其无助和绝望情绪。

  20世纪60年代宾州大学的赛利格曼继续类似实验。他把笼中的狗从钢制格栅地板通以强烈而持久的电,初遭电击,一只正常、未曾受过任何训练的狗在箱中接受逃避电击训练时狂奔惊恐哀叫,并试图快速越过障碍免遭电击;然后,赛利格曼把狗绑住,使它们在遭到电击时无法逃脱。当这些狗重新放回遭受电击但可以逃脱的穿梭箱时,这样的狗在穿梭箱初被电击时的反应,和未曾受过任何训练的狗一样。但它不久却停止奔跑,默然不动地一直等到电击结束,而没有越过障碍逃避电击。我们可以说狗是“放弃”了逃避遭电击的努力,消极地“接受”电击。在连续多次的测试中,狗仍旧没有做逃跑的动作,而甘愿忍受每次五十秒钟强烈而有节奏的电击。

  后来,赛利格曼在对大学生的实验中也发现大学生在经历了某次无法控制的噪音刺激后,在第二次经历有可能避免的噪音时却比没有经历过噪音刺激的人更难学会免离噪音。于是赛利格曼提出“习得性失助感”的概念,并阐述习得性失助感是指学生由于处在无可逃避或回避有害的、不愉快的情境中所产生的一种习得性心理状态,即指一种习得的在无能为力的时候所再现出来的一种自暴自弃的失助状态[1]。

  2.物理学习的习得性失助感产生的原因

  物理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缺少物理学习的信心。而完全丧失物理学习自信心的心理状态叫做物理学习的习得性失助感。物理学习的习得性失助感产生的原因包括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2.1客观原因

  2.1.1物理学科的因素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2]。物理学的基础性和实践性使物理学习具有如下特点: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建立物理观念是物理学习的核心;数学是物理学习的语言和工具;科学方法是物理学习的手段和桥梁[3]。

  根据物理学习的特点,笔者认为感性认识不足、物理理论构建的难度、数学学习对物理学习带来的负迁移、掌握科学方法的难度等等是诱发物理学习的习得性失助感的物理学科因素。首先,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习离不开观察和实验,离不开物理现象。离开了对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是不可能理解物理理论的,所以感性认识不足往往会造成物理学习的障碍。其次,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不能脱离物理学科结构而孤立存在,物理概念的涵义只有联系与之相应的物理理论才能得到说明。而物理规律是一定的理想化客体在一定的理想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因此物理概念的关联性和物理规律的理想化增加了物理理论构建的难度。再次,数学是物理学习的语言和工具,但如果用纯数学观念来思考处理物理问题,是行不通的。如反射角=入射角,反之就不成立了。因此仅用数学的思维学习物理是行不通的,用纯数学的方法学习物理将给物理学习带来知识迁移的困难。最后,由于科学方法通常以分散的形式隐含在知识的表述中以及对于同一个物理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来解决等等,这必将增加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的难度。

  2.1.2教师的态度和评价

  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即是一种强化物,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可降低学生行动的积极主动性。绝大多数学生都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充满着兴趣和好奇,对物理实验充满着热情,都愿意去尝试。然而,在学生发现自己不能顺利完成物理学习任务时,如果遭到物理老师严厉的批评指责,甚至嘲笑讽刺,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焦虑情绪,甚至对参加此类的活动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信心不足,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十分困难。在经历了多次这样的失败打击后,学生逐渐退缩了,他们对自己的物理学习能力表示怀疑。从而不愿意付出任何的努力来进行物理学习,以逃避物理教师的批评、指责乃至挖苦讽刺,习得性失助感便由此产生了。

  2.2主观原因

  2.2.1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与意志品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学习兴趣高的学生将会更加主动、自觉的去学习物理知识。反之物理学习兴趣低的学生只会被动的学习物理知识,这样的物理学习效率会很低下,必然会造成物理学习困难。物理学习意志也是影响物理学习的重要因素,物理学科因素增加了物理学习的难度,物理学习意志强的学生会不断总结物理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的物理成绩得到提高。而物理学习意志差的学生在遇到物理学习困难时,将渐渐放弃对物理的学习,形成物理学习的习得性失助感。

