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浅谈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摘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实施前要进行充分周密的教学设计,要备教材、备信息、备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由于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会受到各种变数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机智,抓住教学心理,把握教育契机,努力使教学任务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顺利完成。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
地理课堂教学是学校地理教学活动中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地理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和结果,关键取决于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有人形象地把课堂教学设计比作“建筑工程之蓝图”,这是很恰当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地理教学中的需求、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从实质上讲,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将解决这些问题: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达到这些目标会遇到哪些问题和矛盾,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以实现既定的目标。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要综合地、全面地考虑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各个因素、各个条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一、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含义
地理教学设计又称地理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地理学、学习理论、教学媒体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实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地理教学设计具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性质,是一个综合的研究领域。它既具有教学设计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地理教学的基本规律。地理教学系统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1.地理教学系统涉及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的系统。这一系统中包括了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资源、方法、活动等。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即每堂课的预期效果。这种预期效果主要是通过学生学习结束后的行为表现反映的,整个教学设计都是为这一目标而展开。
2.地理教学系统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老师、学生、地理教学媒体等各个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和协调它们的关系,使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完成地理教学系统的传授学生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的功能。
3.地理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将地理学习理论与地理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系统地应用于解决地理教学实际问题,形成经过验证、能实现预期功能的教与学的系统。
在地理教学设计的时候,老师必须考虑教学设计的特点来进行,这样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纵观各种地理教学设计,总体来说它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部分:
(一)确定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地理课堂教学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地理教学以后将能达到何种状态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达,即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应该学到什么。地理教学目标是地理教学设计的指挥棒,它决定着地理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拟定合理的地理教学目标是地理教学设计的关键,地理教学目标是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一般比较概括。地理教学设计必须认真分析总的教学目标,找出为实现总的目标所需实现的子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步骤和各个知识点,以及对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明确的描述),子教学目标规定了地理教学活动的方向,是形成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基础。
(二)分析地理教学任务
地理教学任务分析包括地理学习内容的分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决定着地理教学设计的教学起点。地理教学设计要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等,从学生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确定学生的原有地理认知结构;同时设计者也要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期望形成的地理认知结构,找到“原有地理认知结构”与“期望地理认知结构”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地理教学的起点。
(三)选择地理教学策略
地理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设计方案,实现既定地理教学目标的核心。即为达到预期的地理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如何教,学生应该如何学。地理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地理学科知识的点、线、面之间的联系,考虑地理学科知识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充分开发和利用地理教学资源、拓宽设计思路、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地理教学策略的选择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学会地理研究方法和地理思维的过程。如让学生用计算机设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水循环或洋流运动的动画,既可以获得地理知识又可以了解地理研究的模型。
(四)进行地理学习评价
地理学习评价就是依据教学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搜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反馈资料,通过量化分析获得反馈信息,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或修正教学策略。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由于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特点不同,各种评价方式的适应范围不同,因此要求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地理学习评价方式,有的适用于评价学生地理知识预计能达到的程度,有的适用于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有的则在评价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现与发展状况等方面有独到价值。地理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以增加评价的针对性,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克服其局限性。具体评价方式将在第五章叙述。
三、普通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理念的发展
地理教学设计深受系统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影响,这些理论成为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石,不仅为地理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也为地理教学设计提供了方法和技术。这些理论的变化也不断地影响着地理教学设计的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习理论经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发展阶段和90年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使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不断改变,对地理教学设计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早期的地理教学设计在学习理论方面基本上是基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即“刺激一反应”学习理论。由于这种理论强调认识来源于外部刺激,并可通过行为目标控制学习效果,在许多技能性训练中,“刺激一强化”又确实有明显的作用,因而在20世纪60年代和整个70年代这种学习理论曾风行一时,对早期地理教学设计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这种学习理论只强调外部的刺激而完全忽视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使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很低,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因而随着认知理论的发展,单纯建立在行为主义“刺激一反应”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传统的地理教学设计逐渐受到批评,在此背景下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吸收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两大学习理论的优点,提出一种折衷观点,即所谓“联结一认知”学习理论。这种理论主张要重视外部因素的作用,即学习的发生要同时依赖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教学就是要通过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来影响和促进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使之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在此影响下产生了有效的学习理论。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日益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形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者具有积极的自我控制,目标导向和反思型的特点,通过再学习情景中的发现过程和精细加工行为,学习者能够建构自己的知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的整体性,要自上而下组织教学,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知识和技能的整体而不是各个子能力和任务的分解,教学系统设计的内部应该与特定的教学情形相联系,以促进学生整体知识的获取和运用。建构主义学习思想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产生了探究性学习理论。探究性学习理论也得以在地理教学设计中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地理教学设计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开始成为我国地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也成为地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
当代的地理教学设计应该吸收这些新的教学理念,使之成为地理教学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目前,全国中学地理教学中主要存在三种地理教学设计理论:一种是以“教”为主的有效学习地理教学设计理论;一种是以“学”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地理教学设计理论;还有一种是“教与学并举”的地理教学设计理论。三种地理教学设计都存在优点与不足,不同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地理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