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历史 -> 正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学好国际关系史的几个着眼点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15:07:47阅读:
字号:|

  学好国际关系史的几个着眼点

  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在文综考试历史学科总分中约占35%,而国际关系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近几年高考中已频繁地进行了考查,在高中新课标中必修Ⅰ“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单元和选修模块《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学好国际关系史的内容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了解考情,明确考点

  只有了解了相关的考试内容、命题特点,或知道哪些已经考过,哪些还没有考过或有可能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以增强应考的针对性。近两年涉及国际关系的考题有:2005年全国卷I的“中美关系”和“万隆会议”题,广东卷的“亚太格局变化”题,天津卷的“英国的光荣孤立”和“美国的中立政策”题,上海卷的“美国入侵伊拉克”和“巴黎和会”题等。2006年涉及这方面的试题就更多了,全国卷I出了法德间的战争、欧共体和欧盟方面的考题,天津卷考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开罗会议、万隆会议,江苏卷出题考查近代西方在中国取得的权益、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反法西斯同盟、两极格局的形成、晚清到民国时期中美关系及文化交流,广东卷考了《辛丑条约》、开罗会议、新航路的开辟、巴黎和会、二战、尼克松主义等内容。

  从考查的考点分布情况来看,上面考题已涉及世界近现代重要的国际战争、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重要的国际会议和英法美日德俄等大国双边关系等知识点;从题型来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涉及,主题组合式选择题的命题方式正日臻完善;从考查能力要求来看,既有再认再现教材知识的较低要求,也有材料解析、辨别比较和综合分析问题等较高层次的要求;从体现历史学的社会功能看,试题在突出学科特色的同时,突出了与历史知识相关联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考查。

  历史备考应注意联系新课标和考纲,紧紧围绕国际关系史中的“一二三四五”来进行。具体地说,一个主题,就是和平与发展;两次战争,指两次世界大战;三个体系,专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制、多极化趋势;四对国际组织,即同盟国与协约国、轴心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北约”与“华约”、国际联盟与联合国;五组关系,包括英法关系、法德关系、英美关系、美苏关系和美日关系。同时要关注时政热点,如国际反恐、联合国改革、东盟一体化、中东问题和朝鲜半岛安全问题等,重点突出对大国关系史、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两次世界大战史和美国霸权史的复习,对中外关系中与现实热点问题有关的内容(如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法关系等)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宏观勾勒,微观探究

  由于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历史命题,选择题常以问题链的形式出现,即在一个中心问题下,设计3—4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小问题来考查;在非选择题中通过不同性质的材料或设问,对同一历史中心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重视从宏观上抓点理线,通过纵向的联系和横向的比较,对相似历史知识进行专门整理,力争做到概括综合,点线清晰,而不要等到两轮复习时才着手。

  为了增强应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你不妨把相关内容细化成若干小专题,通过知识重组,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并形成规律性认识。如可从以下这些角度入手: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制约演变的共性因素,现代国际关系中心的转移,世界近现代主要矛盾的变化,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重要的国际组织,重要的国际会议,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几个特定地区的局部战争与热点问题,大国关系,中国与大国的关系,等等。

  目前高考在重视能力考查的同时,仍十分重视基础知识(再现和再认识能力)的考查,如06年全国卷I的13、14、15、17、20、21题即是例子。因此,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仍需要注意,譬如中日关系是近几年的长效热点,我们在学习中首先必须掌握有关的基本史实,该记的记,然后进行系统归类和深入分析,在广度、牢度和高度上下功夫。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应该多接触一些,如:近代史上的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侵华战争以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对比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一胜一败的原因,从中得到的启示;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国际势力的态度及转变;日本法西斯主义复活的原因及其种种丑恶行径,从中得到的认识等。对此如能做到举一反三,推而广之则更好。此外,对教材中的补充说明性的图片、地图,要学会结合教材予以解读;对教材中与主干知识有关的注释和结论性认识的小字内容也要适当给予关注,因为这些与高考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考试要求是相一致的。

  三、冷热结合,内外结合

  从近年看,文综历史试题非常重视考查史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能力,时常以国家的大政方针、国际社会的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载体。现实热点问题很多,历史学科考热点问题不同于政治学科,它主要是通过历史事件以隐性介入的形式来进行的。如06年全国卷I选择题20-22题“法德关系对欧洲的和平与安全影响巨大”,通过对法德关系由战争到和解的变化,折射出“和平与安全”、“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一热点问题。对热点问题我们要辩证地看,必须坚持科学地选取和理性地考量,既不要趋“热”若鹜,闻“热”而动追热点,把重视热点庸俗化、绝对化了,因为有的时政热点未必就是考试热点(只有当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能有机对接,才可能成为真正的热点);也不可对多年持续性的热点问题熟视无睹,“以不变应万变”。如果单纯就某个热点或者主要题型来猜题或压题更不可取,我们应把复习的过程当成知识的整理过程,认识的提高过程,重点培养和形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否则舍本求末,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在备考中,要树立“大文科”意识,平时要多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热点和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当然,我们还是要立足于学科内综合,千万不要为适应综合考试的需要,而煞费苦心地去找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点。需要指出的是,适当的练习对活化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热点问题敏感性和综合考试的适应性是十分必要的。

上一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如何讲好历史...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