  2.2.2学生对物理学习失败的归因

  人们做完一件工作以后, 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这就叫归因。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韦纳的归因理论, 他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 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随后, 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 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如果将人的失败归因于稳定而不可控的能力的活, 便会产生消极的心态,而避免参加成就性的活动[4]。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把物理学习中的失败归因为个人能力低、智力差这种不可控的内在稳定因素, 而把物理学习中成功仅归因于偶然的运气、任务难度低等不稳定的因素,那么这种归因的结果必将使其逐渐产生物理学习的习得性失助感。

  3.物理学习的习得性失助感产生的危害

  3.1物理学习动机低下

  具有物理学习的习得性失助感的学生在否定自己能力的同时,对物理学习的结果期望也很低。特别是那些试图改变自己学习困难状态而没有成功的学生对物理学习结果的期望就更低。根据学习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人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获得有价值结果的期望。学习动机的强度=价值×期望。如果物理学习的结果期望等于零,那么物理学习动机就等于零。他们认为自己不是学物理的料,再怎么学也不可能学好物理,从而放弃努力[5]。

  3.2认知出现障碍

  由于有习得性失助感的学生表现为对外界事物无能为力的心态, 就会形成对外界事物无法控制的心理定势。在这种学不好物理的心理定势影响下, 学生缺乏物理学习的主动性, 不愿意学习物理, 总以为物理学习难度大, 自己没有能力学好物理。即使是可以学会的知识也会感到难以学会。他们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 意志力薄弱, 注意力不集中, 思维受抑制, 物理学习效率极低。即使在物理学习中获得进步,也把“成功”归结为“运气”,不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方法运用得当或主观努力的结果。

  3.3物理学习心理消极

  具有物理学习习得性失助感的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信心,进而就会产生消极的物理学习心理障碍,厌恶物理学习,缺乏物理学习的激情和自信心,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物理学习目的也不明确,物理学习兴趣不高,缺少正确的物理学习动机,甚至会产生悲观、颓丧、抑郁的心理。这种消极的心理一旦形成,不仅表现在物理学习方面,而且还有可能迁移到其它方面,导致个体出现心理障碍[6]。

  物理学习的习得性失助感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自暴自弃,致使其自身具备的潜能得不到发展,降低了改善物理学习状况的可能性,没有获得他们本可以达到的物理学习水平,造成物理学习失误。

  4.物理学习的习得性失助感的防治

  4.1克服物理学科因素的影响

  针对物理学科的因素,物理教师应重视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会用观察、实验弄清物理事实的习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力求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的习惯,加强对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周围的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正确的认识到数学学习与物理学习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总结深化,培养学生科学复习的习惯。

  4.2积极的表扬与奖励

  表扬和奖励是一种激励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学生受到奖励表扬, 其社会需要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良好学习和行为重现的概率。如果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每次努力和尝试都能得到物理老师的支持鼓励和表扬,那么,学生就会产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物理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的努力持肯定的态度,它能让学生获得激励。

  4.3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品质

  物理教师在把握好物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上应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体验到物理学习的美感,体验到学习物理的成功感,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在物理学习中,老师应经常间接或直接的强调坚持不懈地勤奋学习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克服物理学习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意志品质。

  4.4引导和训练学生正确归因

  我们知道归因不妥当是物理学习中习得性失助感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物理教师务必要引导和训练学生正确归因,使学生自己对物理学习的成败能够有正确的认识。这样,即使物理教师没有及时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挫折和失败进行归因,学生也能自己进行合理的归因,避免把物理学习中的失败归为个人能力低、智力差这种不可控的内在稳定因素,不会因为归因的偏颇而出现习得性失助感,从而影响物理学习。

  结束语:

  物理学习的习得性失助感严重影响着物理教学和物理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可能迁移到其它方面,导致个体出现心理障碍,因此笔者认为物理学习的习得性失助感的防治是搞好物理教学和物理学习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物理教师应从克服物理学科因素的影响、积极的表扬与奖励、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品质、引导和训练学生正确归因这四个方面来着手防治物理学习的习得性失助感的产生,从而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和物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翁世华.学生的习得性失助感及其矫正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1):19-22.

  [2]李来政,何智雄.现代基础物理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3]孟昭辉.物理教学论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75.

  [4]殷永松.试论学生习得性失助感及其防治[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9(4):13-16.

  [5]孟昭辉.物理教学论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96.

  [6] 周浪,周忠生.试论学生学习中的习得性失助及防治[J].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5(3):82-83.

上一篇: 物理受力分析技巧论文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